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如题所述

1、流程不同:法院离婚要求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交起诉材料,经过法院审理程序,以解除婚姻关系;民政局离婚要求双方一同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依据《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提供相关文件,以解除婚姻关系;

2、两种离婚方式只能二择一:当事人只能选择法院离婚或者民政局离婚,不能既要求出具离婚判决书,又要求颁发离婚证;

3、收费不同:民政局离婚,登记费、工本费、手续费等全部费用合计,大概只要几十元到几百元;法院离婚,不涉及财产分割或者财产总额小于20万的,每个案件交纳50至300元的受理费;涉及财产总额超过20万的部分,按0.5的比例缴纳,诉讼成本大大提高。两者相较之下,民政局离婚的性价比高很多;

4、耗时不同:民政局离婚,文件齐全的情况下,一般可以当天办结拿证;法院离婚,案情简单的,经过整个诉讼审理流程,待真正拿到判决,至少也要几个月;案情复杂的,甚至要1、2年;

5、离婚证明文件的形式不同:法院离婚,最终当事人获得离婚判决及离婚证明书;民政局离婚,最终当事人获得离婚证。但不管是法院出具的离婚文书还是民政局出具的离婚证,都系双方婚姻关系解除的凭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5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 ,是一种由银行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信用证中英文样本及说明: http://www.forexers.cn/forexers_fin/20080405/lettercredit.html

[编辑本段]信用证的主要当事人及其权利与义务

(1)开证申请人(applicant)。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的人,在信用证中又称开证人(opener)。

义务:根据合同开证;向银行交付比例押金;及时付款赎单

权利:验、退赎单;验、退货(均以信用证为依据)

说明:开证申请书有两部分即对开证行的开证申请和对开证行的声明和保证(申明赎单付款前货物所有权归银行;开证行及其代理行只付单据表面是否合格之责;开证行对单据传递中的差错不负责;对“不可抗力”不负责;保证到期付款赎单;保证支付各项费用;开证行有权随时追加押金;有权决定货物代办保险和增加保险级别而费用由开证申请人负担。

(2)开证行(opening/issuing bank)。接受开证申请人的委托开立信用证的银行,它承担保证付款的责任。

义务:正确、及时开证;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

权利:收取手续费和押金;拒绝受益人或议付行的不符单据;付款后如开证申请人无力付款赎单时可处理单、货;货不足款可向开证申请人追索余额。

第2个回答  2022-11-21

预防电信诈骗的方式:

01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①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②要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在相关网站输入账号、手机号码、查询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前要谨慎核实域名真实性,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

02 绝不出租出售“两卡”

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否则,5年内将会被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还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污点,影响贷款办理等业务。

若发现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03 加强账户安全管理

①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

②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设置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③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的动态密码。

04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

①应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了解近期出现的作案手法,并提醒家人亲友提高警惕。

② 对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的安全提示信息,以及公安机关通过网站、公众号不定期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应认真研读并牢记。

05 培养良好支付习惯

①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微博、邮件、语音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时,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

②陌生人或长期失联的“熟人”要求汇款时,须保持谨慎多方求证,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银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咨询;

③如确需向对方转账,应尽量选择次日到账方式并于事后再次核实,如有异常及时申请撤销;

④具有移动支付习惯的消费者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产品,并下载安装正版应用软件;

⑤避免在与移动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中存放过多资金以便分散和锁定风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