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子弟是怎样一步一步衰落的

如题所述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嘉庆至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顺治初年,旗兵每月尚训练五六次,后来则次数减少,甚至流于形式。到康熙末年,所谓训练,已是一团糟。外省驻防将军及绿营提镇,“出行则皆乘舆”,以骑马为耻,武艺日益荒疏。在这些身无技艺的将官统率下,旗兵的训练,只能追求表面文章。

上行下效。八旗士兵不断腐化、溃烂。酗酒赌博,无所不为。更有甚者狂嫖滥赌,银钱花光了,干脆把盔甲器械送进当铺。晚清时分,无论是留在兵营里的“八旗子弟”,还是走向社会的“八旗子弟”,已经“惟知抽鸦片、提鸟笼”。

八旗军队

堕落到这步田地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清中晚期,退化为“圈中狼”的他们连洪秀全的农民军都打不过,只好以汉治汉,靠曾国藩办团练才灭了“太平天国”之“乱”。待世界真正的列强从远方地平线上出现时,“八旗子弟”无招架之力,更无还手之功。

围栏养人,也能废人。退化的八旗后代,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如何能守疆卫国?“八旗子弟”终于成为令天下人不齿的贬义称谓。从令人畏惧的勇猛到令人鄙夷的懒惰,这是圈中王道退化的必然结果。圈中生活越稳定,退化越严重。

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清朝末年,有人建议从八旗军中挑选壮丁加以操练,使之恢复入关时骁勇善战的面貌。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此时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回答说:选练八旗丁壮是多年前的老办法了,你们却不知今天的八旗兵早已无可练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