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是什麽意思

如题所述

“邓”的意思是“桃”,邓林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出处:

《山海经·海外北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他丢弃的手杖,就化成桃林

扩展资料:

夸父逐日作为一个整体意象, 是动态的心理现实, 呈现三阶段心理能量流转的自性化 (完整心灵) 旅程

第一阶段: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阳极能量 (火、意识) 的单极发展。

第二阶段: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阴极能量 (水、无意识) 的单极发展, 象征心灵两极能量失衡的危机与创伤。

第三阶段:弃其杖, 化为邓林——象征危机与创伤的转化, 身死化生, 达到超越对立面两极的“合体”的境界, 最终获得两极平衡完整心灵状态, 这正是中国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精髓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