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王小波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这个说法值得探讨。他放弃了大学中相当稳定的主页选择机会而选择去当自由撰稿人,大家觉得这很可贵,这是自由。但是这样的自由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现在也依然存在,只是经过几十年之后,他这样的自由在当时看起来非常特别罢了。而这种自由正是另一种不自由,因为你必须在市场上贩卖你的文章跟作品来维持生计,全世界有哪个地方的作家不是处于这样所谓“自由”或“不自由”的状态中呢?
王小波确实是个非常好的作家,很多人都说他有点像梵高:生前潦倒没人认识,死之后大家越来越捧他,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神话。都说王小波特立独行,这个好,那个好,文笔好到能够拿诺贝尔文学等等。我认同王小波写的东西很好看,也非常佩服他,但是我很怀疑那些不断在赞颂他,甚至引用他名言的人里到底有多少真正看过他的作品?
王小波非常鼓励大家都特立独行,有自己的观念个想法,要自己掌握自己的思维,找到思维的乐趣,独立思考,勇敢跟愚昧作斗争。而他已经死了十年了,我们受到他多少影响?现在又能看到多少人敢于自己去思考?敢于打破禁忌和愚昧?恰恰相反,我看到的多是装作“敢于”的样子,而不是真正去思考。很多人不求深思,只求思考的姿态。要说谁真敢打破禁忌,那就是他的遗孀李银河教授了,但是,为什么今天依然有那么多人要她封嘴呢?这些人有没有尊重过自由思考?如果我们断定一个人炒作,是否就能否定她所说或所做的一切?是否就不再需要去考虑她说的东西、做的事情是否另有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