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的好处在哪?能举例说明吗?

如题所述

  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其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在此基础上,他又不自觉地开掘民间的创作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植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元气,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在创作特色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体验,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莫言的文本世界充满着对姓和暴力的执着呈现。与同时期先锋作家相比,莫言作品中的性与暴力是来自人的原始本能,是强悍的生命力的体现,充满着原始的张力与激情。
  莫言是个农民作家,小说大都取材于农村生活,乡间的事和物构成了莫言作品最为基本的感性材料。在一系列乡土作品中,莫言所奉献的带有强烈自在色彩的“高密东北乡”,是一个真正本土化的乡村世界,他所塑造的是一群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敢爱敢恨,有着除暴安良、抗御外侮的坚韧不拔的伟大生命潜能的农民形象。
  在小说中莫言用“屎尿横飞”般残忍而缎子般华丽的语言来描绘农村生活,给人一种天马行空,波澜壮阔之感。他的语言狂乱驳杂又大气磅礴,婉约清丽又深情款款,既保留了民间话语粗野淳朴的原始风貌,又满足了艺术语言的审美需求,具有穿透性。莫言在小说中善于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人物语言都极有特点,那就是粗话、脏话、野话、荤话、骂人话、调情话等粗俗污秽的乡村用语,完全符合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份和特征。小说语言形象可感,读来使人身临其境,生动可感。莫言小说中的比喻是非常有个性的。在小说中我们常常被他出人意料,却又恰到好处、鲜明形象的比喻所折服。他把抽象的事物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把陌生的感觉变得让我们身临其境。
  莫言小说的叙述是多视角的。莫言说过:“我不愿意四平八稳地讲一个故事,当然也不愿意搞一些过分前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我希望能够找到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结构与叙述视角有关,人称的变化就是视角的变化,而崭新的人称叙事视角,实际上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叙述天地。”这天地就是莫言所实践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既主客体相互交织,时间、空间打乱,叙述主体打乱,形成了莫言的特殊叙述方法。追问

可以具体分析一下他的某部小说吗?

追答

《大风》袭承莫言的创作惯性,以高密东北乡作为创作背景。在语言上有着强烈的地域民俗风格。像“麦个子”、“娘儿们”、“轱辘”等都极具地方特色

追问

嗯,很好,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4
那种东西百度就行。话说他的风格我不喜欢,感觉很露骨,没什么美感追问

我就有点看不进去他的小说才侧面打听一下,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文学素养太低了

追答

这要对他的内容感兴趣才看得下去,打听他手法的好坏没用

那是口味问题,格列佛那么无聊都能是名著

追问

嗯对的,谢谢你

追答

不客气,个人意见罢了

如果是课外读物的话,我比较喜欢围城的风格

追问

围城的小说是很经典,但要细看,里面有很深的东西,不好读,要能读进去,收获也是不小的。比起钱钟书的小说,我更爱他的散文,简直是句句经典。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作者呢?

追答

应该就是钱钟书了,更好的还没发现

追问

嗯,你的慧眼厉害,我还在不断寻觅中,我相信中国有极多了不起的作家的

第2个回答  2014-01-24
貌似有象征和对比,就像丰乳肥臀里“我“的母亲生“我“时和那驴生宝宝时的对比,反映的是那个时代和人性道德。。。追问

嗯,不错不错

追答

现在有些学校会考他的作品。。。有备无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