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源乡的岭脚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岭脚村因坐落在浙岭的脚下而得名。古称“环川”,因四面环山而每面山上皆有山泉汇流至村中大河,故名。此村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吴国的门户,今为婺源之北大门。隋末东阳郡赞治大夫詹初隐居庐源,其第八代孙詹必明为山阴县令隐居宋村,孙詹朗(字知谏)于唐朝末年由宋村迁于岭脚村定居,迄今一千四百余年。
主要景点:宋村桥、水口林古木群、明清徽派古建(约百余栋,保存较好的有维新堂、瑞芝堂、如松堂、玉润堂、尚义堂、中和堂、棣芳堂、斗山公房、古私塾、大夫第、孝子坊等)古樟(坚强树)、洗心埠、浙岭古驿道(通往休宁)、吴楚分源、堆婆冢、一线泉、龙井飞瀑、庄背水库、充山岭(通往官坑)。
乡政府
浙源凤山村属乡政府所在地,建村历史悠久,有1030余年,全村2000余人,大部分为查姓。自查喻(查氏十七世)迁居海宁后,海宁查氏“以儒为业”,“耕读为荣”、“诗礼传家”,后裔十分兴旺发达,科甲鼎盛,颇负时望,以“名臣”著称,以“文苑”称誉。均在海内外卓有成就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直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自查喻迁居后,婺源查氏发展缓慢,后裔大部分聚居在凤山村,官至不超过县令,在仕途有所建树很少,故此,婺源查氏一直默默无闻,不受外界所知。但其后裔崇尚文风,多数从商,在商界十分活跃,一直是徽商中一支重要劲旅,故此查氏后裔旅居海外侨胞众多。因从商多,凤山村历来富庶,多数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房屋。全村房屋多数为明清时期,气派辉煌,砖雕木雕细腻,古朴典雅,保存完好。村内古弄小巷星罗棋布,清一色石板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