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气候简介

如题所述

地质气候,是通过地质考察中的各种证据,如物质成分、沉积岩的结构特点以及生物化石等,推测地球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这种知识也被称为古气候学。


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气候经历了大规模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冰期,全球范围内的冰层广泛覆盖,寒冷刺骨,如被称为大冰期的时期。当冰原或冰川向低纬度地区大规模推进,即使在间冰期,气候也相对寒冷。这种温度的大幅度波动,周期大约在100万至1000万年之间。在中生代以后,大约90%的时间里,两极地区几乎没有冰雪覆盖,但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次显著的大冰期,如前寒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以及更近的第四纪大冰期。


对于地质时期的温度估算,目前认为中生代以后的数据更为可靠。据记载,中生代的平均气温,在两极地区约为8-10℃,而在赤道附近则为25-30℃。这些数据为我们理解地球历史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扩展资料

地质气候是指地质时代的气候状况。地质时期的气候只能根据动植物化石、地层沉积物以及冰川遗迹等间接材料来进行推断。例如,有岩盐和石膏沉积表明当时是干燥气候,有煤的存在可以推知当时是湿润气候。通过地层沉积物有孔虫的分析,可以了解当时海进海退的情况,通过地层中植物孢子和花粉的分析,可以了解植物群落的演变,并据以推断气候变迁。研究证实,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反复经历过多次大冰期气候,冰期到来时,极地冰盖扩展,中低纬高山也被冰雪覆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