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真假美猴王之后,孙悟空为什么不再找观音菩萨求助了呢?

如题所述

细心看《西游记》的读者发现,自从“真假美猴王”事情之后,孙悟空西天路上降妖除魔遇到困难时,再也不去找观音菩萨了。一些读者甚至认为,这其中颇有猫腻。

有人说,孙悟空在佛祖处打死了六耳猕猴,佛祖已经许诺,将来孙悟空也能成佛。既然孙悟空成了佛,而观音菩萨只是菩萨,地位比孙悟空低了,所以孙悟空不愿意求助观音菩萨了。

也有人说,西游是说佛道之争的书,到了后半部分,越来越多的都是佛教内部斗争的故事。孙悟空一心保唐僧取经,不愿意过多就介入到佛内斗争中,所以就不愿意去找观音菩萨了。

还有人说,后期的妖怪都太厉害了,观音菩萨可能也未必是对手。

甚至还有人说,真假美猴王事件中,真正的悟空被打死了,活下来的是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和观音菩萨没交情,所以也就不去找观音菩萨了。毕竟,万一再被菩萨发现了他是假冒者,那就危险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稍微看过原著就会明白。

其一,孙悟空虽然成佛,地位也确实比观音高,可那毕竟是后来的事,取经成功之前,他还算不得佛。退一步说,就算成了佛又如何?观音菩萨对悟空有点化和救命之恩,别说孙悟空成了佛,就是成了佛祖,对菩萨也一样要尊重。

其二,西游的主题,在第一回就说了,“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其实就是说唐僧师徒洗脱魔性,修炼成佛的故事,所以后面许多妖怪也有这方面寓意。比如蜘蛛精寓意斩断情丝,九头狮子寓意不要好为人师,六耳猕猴寓意取经不能有二心等。作者提倡三教并重,并不是要说佛道相争。

其三,所谓“妖怪厉害,菩萨不是对手”,完全是以偏概全,因为后面的玉兔精、狐狸精、豹子精、蟒蛇精都很弱,犀牛精也没多厉害,若是悟空找菩萨来帮忙,完全可以轻松除掉这些妖怪。

最后,原著说得清楚明白,死得就是六耳猕猴,不可能是孙悟空。

既然如此,为何后来孙悟空遇到妖怪时,不再直接向观音菩萨求助了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没必要再找观音菩萨帮忙

事实上,在六耳猕猴事件之后,你就会发现,再去西天的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完全没必要去找观音菩萨了。

像白鹿精、狐狸精、豹子精、玉兔精、蟒蛇精、蜘蛛精等妖怪,实力都很弱,孙悟空自己都可以解决掉。有时候,还得妖怪的主人主动来,不然的话,就被孙悟空下手打死了。

比如白鹿精,远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当孙悟空要打死白鹿精的时候,南极寿星及时赶到,这才救了白鹿精。

有些妖怪本领还可以,但是孙悟空找到了合适的帮手,也就不再需要找观音菩萨帮忙了。

比如,对付老鼠精的时候,孙悟空到天上去告托塔天王。对孙悟空而言,老鼠精实力不够,他完全可以制服,只不过他选择了走捷径,正好可以根据老鼠精供奉的牌位,找到托塔天王,然后借托塔天王来降服她。

还有三只犀牛怪,孙悟空本领也不比他们差,只是因为不善于水战,所以找到了奎木狼、井木犴、角木蛟个斗木獬帮忙,这四位合称四木禽星,正是犀牛精的克星。至于对付黄眉怪、牛魔王等妖怪,也都是这样,要么孙悟空没去找人帮忙,要么是神仙大佬主动帮忙。

在对战大鹏鸟时,虽然后来是佛祖带领菩萨来帮了孙悟空,但本质上是孙悟空误以为唐僧被大鹏鸟吃了,他找佛祖是为了哭诉与报仇,而不是为了求助。

其二,不能总是找观音菩萨帮忙

从故事方面来说,孙悟空也不能总是找观音菩萨帮忙。因为西天取经毕竟是唐僧师徒的磨难,需要他们多多经历,尽量自己克服困难,不能总是找别人帮忙。

试想一下,孙悟空遇到厉害的妖魔,也不多想,直接就去找观音菩萨,这样一来,成了什么?岂不是成了观音菩萨取经?所以,孙悟空不能总是求助观音菩萨。

从作者角度来说,西游故事需要多位大神出现,这样人物会多一些,故事才会更加精彩,不然每次都是观音菩萨出场,别说作者会写烦,作为读者也会审美疲劳。

事实上,只要我们看看前面的故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孙悟空已经求助观音菩萨很多次了。

在鹰愁涧的时候,唐僧的白马被小白龙吃掉了,孙悟空大战小白龙无果。后来,孙悟空求助观音菩萨,这才收服小白龙。

在观音院的时候,黑熊精偷了袈裟,孙悟空和他武艺差不多,无法取胜,于是他又去求助观音菩萨,这才收了黑熊精。

在五庄观,孙悟空推倒了人参果树,跑了一圈,找了很多大神都没有办法复活人参果树,最后还是找到菩萨后,这才让人参果树复活。另外,在收服红孩儿以及鲤鱼精的时候,孙悟空也曾求助观音菩萨。

这五次都是孙悟空主动求助观音菩萨,次数已经很多了,如果再算上真假美猴王事件中,悟空求菩萨辨别真假,那么孙悟空有六次主动求助观音菩萨。在所有出场的神仙中,观音菩萨是帮助孙悟空最多的一位。

所以,如果后面孙悟空还总是找观音菩萨帮忙,那不仅和前面重复,而且会变得很无聊。观众会觉得,“只要孙悟空有难了就去求观音菩萨”,如此一来,毫无悬念,影响故事的精彩,还会让读者觉得无聊。

故而,从写作角度来看,作者也不能再让观音菩萨出场了,尽量让其他人来,这样故事可读性才强。

综上可知,真假美猴王事件后,孙悟空不再找观音菩萨帮忙,一方面是因为孙悟空没必要找菩萨帮忙。,一方面是因为孙悟空不能总是找萨帮忙,这样才符合逻辑,才能让西游故事更加精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7

真的孙悟空为啥不去找观世音了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孙悟空看破了观世音的为人。

真假悟空的时候,观世音可以摸一摸他的救命毫毛就可以辨别出来了。

2.孙悟空感觉如来的实力是佛界绝顶的,尤其是真假悟空之后。

找观世音,观世音也只会看脸色。只要能帮忙的,但是又不至于会得罪自己佛界同行的,她才会帮忙。真假悟空之后,孙悟空和如来的关系稍稍更近一点了。肯定能找如来的就找如来。所以狮驼城的时候,孙悟空就找了如来。

3.最重要的是真假悟空过后,如来对孙悟空的一个承诺,就是给他成佛坐金莲。

等于观世音是项目经理,唐僧是项目带头人,也就是队伍里面的组长,主要负责人,而孙悟空是这个团队的精英,最牛叉的技术工程师,总监级别的人物。

公司的老总说对孙悟空说,这个项目结束了以后,你的级别不再低于你的项目经理,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高级领导的位置。那么这样一来,孙悟空的心里肯定很舒服,感觉关系和公司老总更近了。因此,孙悟空更加卖力,不再对他师傅有偏见,对如来也恭敬了很多。

孙悟空因为这一个项目做下来后,职位都在项目经理之上,你让项目经理情何以堪。这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这个项目合不合格,并不是项目经理说了算,而是公司老总说了算。即便是这个项目做砸了,公司老总说做得不错那自然是不错的。

4.孙悟空有了危机感。

因为六耳猕猴出来,也就说明了一个原因,那就是除了孙悟空,还有一个可以取代自己职位的工程师,那么自己做事也会低调了一点,不再跟自己师傅吵闹。

第2个回答  2022-04-27

首先说结论:堂堂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珞珈山放声大哭,这种尴尬场面孙悟空应该是一直记在脑中,好面子的孙悟空肯定不愿意再次舔着脸去求上门了。

孙悟空作为齐天大圣,响当当一个混元一气太乙金仙还爱哭你相信吗?但这还真是事实,据统计,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哭了至少十次,当然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一个人或者面对师兄弟自己人的时候,比如当猴王的时候想到自己也会老死的时候他就曾经哭过

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

被菩提祖师赶下山的时候也哭过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

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的时候也是哭了的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再次被银角大王搬山压制后也是难过的哭了起来

却说那大圣被魔使法压住在山根之下,遇苦思三藏,逢灾念圣僧,厉声叫道:“师父啊!想当时你到两界山,揭了压帖,老孙脱了大难,秉教沙门,感菩萨赐与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叹罢,那珠泪如雨。

去狐狸精那骗晃金绳的时候想起自己的委屈也是哭

孙大圣见了,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

  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

看看,孙悟空可真是情感丰富,但大家需要注意一点,猴子很少当着众人哭,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流泪,当个取经的猴子真是太不容易了,可是在真假美猴王一回中,孙悟空当众大哭了

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

看看,这一回,不仅观音菩萨看到了,木叉和善财童子都瞧见了,这让好面子的猴子怎么受得了,只能是尽量不去那个尴尬的地方了,反正经过真假美猴王之后,猴子也清楚了取经必然成功,既然这样自然也就不必事事着急的去求菩萨了,所以从真假美猴王之后,孙悟空再没有去过珞珈山那个尴尬的地方了。

第3个回答  2022-04-27
因为在经历真假美猴王之后,悟空认识到凡事不能靠别人,主要还得靠自己,所以不再找观音菩萨求助了。
第4个回答  2022-04-27
因为他知道找对方帮助也是没有用的,并且有更好的选择,自然不会找菩萨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