家庭育儿心得:怎样去教育孩子

如题所述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7
孩子教育,重在幼小。一个孩子的将来的发展如何,成就怎样,其关键在于孩子儿时教育。曾经有位妈妈这样问爱因斯坦:孩子教育最好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因斯坦问:你的孩子现在有多大?妈妈回答:两岁半。爱因斯坦说:那么你已经晚了两年半了。这就说明孩子教育宜早不宜迟,一旦错过了教育黄金时期(三岁前第一黄金期,四至七岁前第二黄金期),再也无法弥补。这就像我们用筷子吃饭,一旦你习惯了右手握筷或左手握筷,这种习惯将伴随你终身,再也无法改变。因此,孩子一出生,作为父母就应该做好孩子的教育发展计划如:热爱读书、喜欢运动、善于思考、丰富想象、敢说敢做、善于沟通、孝敬父母、尊敬长老、守时守规、诚实守信、积极乐观、心胸豁达、讲究卫生、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助人为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等。如果孩子一出生,我们的父母就有意识有目的对孩子实施上述多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同时通过父母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一个孩子成人后不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阳光灿烂的年轻人,更何愁其事业不成?
孩子的兴趣培养,首先父母应当从小就带领孩子涉足诸多领域活动如:天文、地理、历史、体育、音乐、文学等,开拓孩子视野,并有计划定期带孩子游览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这样,孩子一定会对某些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父母应当及时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广泛发现孩子兴趣;其二判断与确定孩子的兴趣是短时兴趣还是其个人智能的显现。何谓短期兴趣即看了别人做自己也跟着学,过不了多时就没有兴趣了如:跳舞,舞蹈智能好的孩子学习舞蹈是一种快乐,在学习舞蹈中是一种享受,那么学习起来就特别轻松;反之,一个孩子看到身边的同伴在学习舞蹈,自己也跟着要报名参加学校,学校过程中自己不但享受不到其乐趣,而是觉得很痛苦,这个孩子就不会再继续学习下去,同时说明这个孩子的音乐智能缺乏,因此不宜学习舞蹈——精确定位孩子兴趣;其三有计划培养孩子兴趣。当父母帮助孩子精确定位孩子兴趣后,就可以找一位好的老师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并且是长期的训练。孩子的兴趣广泛,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确定而至三个学科系统化培养,再多,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