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

如题所述

互联网为我们构建了全新的生活模式,网购与电子合同密不可分,每一次网络交易都涉及这一份电子合同的产生,电子合同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新型的合同形式。那么,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以下就请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网络购物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网上购物的法律只要有《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的法规,其中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是专门针对网购而推出的法律法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网络商品交易,是指通过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
      本办法所称有关服务,是指为网络商品交易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宣传推广、信用评价、支付结算、物流、快递、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虚拟空间租用、网站网页设计制作等营利性服务。
二、网购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网络消费时要做到5点注意:
      1、网上购物或接受服务存在风险,在付款前应谨慎选择交易对象。消费者在网上消费应当注意识别网站的合法备案标志,经营性网站应当持有ICP证书,消费者可通过查看网站主页最下方商家的数字证书来验证其身份。对于陌生商家,应注意其网址上是否提供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必要时应打电话核实经营者的身份。
      2、要认真阅读交易规则,尤其应注意有关产品质量、交货方式、费用负担、退换货程序、免责条款、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此类电子证据具有“易修改性”,因此在开始交易时,应将这些凭证打印保存。应尽量选择安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避免线下交易。
      3、如果使用信用卡支付,最好建立专用账户,卡内不宜存放太多现金,尽量减少或杜绝在网吧等公共设备上使用,以防用户信息泄露。每次购物后,要及时修改密码,尽量选择货到付款、同城交易方式。
      4、应注意保存有关电子交易单据,包括商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的确认书、用户名和密码等。建议保存邮件时不要漏掉完整的信头,因为信头记载了邮件的发件地址。
      5、当商家送货时,应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并索取购物发票或收据,以便所购商品与广告宣传不一致时要求退货。
三、网购怎么维权
      在网上买到假货该如何维权如果网站是外地的,该向哪里投诉是不是网购任何物品都可以七日内无条件退货在网店购物出现问题,找不到商家该怎么办近日,工商、法院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针对网购维权给出了“八招”应对之策,教消费者轻松维权。
      第一招:保留消费证据
      网购时注意保存交易凭证,做好备份。在网购中,网购的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一定要将电子数据信息妥善保存,这些电子数据信息亦是发生纠纷进行维权的重要证据。同时,网购过程中与卖家进行的聊天记录,亦是体现买卖双方的要约与承诺过程,尽量将自己所购产品的各项数据(如品牌、单价、数量、重量、发货日期、质量标准等)要求表达清楚,一旦商家未按承诺供货,商家即构成违约。
      第二招:异地照样能投诉
      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本地外地网站,都可投诉。消费者因网络交易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工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投诉。
      第三招:七日退货
      绝大部分商品都能七日内退货。根据新《消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
      第四招:电商平台要知名
      注意辨别购物网站的合法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首页最下方查看该网站是否有通信部门的ICP备案证号、公安部门备案编号、工商部门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以及须经相关部门审批的经营业务批准文号。上述内容的图标链接如果都能点击打开,该网站即是合法的。
      第五招:网银结算需小心
      小心保管自己的银行卡、网购账号。购物前应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安全卫士等能够拦截钓鱼网站的软件。如果使用银行卡进行结算,需要安装该银行提供的各类防护软件。网上交易、充值时,一定要核对官网地址。
      第六招:证据保留很重要
      如果不慎买到过期食物,千万不要自认倒霉,而应当保存好购物小票等相关证据,向销售方进行索赔,同时也可向食药监部门进行举报。
      第七招:产品不能瞎忽悠
      遭遇虚假宣传,也要维权。虚假宣传也是违法的,消费者如果上当,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第八招:电商平台、产品商家连坐法
      网购后找不到商家怎么办网购出现问题后,网购平台不能提供经营者真实情况的,必须向消费者“先行赔付”,再向提供商品的经营者追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