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恩怨,是否是甲午战争失利的直接导火索?

如题所述

不是私人恩怨,而是政见不同。翁同龢与李鸿章确实有恩怨,但是我认为越是位高权重,身世显赫的人,即使有再大的个人恩怨应该也会懂得明辨是非,而且两人恩怨是小事儿,但是双方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却是大事儿。

因为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是帝后两党的明争暗斗,并不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私人恩怨,而且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的,更不应该会是小肚鸡肠的人,很多时候越是位高权重,显贵世家,在双方的利益面前个人恩怨是经常会被暂时放下,以大局为重。

而且他们两个本质上的分歧就是证件上的不同。翁同龢是后期流派的领袖,而李鸿章则是后党集团的代表人物,帝与后两党的政见之争,就完全体现在了翁和李两人身上。至此慈禧太后主导的洋务运动开始,后期流派便在证件上产生了抵触,整治贪腐,又敢于揭露弊政,有时候甚至敢直接指着慈禧太后,所以说他们无疑是勇敢的。但是在勇敢的背后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知半解,他们坚持主张道不变严格遵从儒家文化正统地位,这就在守旧派与洋务派中间就是一股别样的清流。

他们既害怕一成不变的误国误民,又害怕吸引文化人入侵导致的离经叛道,所以说这种心态就促成了他们的矛盾心理,就形成了独有的政治见解。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并不如许多旁观者那样认为只是简单的个人恩怨,它的背后所代表的各团势力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0
翁同龢和李鸿章恩怨是,清宣宗道光年间发生的事情。当时是翁同书任安徽巡抚,太平洋军攻打安徽时逃跑,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向道光参了翁家。翁同龢的哥哥被发配至新疆,翁心存知道之后,抑郁去世。这就发生了恩怨,之后,慈禧要重建颐和园要退政,而这时候正好赶上光绪帝大婚,身为老师的翁同龢开始为操办婚礼而忙乎起来,当时清政府购买船舰,没有钱。让户部拿钱添购船舰和炮弹,户部没有答应这件事情。后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由于,船体落后,没有炮弹。让日本舰队有了开战的机会,偷袭了邓世昌致远号,加上赤诚号和西京丸火力强大作战勇猛,让清廷的舰队不知道如何是好。匆匆投进了战斗中,然后,光绪帝收到了李鸿章一份奏折,这份奏折让他目瞪口呆。奏折称,查北洋海军可用者只致远靖远二船为倭船所不及,然质重行缓,吃水过深,不能入海汊内港,此则,济远,经远,来远三船,有水线甲穹甲而行驶不速,至致远靖远二船前订造时号称一点钟十八海里,近因行用日久,仅十五六海里,此外各船愈旧愈缓,海上交战能否驱避,应以船型迟速为准,速率快者胜,祥考各国海军册籍内载,日本新旧快船推为可用者共二十一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十五年分年购造,最快者每点钟行二十三海里,次亦二十海里上下,我船订购再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尚未精造至此,每点钟行十五至十八海里已为极速,今则至二十余海里矣,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添一船,丁汝昌及各将领屡求添购新式快船,臣仰体时艰款绌,未敢奏咨渎请。臣躬任其咎,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臣前于予筹战备折内称,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因快船不敌而言,倘若弛逐大洋,胜负未实可知。万一挫失,即设法添购,亦不济急。唯不必定拼击,今日海军力量。以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有尚于,用兵之道,贵于知彼知己。舍长取短,此臣所谓竟竟焉,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以求谅于局外者也,似不应以不力量而轻进,转相苛责,丁汝昌从前剿办粤捻。曾经大敌,迭着战功,留直后即令统带水师,屡至西洋,籍资历练,及创办海军。简授提督,情形熟悉, 目前海军将才,尚无出其右者,若另调人员,于海军机轮理法全未娴习,情形又生,更虑偾事始误,臣所不敢出也,光绪惊呆了,后来邓世昌带舰队和日本舰队开战了,由于弹药用光,邓世昌独自追剧日本舰队,遭到鱼雷袭击,去世而亡,丁汝昌也投降了,后来,李鸿章反复叨念,世上会有这样的人,老泪纵横,光绪帝垂泪写了一副挽联,此日满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9-11-24
对于两个人的恩怨,我觉得甲午战争失利并不是直接导火索,起初两个人在政治上就有很大的意见。
第3个回答  2019-11-24
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甲午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黑暗,他们两个肯定都是希望战胜的
第4个回答  2019-11-24
有可能,两人不光有私人恩怨,双方代表的背后政治势力的得恩怨也不小,不能同心就是最大的错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