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小技巧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一:你坚持最长的一次健身是多久?

公司计划利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为女职员安排瑜伽健身活动。专门请来了知名瑜伽教练,活动地点也安排在了单位的大楼内,并且配置好了瑜伽垫等一系列辅助器材。相当于“拎包入住”,就可以进行瑜伽锻炼了。

也是没有辜负公司的周到安排,在报名统计的时候,每个部门都异常踊跃,以至于出现男同事们表示“不要性别歧视”的呼吁。第一次上课的场面可想而知地火爆,一间大教室人满为患,甚至幅度大一些的伸展一不小心就“互相连线”了。

那么后面的事我不说你能猜到吗?对了!人,越来越少。在临近假期的那几天,竟然出现加上老师一共两人的情况。是运动量太大大家吃不消吗?不会,教练考虑到是午休时间,已经把运动量降到了最低,基本上都是放松的体式。而且基本每一个报名的同事都给自己配备了美美的瑜伽服等个性化的锻炼装备,无不表示有决心要坚持锻炼下去。那么,为什么渐渐地,大家又都不去了呢?

故事二:12月31日你会定新年目标吗?

虽然阳历新年缺少了传统春节的七天长假和全家团聚,但世界各地的跨年仪式也常常会让我们不禁为又一个悄悄溜走的365天而感慨:白驹过隙,我不能再这样荒废大好时光了!于是,常立志,立长志,明年我要:减肥成功;读100本书;升职加薪……不一而论。然后在1月制定计划,2月努力加油,3月、4月……到了11月,似乎好像曾经有过一个目标和计划来着。也许你会翻出当时的记录,但怎么看都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又或者,当初只是在脑子里想了想,那么能回忆起来的恐怕也只有一句话而已了。再加上本来年底事情多,何况也就这么几天了,于是今年也就这样了吧。然后,跨年庆祝,定目标,1月……如此往复,一年又一年。


故事讲完了,如果你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想改善的话,那么,今天我为你带来了一剂良方:《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却可以将我们的“拖延+懒癌”彻底治愈。作者斯蒂芬曾经跟我们一样,是个大懒虫,甚至连一次30分钟的锻炼都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未可实施。是什么让他成为现在的健身达人+知名作家的呢?答案显然就是:微习惯。顾名思义,微习惯指的是“微小的习惯”,就是“由小到不可能失败的行动形成的习惯”。听上去仿佛不困难,但真的会有那么神奇吗?


动力与意志力

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轰轰烈烈开头,悄无声息结尾”。这里需要提到两个概念:动力和意志力。我们之所以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依赖于动力还是意志力呢?他们两者有什么关系和分别呢?我们用一张图来描述:

可以看到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我们动力十足的时候,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意志力去行动;而在动力不足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动用大量的意志力来维持行动的延续。

那么在“坚持”这件事上,谁更“好用”一些?

让我们回想下当初买瑜伽服报名健身课的时候,是不是动力十足?尤其是当装备到位,一切就绪,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不用说30分钟的锻炼,也许一口气练个90分钟都不成问题。那么,到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动力还在否?第三天,第四天……渐渐的,动力归零。因此,动力是个很不可靠的东东,经受不住任何的外界干扰。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迅速地消失。还记得瑜伽课上大家请假的理由吗:昨天没休息好,上午工作太忙,甚至早点吃多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充分说明了,动力在消失。这就好比吃第一块巧克力和吃到第十块巧克力相比,我们获得的满足感也是在直线下降的。现在很多“治拖”书籍中都要求我们“激发动力”,并且强调这是“促进行动的唯一途径”。而事实上,动力很难被自身激发出来,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精力充沛、思维模式健康、没有受到强烈诱惑)等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依靠动力成功。

那么,意志力又是个什么东东呢?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和动力不同,意志力可以被自身强化。但1996年鲍迈斯特的胡萝卜实验又证明了:在某一时间段内,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因此单纯用意志力来填补动力缺失,同样不能达到坚持行动,形成习惯的目的。讨论到这,似乎“不能持续地行动”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于是,我们的微习惯该出场了。


微习惯与意志力是互相促进的

在2010年的一次针对自我损耗(意志力损耗)因素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得到了意志力损耗的五大罪魁祸首: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同时提升意志力需要从动力激励、意志力任务训练和补充血糖等方面入手,从而及时补充缺失的行动能力。

微习惯要求我们从最小的行动目标开始。比如一天做一个俯卧撑,写50个字,甚至喝一杯水,只要是你想到的,希望付诸行动的微小动作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微计划”。

微习惯没有“过小”一说。如果你不确定选哪个习惯来培养,就选择更小的那个吧。

你的微计划是否小得不可思议?把它们大声念出来,如果你笑了,它们就合格了。

这时我们再回头对照下消耗意志力的五大因素,因为微计划的“小”,所以需要我们付出的努力,大脑感知到的任务难度,做出的主观判断,以及产生的情绪反应、身体反应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小到几乎让大脑没有感知。因此,执行“微计划”不会消耗我们宝贵的意志力。不仅不会损耗,在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微小目标后,不断成功的刺激会反向促进意志力的生长,形成持续行动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养成“微习惯”的最终目标。

一起来培养微习惯

书中介绍了八个步骤帮助我们“脱懒”: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在2015年新年夜定下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微目标”,而自己之所以在11个月后,超额完成了当初的计划,也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遵循了作者的八个步骤而得以实现的。


去年的新年夜,面对越来越多看不懂的信息,我发现自己与外在世界的距离已经远得可怕了。人说“一孕傻三年”,那么在儿子三岁之际,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找回自己的世界呢?于是,决定做出改变。从哪里开始呢?先从看懂微信上的各种文章开始吧(微计划)。说实话,自己觉得这个目标真心丢人,就只在脑子里想了想,没有落在纸面上(理论上是应该写下来的)。但因为是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自然行动起来毫无障碍。从看文章开始,到听微课,买书阅读,输出写书评,直到现在去做线上微课分享,一步步地走过来,感觉自己赚大了(非物质回报哈)!而且,这些变化已然变成了日常习惯,比如每天早起看书1-2小时,每周至少一篇书评的输出,和儿子一起共读绘本谈体会……这些情景都是在2015年想都不敢想的。同时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喜欢读书、爱好交流的老师、朋友们,给予我鼓励和前进的动力。而这一切,与今天我们说的《微习惯》不谋而合。


1、选择合适的微习惯和计划

根据个人特点,微计划可以是弹性的、单一的、多项的。作者推荐初学者从弹性计划开始,就像我当初的“看懂潮流文章”。既没有规定一天读多少篇,也没有目标完成的硬性指标。只要努力去做了,每天都有所收获就算成功。

2、挖掘内在价值

要去做一件事情,从而培养成一个习惯。你的动机是什么?这里需要我们深入地挖掘。比如说健身,你是要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的完美身材?可以说,不同的动机会带来微计划优先级的不同,而面对自己真实需求的出发点常常会成为行动的首选。

3、明确依据,纳入日程

每个人做事之前都会有自己的行动依据,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坏习惯的依据多得惊人(前文中瑜伽课的请假理由),而培养一个好习惯的依据条件常常脆弱易碎。那么,微习惯通过不设定具体完成时间的规则,自然可以规避那些让人生厌的条条框框。况且所有的“必须”“立即”都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对于将行动保持延续下去没有任何好处。作者的“一天一次,随时可做”依据,让培养好习惯变得容易接受、简单易行。

4、建立回报机制

每天完成一个微小的行动,本身就可以带来天然的回报反馈。但如果你的惰性暂时无法察觉到这种微小回报的话,可以采用外在刺激的方式让大脑形成回报关联,帮助其慢慢适应目标达成带来的“非物质回报”。还记得前面我们说过的提升意志力的3个途径吗?对了,回报就是最好的途径!总之,在培养微习惯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快乐。

5、记录追踪完成情况

不论你要记录什么,所有的方式无非两种:用笔写和数字应用。

这一年里,我选择的是一款效率手册来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部分内容个人建议参考一些时间管理和日程安排的内容,将done list与to do list结合起来,一同管理规划。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也许从开头你就一直在怀疑,一个从数量上过于渺小的行为,如何能带来实打实的效果呢?而事实是,就算每天只做那么一点点努力,时间长了还是会形成习惯。那么下一步你就会站在一个好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样的话达到心中的完美状态还会遥远吗?

7、摆脱高期望值

不要因为自己偶尔一次,或者不断的“超额”完成目标,而打破最初设定的微小状态。我们需要将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是对任务量有很高的期待。相信我,一旦形成习惯,坚持的力量会成倍于偶尔几次的高量任务上的。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没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身份有认同感、不许考虑地行动、不会担心中间会漏掉一天、常态化以及这个事很无聊。是的,只有感到了无聊,才能说明你的微习惯已经养成。


以前,我们常常会凭着一股子蛮力冒然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来挑战改变极限。而结果往往颗粒无收反而葬送了大量的意志力储备。而书中应用微计划来培养的微习惯,让我们在舒适区的边缘试探性地“越界”,一点点毫无察觉地将自己的舒适区扩大,最终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微习惯的根源在于自主、自由和灵活度,所以在施行起来是快乐轻松的,因而更容易被坚持下来,形成良好的习惯系统。

现在我要恭喜你,已经完全掌握了摆脱“半吊子”状态,“小步前行”的奥秘了!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在晚上临睡前跟自己说一句:“今天我完成简单目标了。太棒了!”然后,带着胜利感渐渐进入梦乡。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5

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一:你坚持最长的一次健身是多久?

公司计划利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为女职员安排瑜伽健身活动。专门请来了知名瑜伽教练,活动地点也安排在了单位的大楼内,并且配置好了瑜伽垫等一系列辅助器材。相当于“拎包入住”,就可以进行瑜伽锻炼了。

也是没有辜负公司的周到安排,在报名统计的时候,每个部门都异常踊跃,以至于出现男同事们表示“不要性别歧视”的呼吁。第一次上课的场面可想而知地火爆,一间大教室人满为患,甚至幅度大一些的伸展一不小心就“互相连线”了。

那么后面的事我不说你能猜到吗?对了!人,越来越少。在临近假期的那几天,竟然出现加上老师一共两人的情况。是运动量太大大家吃不消吗?不会,教练考虑到是午休时间,已经把运动量降到了最低,基本上都是放松的体式。而且基本每一个报名的同事都给自己配备了美美的瑜伽服等个性化的锻炼装备,无不表示有决心要坚持锻炼下去。那么,为什么渐渐地,大家又都不去了呢?

故事二:12月31日你会定新年目标吗?

虽然阳历新年缺少了传统春节的七天长假和全家团聚,但世界各地的跨年仪式也常常会让我们不禁为又一个悄悄溜走的365天而感慨:白驹过隙,我不能再这样荒废大好时光了!于是,常立志,立长志,明年我要:减肥成功;读100本书;升职加薪……不一而论。然后在1月制定计划,2月努力加油,3月、4月……到了11月,似乎好像曾经有过一个目标和计划来着。也许你会翻出当时的记录,但怎么看都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又或者,当初只是在脑子里想了想,那么能回忆起来的恐怕也只有一句话而已了。再加上本来年底事情多,何况也就这么几天了,于是今年也就这样了吧。然后,跨年庆祝,定目标,1月……如此往复,一年又一年。


故事讲完了,如果你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想改善的话,那么,今天我为你带来了一剂良方:《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却可以将我们的“拖延+懒癌”彻底治愈。作者斯蒂芬曾经跟我们一样,是个大懒虫,甚至连一次30分钟的锻炼都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未可实施。是什么让他成为现在的健身达人+知名作家的呢?答案显然就是:微习惯。顾名思义,微习惯指的是“微小的习惯”,就是“由小到不可能失败的行动形成的习惯”。听上去仿佛不困难,但真的会有那么神奇吗?


动力与意志力

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轰轰烈烈开头,悄无声息结尾”。这里需要提到两个概念:动力和意志力。我们之所以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依赖于动力还是意志力呢?他们两者有什么关系和分别呢?我们用一张图来描述:

可以看到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我们动力十足的时候,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意志力去行动;而在动力不足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动用大量的意志力来维持行动的延续。

那么在“坚持”这件事上,谁更“好用”一些?

让我们回想下当初买瑜伽服报名健身课的时候,是不是动力十足?尤其是当装备到位,一切就绪,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不用说30分钟的锻炼,也许一口气练个90分钟都不成问题。那么,到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动力还在否?第三天,第四天……渐渐的,动力归零。因此,动力是个很不可靠的东东,经受不住任何的外界干扰。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迅速地消失。还记得瑜伽课上大家请假的理由吗:昨天没休息好,上午工作太忙,甚至早点吃多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充分说明了,动力在消失。这就好比吃第一块巧克力和吃到第十块巧克力相比,我们获得的满足感也是在直线下降的。现在很多“治拖”书籍中都要求我们“激发动力”,并且强调这是“促进行动的唯一途径”。而事实上,动力很难被自身激发出来,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精力充沛、思维模式健康、没有受到强烈诱惑)等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依靠动力成功。

那么,意志力又是个什么东东呢?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和动力不同,意志力可以被自身强化。但1996年鲍迈斯特的胡萝卜实验又证明了:在某一时间段内,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因此单纯用意志力来填补动力缺失,同样不能达到坚持行动,形成习惯的目的。讨论到这,似乎“不能持续地行动”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于是,我们的微习惯该出场了。


微习惯与意志力是互相促进的

在2010年的一次针对自我损耗(意志力损耗)因素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得到了意志力损耗的五大罪魁祸首: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同时提升意志力需要从动力激励、意志力任务训练和补充血糖等方面入手,从而及时补充缺失的行动能力。

微习惯要求我们从最小的行动目标开始。比如一天做一个俯卧撑,写50个字,甚至喝一杯水,只要是你想到的,希望付诸行动的微小动作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微计划”。

微习惯没有“过小”一说。如果你不确定选哪个习惯来培养,就选择更小的那个吧。

你的微计划是否小得不可思议?把它们大声念出来,如果你笑了,它们就合格了。

这时我们再回头对照下消耗意志力的五大因素,因为微计划的“小”,所以需要我们付出的努力,大脑感知到的任务难度,做出的主观判断,以及产生的情绪反应、身体反应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小到几乎让大脑没有感知。因此,执行“微计划”不会消耗我们宝贵的意志力。不仅不会损耗,在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微小目标后,不断成功的刺激会反向促进意志力的生长,形成持续行动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养成“微习惯”的最终目标。

一起来培养微习惯

书中介绍了八个步骤帮助我们“脱懒”: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在2015年新年夜定下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微目标”,而自己之所以在11个月后,超额完成了当初的计划,也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遵循了作者的八个步骤而得以实现的。


去年的新年夜,面对越来越多看不懂的信息,我发现自己与外在世界的距离已经远得可怕了。人说“一孕傻三年”,那么在儿子三岁之际,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找回自己的世界呢?于是,决定做出改变。从哪里开始呢?先从看懂微信上的各种文章开始吧(微计划)。说实话,自己觉得这个目标真心丢人,就只在脑子里想了想,没有落在纸面上(理论上是应该写下来的)。但因为是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自然行动起来毫无障碍。从看文章开始,到听微课,买书阅读,输出写书评,直到现在去做线上微课分享,一步步地走过来,感觉自己赚大了(非物质回报哈)!而且,这些变化已然变成了日常习惯,比如每天早起看书1-2小时,每周至少一篇书评的输出,和儿子一起共读绘本谈体会……这些情景都是在2015年想都不敢想的。同时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喜欢读书、爱好交流的老师、朋友们,给予我鼓励和前进的动力。而这一切,与今天我们说的《微习惯》不谋而合。


1、选择合适的微习惯和计划

根据个人特点,微计划可以是弹性的、单一的、多项的。作者推荐初学者从弹性计划开始,就像我当初的“看懂潮流文章”。既没有规定一天读多少篇,也没有目标完成的硬性指标。只要努力去做了,每天都有所收获就算成功。

2、挖掘内在价值

要去做一件事情,从而培养成一个习惯。你的动机是什么?这里需要我们深入地挖掘。比如说健身,你是要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的完美身材?可以说,不同的动机会带来微计划优先级的不同,而面对自己真实需求的出发点常常会成为行动的首选。

3、明确依据,纳入日程

每个人做事之前都会有自己的行动依据,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坏习惯的依据多得惊人(前文中瑜伽课的请假理由),而培养一个好习惯的依据条件常常脆弱易碎。那么,微习惯通过不设定具体完成时间的规则,自然可以规避那些让人生厌的条条框框。况且所有的“必须”“立即”都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对于将行动保持延续下去没有任何好处。作者的“一天一次,随时可做”依据,让培养好习惯变得容易接受、简单易行。

4、建立回报机制

每天完成一个微小的行动,本身就可以带来天然的回报反馈。但如果你的惰性暂时无法察觉到这种微小回报的话,可以采用外在刺激的方式让大脑形成回报关联,帮助其慢慢适应目标达成带来的“非物质回报”。还记得前面我们说过的提升意志力的3个途径吗?对了,回报就是最好的途径!总之,在培养微习惯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快乐。

5、记录追踪完成情况

不论你要记录什么,所有的方式无非两种:用笔写和数字应用。

这一年里,我选择的是一款效率手册来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部分内容个人建议参考一些时间管理和日程安排的内容,将done list与to do list结合起来,一同管理规划。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也许从开头你就一直在怀疑,一个从数量上过于渺小的行为,如何能带来实打实的效果呢?而事实是,就算每天只做那么一点点努力,时间长了还是会形成习惯。那么下一步你就会站在一个好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样的话达到心中的完美状态还会遥远吗?

7、摆脱高期望值

不要因为自己偶尔一次,或者不断的“超额”完成目标,而打破最初设定的微小状态。我们需要将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而不是对任务量有很高的期待。相信我,一旦形成习惯,坚持的力量会成倍于偶尔几次的高量任务上的。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没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身份有认同感、不许考虑地行动、不会担心中间会漏掉一天、常态化以及这个事很无聊。是的,只有感到了无聊,才能说明你的微习惯已经养成。


以前,我们常常会凭着一股子蛮力冒然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来挑战改变极限。而结果往往颗粒无收反而葬送了大量的意志力储备。而书中应用微计划来培养的微习惯,让我们在舒适区的边缘试探性地“越界”,一点点毫无察觉地将自己的舒适区扩大,最终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微习惯的根源在于自主、自由和灵活度,所以在施行起来是快乐轻松的,因而更容易被坚持下来,形成良好的习惯系统。

现在我要恭喜你,已经完全掌握了摆脱“半吊子”状态,“小步前行”的奥秘了!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在晚上临睡前跟自己说一句:“今天我完成简单目标了。太棒了!”然后,带着胜利感渐渐进入梦乡。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第2个回答  2016-12-11

要明确坚持的意义,也就是你的动机是什么。


今天早上你为什么起床?你可能是饿了、渴了或感到冷了。对于每种情况,剥夺内部状态会刺激你的身体做出反应,促使你采取行动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就算你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你仍然会“坚持”这些习惯。这是个体的内部因素。

除此之外,你还可能因为对某种原因,工作需求、健康以及其他的外部因素,你需要去坚持一件事情。

行为的发生是由内部驱动力与外部的刺激和奖赏同时所驱使的。


明确了以上所说,下面谈谈坚持的操作技巧方面。


1.奖励机制

还记得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吗?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人也是灵长类动物,这个实验启发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计划,通过人本身的反馈机制,养成一种后天性习得行为。

                           

CS为条件刺激,UCS为无条件刺激(《心理学与生活》第七章)

因此坚持某个行为,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如健身,需要确定一个奖励机制,达到了健身的既定目标,如:每天跑步4公里,周期为一个月,给自己一些奖励。可以是放松几天,可以是去出去狂欢一次,吃吃喝喝等等。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奖励,每次的分段小目标与此类似根据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奖励机制,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


2.适量原则

坚持也要因人而异,标准各不相同,给自己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你的身体不好,不能看到网上的“哈佛凌晨四点的图书馆”而打了鸡血,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的爬起来,然后就然后了。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三章

著名的耶克斯-道德逊定律显示,当任务难度降低,工作变得简单时,最佳水平—要使工作最为有效的水平—也会提高。

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稳步的增加,直至自己的既定目标。

第3个回答  2016-12-14

让我从每天坚持早起的方法说起吧。


我有一个每天清晨早起锻炼的习惯。


不要说我是老生常谈,我看过各种国内外不管是权威还是非权威的研究证明,都提到了早起的人更加“聪明”,他一天的有效时间也变得更长。而且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也证明的确是如此。


每天早晨我一般都是6点钟起床的。然后是接下来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1.6:00-6:30  起床,刷牙洗脸
2.6:30-7:30   学校操场跑步和恢复训练
3.7:30-8:00    吃早餐


我保证我没有炫耀的意思,但必须要说的是每天早晨等我跑完步,回到寝室看到室友还在睡梦中(如果没课的话),我内心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就如我前文中所说的,我比这些还赖在床上的室友时间长了足足2个小时,我比他们多利用了2个小时。


现在就说说怎么样坚持每天早晨的锻炼吧。


第一,你得给自己一个理由,就像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之前,都要一个事先的驱动力一样。你得给自己一个长期坚持的理由,它会确保你一直保持早起的这种状态,就算你要懈怠的时候只要你一想到这个理由(或目标)你就会瞬间又从床上一跃而起,继续坚持下去。


我的驱动力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自己有点小胖,刚上大学那会正好是夏天,是一个男生女生争相露肉的季节,看着那明晃晃的大腿和纤细的身材,我内心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奇迹般的达成了一致:我要减肥,我要壮实的肌肉,所以开始每天的早起,这一坚持不要紧,一直就坚持到底现在。而且现在已经变成了我内在的一种东西,一天没有早起或者锻炼心里都会有一种负疚感。


第二,如果有可能,你得给自己找一个小伙伴,有了陪伴,你会坚持更持久。相信我,两个人跑起来会比寻常时间感觉快很多。我是特别幸运的,因为我室友刚好也跑步,起初他是在北校区跑的,最后被我忽悠到和我一起去了南校区去跑步。这样我们两个人明天互相监督,最后越跑越远,越跑越快,一直让我从当初的140斤到现在的112斤的小肌肉男。

第4个回答  2017-01-06

什么大家在培养好习惯时,总是没能坚持下去呢?以下总结了最常见的原因,并分享。

    1、没有开始就已经放弃。
    很多人还没有尝试就已经放弃了,或许在看完这篇文章后,你确实想要去培养一个习惯。可是呢?你刚刚决定了一个要培养的习惯,就开始做白日梦了,或者浮现消极的想法。无论你是哪种,基本上,你会马上就放弃。“培养这个习惯好是好,可我是个懒虫,而且为了培养一个习惯搞的这样,多麻烦啊~”,所以你没还有开始就已经放弃了!
    2、我下个月就开始培养。
    错!没人规定一定要从每个月的第一天才能开始培养习惯。不要犹豫,马上开始。你拖延的越久,就越容易给自己搪塞各式各样的习惯使自己放弃。希望你能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没有目标,找不到自己想培养的习惯。
    这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有了决心与动力,可是找不到自己想要培养的习惯。这表明你对自己并不够了解,其实好习惯何其多,“每天早起10分钟”、“少看电视5分钟”、“每天陪子女谈心10分钟”、“每天按时回家享用晚餐”等等。仔细想想,你绝对可以找到的。
    4、错误的目标。
    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看看弥缝的真实事例。

    5、没有计划。  
  没有计划就是胡乱的瞎忙乎,干一天是一天。说不定某天就放弃了,反正也没有后果。没有计划,也给你一个借口去逃离。所以制定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6、断断续续导致流产。
    也许你不是故意的,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或者今天玩得太开心了,想想偷偷懒,所以就隔上一天吧。于是,十多天下来,就培养了几天。接着你会觉得这多无聊啊,反正就培养了几天,也没什么效果,那干脆下个月再说吧,或者就直接放弃了。
    7、太难了,无法坚持。  
  如果你真正地指定了计划,并且严格连续地执行了十多天。可是你发现这太难了,或者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你又一时想不出解决方法,于是决定放弃了。无论如何,你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可是,一口不能吃成一个胖子,习惯的效果也是不能立马就体现的,但你一定已经感觉到其中带来的好处了,所以你只需要一点鼓励或者再狠狠地坚持上几天,你又可以再继续了。

    同样的,下面向大家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1、没有实践,没有决定权。  
  你还没有开始,怎么能认为自己已经失败了呢?所以,抛弃那些消极地想法,直接制定一个习惯目标和计划,然后马上开始。  
  2、马上开始习惯。
    不要犹豫,马上开始。一切浮现在你脑海里的消极的想法都是你自己编造的借口,击败这些纸老虎。一旦开始,你就会明白当时想的借口是多么幼稚。  
  3、找到目标。
    你寻找的人生的真谛,其实埋藏在你的内心深处。寻找一个好习惯,要到你的内心去寻找,而非等待别人来告诉你。  
  4、制定明确的目标。  
  “每天早起”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早起是什么定义,八点还是九点?明确你的目标,将它换成“每天7点起床”或者“每天早起10分钟”效果一定更好。

    5、告诉你的亲人或朋友。  
  弥缝觉得这是促使你坚持培养习惯的最好方法。他们不仅可以监督你,还能够给你产生压力。当然,你也可以让他们一起来培养习惯。  
  6、做每周回顾。  
  回顾自己在过去一周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你的收获,给点小小奖励。做得好,就继续坚持,集中于目标。
    7、小错误要好于大错误。  
  如果你有几天空缺了习惯培养,千万不要放弃。赶快改正就可以了,犯小错误比犯个大错误好多了。不需要自责,如果你偷睡了一会儿,那就当作是前几天努力坚持习惯的小小奖励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