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电影,从《流浪地球》后,为何就剩陈思诚和沈腾在“折腾”?

如题所述

除了在票房方面是大获丰收之外,口碑也是一如既往的好,不少影迷或者观众都称《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里程碑。在此之前,中国拍摄的那些科幻电影,与之比起来,都无法叫做正经的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改编自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同名著作,因此,在电影中,不仅有展现宇宙浩渺和人类智慧的大场景,还有许多暖心的小地方是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知道了这些之后,再去看电影,相信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科幻片一直是好莱坞的重要类型,也是最符合“大片”这一概念的片种,每年全球票房前十的电影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科幻片或是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以前我们总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中国没有科幻土壤,其次是工业技术无法跟上,以至于长久以来观众都对国产科幻片不抱希望,《三体》电影从2016年跳票到现在,所谓“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也在不断往后推迟。

《流浪地球》的出现终于打破了这种窘境,最后的效果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一个国产科幻不抱希望的人来说无疑打了一针强心剂。说这部电影是国产科幻电影里程碑式作品,并不算多高的褒奖,因为我们在此之前没有这样一部真正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成功算是在一片荒地里长出了一株鲜活的幼苗。

随着春节后城市的返乡潮,由于同期影片质量口碑相对乏力,《流浪地球》票房从力压群雄变成一家独大,最终成为2019年春节档票房第一毫无悬念,最后无非是能否赶超《战狼2》的程度。反正不管如何,吴京都是最大赢家,相反撤资了《流浪地球》,转而去投资《情圣2》的万达影视,只能说小意思了。

《流浪地球》因为票房大爆,口碑质量网上宣传已经是铺天盖地。本片的制作特效水平,质量水平,观众心中已经有一个标准。但看电影是消费者主观的事情,那些不看好中国科幻的观众。岂不是因中国电影乱象重重,影视文化,一直饱受流量明星的荼毒,特效水平,广泛充斥着五毛特效的笑柄。

电影里人类建造的巨型行星发动机比原著中要厉害的多,原著中地球光是飞到木星就用了380年,但是电影里就只用了17年,而且电影里面的人类已经掌握了重聚变技术,挖山石就能当作核燃料,不得不说真的是黑科技呀!

另外在电影中,每个国家的人说的都是自己的母语,这不像美国大片中统一的英语,偶尔有中国人跳出来说两句蹩脚的,中国人自己都听不懂的中文。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电影里有实时翻译对讲系统,能够把说的话实时的传送给听的人,这样就显得一点儿也不违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4
因为拍摄科幻电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一些公司来说,很难实现。陈思诚和沈腾资金充足,所以可以轻松拍摄科幻电影。
第2个回答  2022-08-14
因为中国的科幻电影拍的很不好,虽然以前尝试着拍过几部,但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而且中国科幻电影的特效跟外国比起来相差很大,因此渐渐的没有人去拍科幻电影了。
第3个回答  2022-08-14
因为中国科幻电影终究是没有国外做的好,而且他们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其实不仅是这两个人还在努力,古天乐也在通过自己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