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遵守纪律

如何遵守纪律

  纪律在我心

  何为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诗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在学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我们心中荡漾。
  学校纪律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必然会影响学生习的惯养成,必然会导致学习的松弛,违纪成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学校秩序的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约束,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更广阔的空间上飘荡,驰骋风云!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自觉行动。
  纪律,是你让优秀成为我们的习惯;是你一直荡漾这我们的心扉;是你让这种习惯成为文明素养。
  纪律在我心,让我们一直将之坚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1培养纪律观念。纪律观念是指人们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觉悟。它的基础内容是人们对于纪律的认知,即人们了解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纪律。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纪律内容,因此,人们所要遵守的纪律,应当是被当时社会所推崇的为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纪律。在今天的社会状态下,必然要求人们去遵守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纪律。作为中学生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班规校规,二为公共纪律,即社会公共物所中的纪律。
中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纪律的模糊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的他们将逐渐改变过去那种主要靠他律的局面,而发展成为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状况。中学生迫切需要树立纪律观念,从而自觉地遵守一定的规范。中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校,因此,班规校规是重要的纪律内容。它要求中学生自觉地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爱护公共财物,并在生活中逐步完善纪律观念。
在认识了班规校规的基础上,中学生还要进入一些公共场所,如展览馆、博物馆、电影院文化宫等。学生们在这些场所开始时会觉得很新奇,也会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强调学生的公共纪律。在公共场所,最起码的内容是要求中学生要爱护公共设施,并且要学会正确地与部分社会人员相处。如:在一次观看摄影展览的过程中,有位学生为更清晰地观看图片,于是将手按在照片上,我当时就对他说,要避免用手触摸图片,否则后面的人岂不是要在图片上看到一个手印,就影响了后面的观看效果了,他听后,连忙用干净的衣袖去拭擦留下的指印。可见中学生需要强调在公共场所的纪律。
第二方面,中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要将纪律上升为觉悟,变成自觉地去遵守。觉悟首先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然后,又会表现为自觉的行为与习惯。比如说,中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要每次上课的时候,起立
然后被要求安静下来开始听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起立之后,自觉地安静下来。
觉悟是在大量的学习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使学生最终将遵守纪律变成自觉的行为。而检验学生是否形成觉悟,则要看学生行为习惯,如果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自觉地去遵守,则说明学生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纪律观念。
中学生正在处于一个形成自我意识的时期。在过长的时候,他们只是被动地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现在他们将逐渐变为,认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的自我意识在萌芽的时候,就会带着一种叛逆。他们在这个时候,往往表现出,对纪律的蔑视,或者不愿意自觉遵守。尤其是以初二三年级最为明显。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的缘故。
越是在这个时期,越需要教师耐心地去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要建立明确,切实可行的纪律制度,并让学生了解。学生首先要知道有什么样的纪律需要遵守,才能建立明确的纪律观念。在有的班级中,纪律制定得很模糊,如:“要热爱劳动”。这显然属于道德要求,不能具体地约束学生,应为:学生要按时、保质完成劳动任务,有了制度,还要让学生及时了解。有的班级将班级公约制定出来后,只是挂在那里,没有组织统一学习,这就让学生认为制度只是一个形式。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当担负起宣传规章制度的责任。
2要让学生明白纪律的原因。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要遵守什么,而不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遵守,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凝问:为什么非要遵守不可呢?对于叛逆性格较为明显的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宣传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让他们知道,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是胜利的保证。而且纪律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遵守纪律的同时,就是在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第三,教师要作出表率,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青少年容易受榜样的感染,而教师则是他们自然的榜样。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反省自身,要经常以学生来鞭策自己,争取做到成为学生的好榜样。如:有的班主任经常迟到,则学生也变得懒懒散散,而有的班主任无论开班会还是集会,必准时到场,则学生也很积极。
第四,教师要经常注意监督。良好的习惯是否形成,是学生纪律的觉悟是否建立的表现。教师应当建立可行的监督制度,督促自律较弱青少年学生,让他们形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则学生就已经自然地去遵守纪律了。
总之,青少年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阶级,对他们进行纪律观念的培养一方面是很必要的,另一方面也是很复杂的。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教师的重视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