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某个场景很熟悉?像以前发生过····

如题所述

因为人在睡眠中,大脑仍在对现实中的一些参数运算,得到许多种结果。似曾相识的情景是大脑运算的结果之一。    2、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某个印象早已潜藏在做梦者的潜意识里,然后偶然再在梦里显现出来,也有些研究指出这种现象和另一种超越时空的潜意识有关。另一方面,有些大脑活动研究专家指出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大脑某半边处理讯息的速度稍为快过另半边所做成的。    3、这是时空隧道的碰撞或对梦的记忆。在梦里已经看到了将要发生的场景,只是记不清梦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会觉得好像那里经历过。其实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记忆,对梦的记忆。    4、这个在医学上还有一种解释是大脑皮层瞬时放电现象,或者叫做错视现象,也可称为视觉记忆,经常会发生在你身处于非常熟悉的环境时。    5、生死意识流动的差异。人出生有了意识,到死之前这个意识一直是平坦的流动。到死了之后,人的意识会按照曲折的路线回到出生时,从而一直往复。年轻人的正常的意识形态还再形成中,而老年人的大脑的记忆回述功能较强。而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经常忽视这种感觉,而不是不存在。    6、物理学上称这样的现象是时光倒流,也就是在速度大于光速后时空交错,四维空间偶尔发生混乱的特殊人体感觉。当发生某个场景的时候,人的控制神经(中枢神经一部分)就会以极快的速度传送于记忆神经,这时大脑的反应还没有传达到记忆神经,所以当大脑的反应传到记忆神经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到以前发生过一样。有科学家猜测,这时控制神经和记忆神经的传输速度会大于光速。这是对相对论的一个巨大挑战,当然现在这个理论并没有得到证明,只是猜想阶段。    7、虽然正统派的科学者们拒绝谈论灵魂的有无,或是毫无余地地否定这一观点,但是高能物理学及一些其他的边缘物理学对这个问题的牵涉是不可否认的。首先,是探讨灵魂的构成物质。有一些异端物理学者提出灵魂的本质是一种高能粒子(物理学上有很多推测得来的证据,因为虽然人类可以依赖物理法则和规律预言它的存在,但人类的科技力量不足无法验证,包括很多种高能粒子等),本身携带巨大的能量,可以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障碍,就是说可以在时间及空间中进行移动。这种推论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的特异性质在于它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进行无序性时空移动。我们头脑中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思考都可以称之为信息,虽然现在还无法搞清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但却可以肯定脑电波对它有一定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考或是脑内意识活动。    8、时空错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

正如前面答主所提到的,这种感觉的名字叫Déjà vu(Already Seen)。

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员发现的。Déjà vu在中文或日语中称之为“既视感”,更通俗的说法是“似曾相识”: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某个场景,却感到在什么地方见过、或经历过这个情境。

《科学美国人》的调查表明,人群中超过2/3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感觉;大约有1/3的人有过多次类似的体验,特别是15-25岁的年轻人。在人们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Déjà vu的时间多出现在6-10岁之间。

有研究者认为,在很多时候,“一见钟情”其实也是一种Déjà vu。有时候,当你遇到一个人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你觉得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你所熟悉的,因此会很容易想要亲近对方。

Déjà vu之所以是一种“似曾相识”,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Déjà vu只会发生在“此刻”,它是一种正在经历的感觉,只会在你经历的那一刻发生。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你遇到ta十次也会同样认识他;而Déjà vu的感觉则是,你可能每天都从这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且很难去描述它。

实验证明,Déjà 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生病的时候出现,或是被不熟悉的事物环绕的情况下出现,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大脑无法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有趣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有可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反面jamais vu(似不相识),它指的是你明明看到了熟悉的人或事物,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相关的细节;或者看到很熟悉的字词却认不出,话在嘴边却说不出口。

相较于老年人,年轻族群比较容易出现“幻觉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年轻人的生活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惫,因此大脑“打结”的时刻出现较多。Déjà vu的出现频率在成年早期达到峰值,在25岁后缓慢地下降,直至老年。

有学者认为,Déjà vu的出现其实是大脑处于健康状态下的表现,因为这说明我们的大脑能够识别出那些“错误的熟悉信号”,我们还能意识到,眼前的熟悉景象并非真的遇见过。而当人过了25岁,年龄逐渐增长时,我们识别出这些信号的能力会逐渐变弱,因为我们开始相信这些信号是正确的。(KY主创们纷纷表示,确实是初中、高中阶段Déjà vu的经验更多,这几年好像再也没有过了呵呵呵呵哒)

有着更高学历(如研究生以上)的人也报告了更多的Déjà vu时刻。研究认为这和他们的阅读体验丰富有关。可能他们从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中遇见了“sweet strangeness”。

由于充满神秘气息,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最初受到非科学世界的关注更多;从20世纪末起,才逐渐得到科学界的关注。


Déjà vu的神秘主义解释

非科学世界对Déjà vu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转世/前世记忆,遗忘了的记忆,灵魂出窍,甚至癫痫症都被考虑过是Déjà vu可能的成因。

精神分析世界(至今还存在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学的争议,所以我们不做定义)也从很久以前就关注了这一现象。

1904年,弗洛伊德和哥哥去雅典旅行。当他抵达卫城的时候,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在1936年的作品A Disturbance of Memory on the Acropolis中,他描述并分析了这种感觉。他认为,我们的“自我”会防御本我中那些与情欲相关的冲动、对母亲的幻想或其他隐藏的渴望。

本我(id)被弗洛伊德认为是我们心理结构中最内核的一层,它代表了我们最原始的冲动、欲望、恐惧等等。它们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自我(ego)则是心理结构中中间的一层,是我们的意识层面。出于种种原因(例如道德不允许、情感过于强烈可能导致自我崩溃等等),我们的“自我”有时不允许“本我”中的种种冲动浮现到意识中来。自我就像一个卫士,压抑着本我。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从周遭的环境中,寻找符合我们“本我”的东西。因此,当我们经历Déjà vu时,我们其实是在被不自觉地“提醒”着某个无意识的幻想的存在。这些幻想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但它们是被锁死的,我们在平时并不会注意到它们;但当环境中有线索提醒了它们的存在时,它们就会渗入意识的王国。

在弗洛伊德之后,卡尔·荣格也Déjà vu很感兴趣。一次当他去非洲旅行时,从火车的车窗向外看,看到一个瘦瘦的黑皮肤的人靠在一柄长矛上,火车继续前行,他记录道,“我觉得这个瞬间好像出现过,而且我好像对这个世界非常熟悉,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我的故乡。”这种感觉伴随着他的整个非洲之旅。荣格在他的书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中将这种感觉称之为“来自久远的已知”(recognition of immemorially known)。他认为这种现象证明了人类集体记忆的存在,有一些远古的记忆碎片被一代人一代人地传承下来,后来被个体的人类体验为Déjà vu。

作为被科学主义浸淫的年轻一代,我们可能已经很难接受上述这些理解。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脑科学以寻求答案。


现代脑科学对Déjà vu又有何解释?

目前,脑科学尚未对于Déjà vu产生的原因有所定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研究者认为,Déjà vu是一种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是因为记忆的存储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导致大脑把刚刚得到的信息当成了久远的回忆。

根据脑科学研究,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有以下来源:

1. Déjà vu可能与无意识中的记忆碎片相关。

神经科学研究早已证明,视网膜有自己的通路可以把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之前,就已经在脑中“登记”了眼前出现的图像或事物。在一个实验中,学生被要求观看电脑上以毫秒的速度闪过的陌生单词,结果他们却在无意识中记住了它们。

专门研究Déjà vu的学者Herman Sno提出:假如把我们的记忆储存过程比作全息摄影,图像由各种碎片组成,每个碎片都包含了重建图像必备的所有信息;碎片越小,重建的原始图像就会越模糊。

而Déjà vu就像是通过视频监控中的模糊图像来分辨某人。“似曾相识” 的感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忆被激发了;只是那些原始情景仅仅以碎片化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无法完整地提取它。

2. Déjà vu也可能与大脑中的“海马回”体有关。

MIT的研究认为Déjà vu和我们大脑中的一个部位相关。这个部位是负责储存长期记忆的“海马回”(hippocampus)。当我们遇到一个与过去的经历相似的情境时,脑内处理过去那段经历的神经元就有可能同时产生冲动。此时,海马回体会在记忆中寻找相似的经历,从而将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

有时,海马回还会发生“运行失误”,不小心将现在的感觉放入了记忆中,错将现在感觉当作曾经发生过的画面。比如,如果你在多年前读过安妮·莱斯的小说,你完全可能在第一次抵达新奥尔良时,就感觉自己曾经到过这里。

“当你仅仅是‘想象过’一件事时,在未来的某一刻,这个并未发生过的画面也有可能让你感到熟悉”,记忆的研究者Kathleen McDermott这样说。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类似Déjà vu的感觉,而他们也声称自己的确做到了通过一些刺激,使人们产生出似曾相识感。比如,有实验给参与者在短时间内看大量陌生的客体照片(比如风景、建筑等),然后过一段时间,再让他们辨认自己是否去过那里,结果,很多人都声称自己去过。但也有反对者称,这些实验的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导向“Déjà vu是可以制造的”这一结果。

总之呢,学界对于Déjà vu的研究其实才刚刚开始,仍有许多未知存在,但这种未知的神秘性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神性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的存在“阻止了我们在生活中陷入平庸”——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事呢?

以上。


原文发表于 有些事明明第一次发生,却好像曾经见过 | 你经历过Déjà vu么?

第2个回答  2021-03-14

我们的大脑皮层是具有反射弧的,一旦被触动,就会调动大脑皮层中的反射信号,及时把这种信号传达给我们的记忆中,就会把相同的情景展现出来。所以,这就验证了我们在生活中为何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

现代心理学家解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这是人类知觉和记忆直接产生了联系,并相互作用于彼此,产生了一种作用力。我们的记忆会通过我们对事物的知觉而进行分辨,知觉包括我们的面孔与对事物的感觉。

当我们处于一种熟悉的场景中,我们的大脑会及时反映这种现象所产生的记忆,并且反馈到我们的大脑中,这时由于各个分支记忆的组合,才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