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不超过100个字)

如题所述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是中国农历传统佳节。据史籍记载,“中秋”之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了魏晋时期,就有了“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到了唐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气,据《唐书·太宗记》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到了北宋时期才把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

根据中国历法,农历八月处在秋季的第二月,称之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除此之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号:如“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活动主要都是围绕“月”而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的月亮特别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称“团圆节”。在唐代时期,中秋节还被称之为“端正月”。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唐代时中秋风俗在中国北方地区已流行。在唐代中秋节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习俗🌟

🌟🌟1.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2.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时刻。通过不同习俗来展示我们民族的美好传统,分享和爱心,祈求平安健康,让大家在每一天充满欢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7

中秋节也叫月夕,是在农历8月15日这个特殊的夜晚来庆祝的。相传夏后氏曾经登上高山,看到满天星斗如织,心情十分激动,因此它就被制定为中秋节。传统的中秋节庆祝活动有赏月、吃月饼、腊八粥等,主要以月亮为主题,以此纪念古时候夏后氏登看星斗之夜。

第2个回答  2020-02-2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