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身边都在给孩子读英语绘本,真的有效果吗?8岁孩子能不能读

如题所述

一说起英文绘本的亲子阅读,很多妈妈都感觉头疼。目前来看,主要是几大问题:

发音是一大问题,怕自己发音不准影响孩子的人不在少数。还有的妈妈英语水平不高,看到满眼的英文单词连不成句,就算是不考虑发音,自己读都费劲,所以也不敢给孩子读。

而有的妈妈,英语好些的,敢为孩子朗读,但是往往又按照自己以前的模式,一定要把每句话翻译成中文说给孩子,好让孩子理解。

其实,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尤其是流利阅读的能力普遍都很差。就算是在国外的中国人,能够声情并茂地把绘本读的和英语母语的妈妈一样好的也不多。

那是不是这些孩子就没有办法享受英文绘本的亲子阅读了呢?

我觉得,妈妈的英语水平高低会影响孩子,但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好比会弹钢琴的妈妈,孩子就一定弹得好吗?很多妈妈自己不会弹,但是却能够找准孩子的问题,尤其是能够找出一套激励孩子兴趣、让孩子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英语学习也是一样。很多妈妈,自己水平不错,于是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总是在自己心里定一个标准和计划,总是在要求孩子通过一本书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而且,因为自己水平高,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也看得清楚,所以也总是急于纠正,总想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都教给孩子。但恰恰是这些做法,剥夺了孩子做主的权利,让孩子有挫败感。最后,直接导致孩子的兴趣丧失。这样的妈妈,可能还不如一个不怎么会英语的妈妈对培养孩子兴趣方面的正向作用。

在讨论如何给孩子读英文绘本之前,我觉得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亲子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中文的亲子阅读来理解。有些人,目的很直接,就是希望读书能够让孩子多认字。觉得如果没有把一本书中的字认好,书就浪费了。但是有更多的人,没把认字作为阅读的目的。书读得随意,最后,认字不但成了副产品,水到渠成,孩子成了真正的爱书人。

用同样的思路思考英文绘本,是不是一定要把每个字的意思都弄懂?是不是要把全部的文字都给孩子读出来才算是有效利用了英文绘本?亲子阅读到底是为了马上学会英语的具体知识,还是通过英文图书搭建孩子的英语思维平台,进而提高孩子持续的学习英语的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外部世界的求知欲?

第二,中国人在英语朗读方面的普遍问题在哪里?是单个词的发音不准确,还是整个的韵律节奏不对?判断这个问题很简单,听老外读一本书,然后我们重复--都是最简单的我们都认识的单词,但是,我们能不能读出来人家的感觉?读不出来差的是什么?如果韵律节奏的问题是大问题,那么单个词的发音就不那么重要了。单个词发音好的,韵律节奏和原版的也没法比,那谁和谁的差别还能有多大呢?因为发音不好而纠结,是不是没有意义了呢?

第三,翻译中文和用中文辅助理解的区别在哪里?在国外的图书馆,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咱中国人在简单的儿童读物上,把一些不常见的(是我们在中国课本上基本看不到的但是人家国外的孩子常用的)词标上音标和中文意思。我们不赞成翻译,主要是避免孩子去自觉不自觉地对应两种语言的字面含义,并用中文的字面含义去找可搭配的英文单词,最后就会出现很多笑话。但是从理解场景的角度,对于一个听力词汇不多、英语思维没有建立起来的孩子,你一定不去用书中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场景,孩子就会不理解。不理解的结果就是丧失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就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眼前的知识重要?知识是有难易程度之分的,不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即使你想让孩子学知识,最后也会徒劳无功。所以,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帮助孩子理解,提高他的认知能力就更为重要。

说到底,中文阅读也好英文阅读也罢,都不是为了马上认字而来。书籍本身是孩子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完成内在建构的一个途径。只要能满足这个功能,不管是什么语言,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认字的事情,尤其对适合拼读的英文,是水到渠成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说读物的分级。记得以前我转过一篇某出版社推荐的小学生中文阅读书目。当时一位博友就说,她这书目不科学,你看他说6-8岁孩子读的书,我孩子才三岁就读过了。我问,是自主阅读吗?说不是,我给她读。这也说明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级别的关系。

目前,国内的孩子能够自主阅读英文的不是很多。很多孩子年龄上够了,但是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阅读方法,所以即使简单的读物也难以完成。所以,在亲子阅读阶段,在选书的时候,重点还是要看孩子对主题的兴趣度。只要对主题感兴趣,书的读法可以因人而异,同一本书每次和每次读法都可以不同。而孩子,从不同的读法中获得的收益并不少。

比如昨天我看到一本书,就是下面这本:I don't like to read! 出版商的推荐年龄是5-8岁, Level-2。但是这本书三岁的小宝和我一起读的津津有味。

先看和他一起封皮,谁啊?一只老鼠,好像很生气哦!后面的两个人(动物就当人吧),也生气吗?不是,他们很高兴地在看书呢--这些都可以用中文。如果为了突出一些孩子能理解的英文,可以根据情况增加。而提问,有些人说提问会让孩子紧张。其实这个问题关键是看方法,提出问题一定要孩子回答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自问自答也可以啊!

然后进到里面去,看图,这些人在干吗呢?前面站着个大熊,下面坐着好多小朋友?大熊是谁啊?老师吧--本来说黑板,结果小宝不知道黑板,没见过,我就说你们幼儿园上英语课的老师用的那个,嗯,那是投影仪,和这个不一样。这个是可以写字的,看他们写了点啥?恩--January、February、March 、April ,这些他都知道的,自然可以用英语说。

接下来继续引导他看图,大熊老师坐在椅子上,大家围着他干吗呢?哦,讲故事--这个和学校能对上。然后下面呢?哦,做作业--小宝最近看过一张数学的字卡,和姐姐一起玩,知道这是数学。

这个时候借机把下面的文字带出来,甚至可以重复,然后顺带说句:这mouse在学校还干不少事呢!

再看下页图,大家都在干吗呢?哦,reading!那老鼠呢?对他的名字叫henry,henry mouse--以前在亲子班学过一首歌,叫做jenny mouse,顺带着就把那首歌给唱了几句,这时候孩子就特别高兴。大家都在reading,mouse呢?小宝说:也在看书。嗯,也拿了本书,但是眼睛在看吗?小宝说:没有。他这样看着前面呢,边说还学着做了个动作。

翻到上面一页的时候,我故意很夸张的喊了一嗓子:哇,这是谁啊?干吗呢?小宝马上说,倒立呢。哦?倒立还可以看书吗?紧接着,就把这句话读出来,说,嗯,倒立还真是能看书啊!

到了右边这张图,我问了句,大熊老师这是干嘛呢--一般我问的时候都是自言自语,他要是回应就一起来了,不回应我就自言自语。小宝这时候特别大声地来了句:踩字母!我没明白,什么是踩字母?我看到的怎么是他那本书给大家读呢。小宝理直气壮地指指图:你看,这不是踩字母吗--原来他看到的是熊用脚踩着地上的字母呢!他在温哥华亲子班、幼儿园都玩过字母的玩具,说不定也是踩着玩的呢! 这也说明,孩子总是对自己有过体验、有点接触和了解的东西,最容易立即进入视野、产生兴趣。所以说,有些亲说我的孩子对英文的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一个原因是以前太难的经历让孩子产生了抗拒,另一个就是没有找到和孩子自己的经历有点相似的图画的绘本。

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孩子对细节的观察了。你看,henry mouse 好像不那么生气了?然后回头找前几页的图,一页一页地看,sad、sad、sad!那为什么这个时候他就不生气了呢?哦,原来是he liked listening to stories at shool! 第一遍可以不用really,第二遍加上,加重语气,突出一下!

后面这页,at home 对吗?嗯,他是自己喜欢读还是听别人讲啊?哦,还是喜欢听爸爸妈妈讲。这个时候同样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环境的变化。

接下来,又回到到学校了。黑板上写的那些字给他读出来,他都知道。看到cloudy,自己就说出了rainy,边说还边笑,说bee house有这个--bee house 是他在温哥华的幼儿园的名字。

继续引导他看图,哇,大家干吗呢?举手是吧?查查几个人举手,1、2、3、4,哈哈,还有个人举个脚巴丫!说到这,小宝狂笑不止。笑过一通之后,那再看看henry mouse吧。他干吗呢?他不举手,还是有点sad。

这张图之前,还有些内容,就是说他还是不喜欢读书的表现。后来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就有了上面这张图。小宝看到了这些字母说,怎么乱七八糟的。我说,嗯,他也觉得乱七八糟的。然后把句子读一遍。

接下来,就是老师安慰小老鼠,说没关系,你需要额外的帮助。于是老师开始单独教他一些拼写,回到家他也开始抽时间和妈妈一起读书。很快,再见到字的时候,小老鼠就很开心地去认。

下面图片的flakes和stop sign,都是小宝很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曾经有段时间,看到stop sign就要指出来,什么正面红色的背面银色的都要说出来。回国后看到了还说,中国也有。所以在书中看到这些,都让他很兴奋。

这一页的后面就是一些老鼠喜欢上阅读并且一发不可收的情节了。最后,老师再说谁想读请举手的时候,小老鼠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这里面用了个raise hand,他们一般都用hands up。所以我开始用了个
hands up,他马上把手举好高。然后又换成raise hand。最后问他,这回小老鼠是happy 还是 sad啊?小宝非常舒心地指指小老鼠的红嘴巴,说happy!很如释重负的样子!

其实这本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孩子不愿意读书的时候,一定是有问题在的。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找出问题帮助孩子解决。解决了问题,孩子就会快乐地阅读了!

亲子阅读的方式无定势。妈妈英语好、孩子程度高的,可以多些英语少些中文辅助。但是,即使妈妈孩子程度都不高,一样可以读出来趣味和收获。而且,每一遍的读法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上面这本书,孩子对图画理解的差不多了,以后就可以简化看图环节,让他自己看图,然后逐渐增加英文的量。不管哪种方式,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能让孩子喜欢并且有欲望去读,就是好方式。亲子阅读作为一种过度方式,真正的价值是在孩子和书籍之间做个桥梁。这个桥梁不用多么精美,也不需要特别多的规矩,能够传导一种对阅读的热爱并让孩子有动力去自己探索世界,就足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5

我们这边孩子年龄普遍是3-10岁读绘本,下图是零基础小朋友的绘本。

其实对零基础的小朋友来说,绘本是很好的启蒙点,色彩多样大胆,情节引人入胜,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开始是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在旁边引导,但时间长了,孩子根据图片就能够猜出文字所述内容。你们家孩子八岁,已经二年级了吧,现在开始学英语的话,也不属于早的了,建议可以让接触一些,毕竟学校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了,有一些基础,对他后期学英语肯定有助力。

第2个回答  2017-09-05
and then all the bills can be paid by it.
第3个回答  2019-05-16

即使在绘本源起的西方,它的概念至今也并未有统一的定论。绘本是源自日文的习惯,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在我国台湾地区,图画书与绘本常常被混用,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相当宽泛,甚至包括非虚构的知识类图画书、玩具书、歌谣等。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绘本是在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绘本实际上包括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但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确。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绘本(图画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我国台湾地区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 儿童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环,它的主要阅读对像是学龄前后的幼儿。 图像是幼儿重要的阅读工具,也是绘本最重要的组成部份。绘本的图像除了要贴近儿童的世界,也必须重视美感呈现。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儿童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由于幼儿识字不多,不能独立阅读,所以绘本的文字,便须要大人代为关读,再说给小读者听。 也就是说,贝壳绘本的文字并不是写给小读者看的,而是让他们听的。 绘本的图像和文字必须韵含默契,像呼吸、像音乐、像双打运动员般紧密配合,方能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 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来掌握感觉,而非由细部思考分析的。 这种特质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观,而经常以〔飞蛾扑火〕的热情,全情投入地参与。 在与大人共读绘本时,他们不仅在听一则他人的故事,他们会与故事中的角色合而为一,亲历其境地体验这段故事。 这是幼儿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的原因之一。 每一次聆听,对小孩而言都是新的感受经验。 因此,大人与小孩一起阅读绘本时,不要先读文字,要让他们先看图画。 预留空间,让孩子的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在诵读文字的时候,我们应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 这样,小孩才可以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绘本为小孩提供丰富的体验,体验到的感受经过时间沉淀,便会慢慢化为知识和智能。 在阅读之后,大人应避免说教,急不及待地说明、询问、考试。 我们应把看书、听故事的主权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刍绘本。 大人可以〔坐看〕绘本的种子,在孩子的生命中发芽、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