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怎样才算有文笔

如题所述

文笔?我想应该是要有你的风格,比如婉约,比如铁血,比如豪放,总之要有看了叫人难忘的地方。有的时候很是讲究,多一个字显得累赘,少一个字显得无力,要达到这样的意境,我想起码要看30年的书,而且你还要是非常有灵性的人,不然就写写无聊的快餐小说,靠你的幻想吸引人,否则终身都别想有叫人难忘的作品,你看苏轼的作品,你看李清照,你看、
然后吧,好文笔要言而有物,在描述事物特征的时候要清晰地体现出事物的特点。当然这些特征要能对情节有所推动,不然就是浪费笔墨了。个人最为欣赏的是鲁迅先生的白描手法。
言而有为,所有的文字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风马牛不相及的不要乱扯。(但是鲁迅的小说太深刻,有比较强烈的象征意义,不建议作为初学文章来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没有中心的文章就没有灵魂。
其次,言而有理,不管写什么都不能过分的夸张,不知道不清楚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就写出来,这样会贻笑大方。情节要经得住推敲,要丝丝入扣,上下文要联系紧密。
再次,言而有问,文章要引人入胜,留下悬念,能够引人遐想,让读者有代入感。用专业的说法就是留下伏笔,通俗的说法就是“挖坑”。
最后,言而有趣,适当的应用幽默,可以制造轻松地氛围,特别是在紧张的气氛中应用幽默可以让读者在保有紧迫感的同时不太压抑。
可以看看郭敬明的小说。你有没有听老师说过,插叙比倒叙和直叙要难得多。郭敬明对插叙的掌握度在我目前看过的小说里可谓炉火纯青。在《小时代》一书里尤为明显。它的故事情节只占书厚的1|3 。其他的全都是间接或直接的穿插之前或者之后的情节。很好。
然后牵扯到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文笔≠风格,文笔≠写的细腻粗疏……
很多人的观念里,文笔好的,就是我喜欢的,若说我不喜欢的,就是文笔不好。亦或是说,凡是唯美细腻舍得形容词的,就是文笔好,看着干巴巴的,就是文笔不好。但是这种看法往往容易被打脸,比如,小四文笔好么?老舍文笔好么?我在百度见过的最惨痛的例子,就是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文笔真好真唯美,然后被打脸。但是也不能说她不好。大家就呆在那里,然后半晌评不出个四五六。
所以,我在这里提出我看到的的一个看法:
文笔的好坏,其要害在于控制力。
前头说说文笔与风格无关,用武侠打个比方,风格A比作少林易筋经,风格B比作武当太极拳,风格C比作九阴真经,每种到极致都是顶尖的武功,但是周芷若强练九阴被黄衫女完虐,乔峰太祖长拳打出来反而技惊四座。
差别在哪里?真是功夫本身差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到家,控制力还远远不够。风格也是一样,很多人看宋词,豪放万岁,凡是豪放的肯定比婉约的好,稼轩也罢了,说刘克庄比周邦彦好,这就是大笑话。稼轩为什么牛,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种拉轰的风格写得来,宝钗分,桃叶渡,这样的也是旖旎动人,关刀耍得,绣花也绣得。这就是人家的控制力强。后世强学豪放,往往流入叫嚣,说白了,臂力不够,舞什么关刀,不怕闪着腰?
放到现在的散文小说里,很多人说,写的细腻唯美的,形容词多的,那就叫文笔好,其实才不是,堆砌藻饰,过犹不及耳,就比如说美女,讲究个凹凸有致,该有的有了,但是不该有的有了就不大妙。如果你是个学生,那么我要告诉你,好文章和好作文不是一个理念。你说的好文笔放到作文里并不一定能拿高分呐。写到高段位,仿佛水墨写意,不须多费辞藻,而精神已见,若兴致来了想画工笔花鸟,妙到毫巅亦是手到擒来。
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做服务的,一个好的作家,为了表达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段,呈现不同的文本,选用的如何,其实是最考验人的。写的细腻空旷,纯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就拿《三体》说,有些人一直说大刘文笔不好,并不是嫌他不华丽,华丽什么时候成为了标准了?这种类型的小说,就应该是大刘呈现出的这种质感。人们对他不满意,是因为他在自己选定的这一亩三分地内,没有控制到让人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 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而且,阅读量大,知识就会十分丰富,一个人的素质也会提高,眼界就会更广,况且,写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大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却不多,真正喜爱阅读的并能从中得到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写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们要做这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阅读,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还有,要好问,要记住不懂就要问,特别是读课外的古文言文,古诗、词时,其中有些字、词、句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这就需要去查工具书,如果工具书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后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时去问老师,及时地弄明白,这样才能学好古诗文,切记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为日月积累,会使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 语文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读、说、写三方面去学习,去品味,去发扬,读就是要去获取知识,去欣赏。语文这门艺术,而说与写则是我们对语文的体现,是我们学习语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样,我校就更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练习写作,多写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写好,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会运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这样,我们就能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懂得了这些,再来学习语文时,便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不学好也难了!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猎广泛,见多识广,胸中自有“丘壑”。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既然“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从重视“读”开始吧。 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书写和作文。 在书写方面,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要求:作文一类卷书写美观,二类卷书写工整清楚,三类卷比较工整清楚,四类卷书写潦草。高考从2005年开始,山东单独命题,语文实行网上阅卷。这就对书写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所以无论是高考考纲还是山东语文网上阅卷,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必须把字写好。 退一步说,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美观的程度,也不现实,但是书写工整清楚,避免潦草,这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也许有人拿“写工整了会影响答题速度”之类的话来给自己的书写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认真书写的最初阶段,它是会对你的答题速度有一点影响的。可是我们总不能因为还有下一次的“ 流感”,就不去治疗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书写不过关会影响到语文成绩,我们又怎么敢不去重视呢? 其实,要做到书写工整并不难。我们的汉字是方块字。这句话对我们就是一个启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动心思。你的字写得横平竖直了吗?你的字左上角与左下角、右上角与右下角在一条线了吗?还没有?那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吧。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你自己写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认了,你都不敢相信你会写得这么好了。 再说作文的问题。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在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有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写好作文总结为两句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写成记叙文时,很好地解决了“动之以情”的问题,写成议论文时,很好地解决了“晓之以理”的问题,那么你的作文问题也就解决了。 那么怎么才能写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写好议论文的问题,上文已经有所涉及,所以这里重点谈写作记叙文的问题。 写好一篇不足千字的应试记叙文,有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① 调动情感的问题。做好作文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大题目,里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选材的问题。如果选取一些自己比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难调动起自己的创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的一些人或事。还有一个尽快入题的问题。150分钟的语文考试划给作文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那么我们从审题立意到开始动笔,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当然也不能少于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要考虑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让自己“走进”所要记叙的场景之中去。这种“身临其境”正是情感被调动起来的表现。 ② 截取生活片断,借助“主旨”这根红线,连缀成篇。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决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够交代清楚,也只能是叙述故事的梗概。这样,不仅内容不厚实,而且还缺乏生动性,不可能“以情动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断,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则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③ 描写还是叙述的问题。叙述故事情节,往往容易出现语言干巴,欠生动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最好采用描写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两个特写镜头,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描绘。我们知道,对事物的描写,越具体了就越形象,从而也就越生动。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 既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还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们读什么文章都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