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什么如下: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鼠疫、霍乱。

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

上述规定以外,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甲型H1N1,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扩展知识: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

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40种。传染病是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

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可以按病原体分类,也可以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