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三国志,最郁闷的是为什么正史里要贬低赵云!!!三国演义里赵云那么神勇无双,三国志赵云却一般

三国志也有点精彩的,但是太少了,虽有救阿斗,空营计。但是相对三国演义也太贬低赵云了吧! 三国演义赵云18岁战赢颜良,汝南枪挑许褚、于禁、李典。击退夏侯敦,徐晃。长坂坡80万大军7进7出杀了50个曹操的名将,如果说一个将带1000兵的话,那赵云至少也杀了几万人了。还有,赵云陪诸葛亮去东吴见孙权的时候,孙权看到赵云,心里想着“如果我要杀诸葛,但是我的全部武将都打不过赵云,有可能我还会被赵云杀死!”还有一枪刺出,张合落荒而逃!救黄忠的时候3招把张合徐晃给打跑!还有年老的时候5枪杀了5父子!这些不是天下第一是什么!那些什么吕布,马超,典韦,幸好没和赵云交手,要不也不是赵云一枪只合。关羽张飞就不说了,差距不是1个档次的!

赵云虽不像演义中那么无敌,但也不会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堪。打手,保安头子,那是刘备把赵云放在身边放心,而限制了赵云的发挥。从一些历史材料中发现,赵云至少是一将才,局部作战,云可以很好的执行上级交代的作战意图,完成任务。汉水一战是场持久战,史书中不可能记录每一场战斗。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云别传》,说明它有一定的话可信度和真实度。所以,赵云汉水一战,真实度很高。赵云晚年败给曹真,那是以弱战强。首先,兵力不占优势,其次曹真能力不弱(司马懿除掉曹真后才能掌管曹魏大权)。赵云的任务就是吸引对方主力,以策应诸葛亮大军,赵云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他们还是败了。错不在赵云。
再说刘备,真的有识人用人之能?识马谡可以说是他的一个亮点,但其他人呢。关羽在荆州和很多官员都处的不好,以致于后来那些人开关献城。那些人有些并不是荆州本地的官员,是刘备派过去监视关羽,限制他的。关羽对曹用兵半年,刘备不予半点军事援助,关羽兵败,刘备不发兵救援(刘封可能接到过刘备的命令,不予救援。而后,刘备以此为借口杀刘封,为刘禅除掉威胁。关羽的确权力太大,而且常常不听号令,难以驾驭,而且又曾投降过,刘备留着不放心,没有借口杀掉,只有借别人之手)张飞,无疑是蜀军的二号将领,无论资历、威望还是军功,除了关羽,谁都比不过他。当时刘备打下汉中后,所有人都认为汉中太守会是张飞,但刘备却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张飞被安排到荒凉之地。马超自从降刘后,不得志,郁郁而终。五虎上将之说,无从考证,但前后左右四将军,3人不得善终,是谁的错。如果刘备真的慧眼识人,蜀国中后期人才会那么少吗。
刘备不是曹操,不会唯才是举,曹操手下有平民,有反贼,有寒士。刘备没人可用时,他会求贤若渴,但当他有了基业后,他也开始看人的出身、背景,这也是赵云在刘备手下不受重用的原因,平民出身,既不是荆州派系,也不是益州派系。刚得蜀时,刘备曾想把荒地分赏给功臣,而赵云却反对,刘备为了标榜自的仁德,答应了。而赵云却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包括刘备在内,所有的蜀国官员。如果不是赵云资历老,还真的很难在蜀混下去。
以上是个人观点。历史已经过去1000多年,有些东西是否真实虽然可以考证,但却无法证实。除非穿越,不然谁都无法肯定当时是什么情况 。
ps:真的很鄙视那些所谓看过《三国志》就自以为了解历史的人。你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你知道各个人物的能力性格?你知道历史背后的真相?不要人云亦云,学会自己去分析,自己去判断。试想,如果赵云到孟德手下,如果赵云出身名门旺族,如果赵云投身于权利斗争,那么历史上的赵云绝对会大放异彩。毕竟,历史不可改变。这个具备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的将领,就这样被埋没了。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关于赵云只是一个保镖。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友“天变雨纹”曾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里面否定了这种说法,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不能因为赵云早期做过刘备的主骑,长阪时又救过甘夫人和后主,就断言他的身份是保镖。象典韦和许褚,《三国志》里都是明明白白点明了他们是曹操“中军宿卫”、主要职责是护卫主公的。倘若赵云的身份和他们一样,《三国志》里不会不点出来。另外,【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刘备统兵入川,而赵云却留在荆州,他不是保镖就已经很清楚了。至于【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明显是一员统兵的将领,典韦和许褚都没有过这样的统兵经历。

2、关于赵云的战绩记载。

在《三国志》里,赵云的战绩记载确实很少。但是,正如我前面说过的,蜀国原本无史,也就是说原始的史料记载缺失,完全是靠陈寿去采集的;加上陈寿奉魏为正统,因此蜀书是三国里最简略、也最语焉不详的一书。不仅仅是赵云,象关羽、张飞这样公认的名将,在《三国志》的记载里都是很简略的。关羽除了白马刺颜良以及襄樊之战外,并无其他战绩记载;张飞除了长阪据水断桥、与诸葛亮入川、巴西败张郃以外,也缺乏其他的记载。这两个人的战绩记载,比起魏五子良将、曹、夏侯等人远远不及,但陈寿对他们的评价却是:【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可见,《三国志》里对蜀将的战绩记载都很少,有其客观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赵云一人,也不足以成为否定赵云的理由。

3、关于赵云的谥号。

赵云死后,追谥“顺平侯”。有人觉得“顺”、“平”二字均和骁勇善战挂不上号,因此把这也当作赵云能力和功绩平庸的一个证据。但是,谥号只是一个尊荣称号,不是非要使用“勇”、“猛”、“壮”这样的词的。比如:夏侯敦和曹仁均谥“忠侯”,夏侯渊和乐进均谥“愍侯”,曹洪谥“恭侯”,张飞谥“桓侯”,这些名将的谥号又能说明什么?

4、关于陈寿对赵云的评价。

陈寿评曰:【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看到“爪牙”一词,很多人把这个评语也当作贬低赵云的依据,其实是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陈寿将黄忠和赵云并论,喻为“爪牙”,比作“灌、滕”。

(1)、强挚壮猛:是强壮勇猛的意思,黄忠和赵云都是猛将,这个应该没什么异议了。

(2)、爪牙:这是猛兽最具杀伤力的两件武器,如果没有了爪和牙,猛兽就成为废物了。所以,“爪牙”一词在这里显然是褒义词,形容黄忠和赵云是蜀汉集团里最骁勇的将领之一。

同样曾被喻为“爪牙”的,还有曾以七千人大破东吴十万众的曹魏名将张辽和李典。《三国志·张辽传》:【六年,(文)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张辽在魏五子良将传中位列第一,战功赫赫,深受曹操父子器重喜爱,恩遇极隆(4),被不少人视为三国第一名将。张辽死后,曹丕“为流涕”,后来又追念他和李典之功,下诏表彰,以“爪牙”称之。“爪牙”怎么也不会是一个贬义词吧?!

3、灌、滕:即汉朝开国名将灌婴、滕公夏侯婴。灌婴年纪虽轻,但冲锋陷阵,作战英勇――【疾斗】、【战疾力】、【疾战】、【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为刘邦骑兵统帅,曾率兵穷追项羽,破之,迫使项羽自杀,扫平了刘邦称霸的最大障碍。夏侯婴(即夏侯敦之祖)统领兵车部队快速攻击,作战勇猛――【以兵车趣攻战疾】。其战车部队虽然攻坚不如步兵,却可横扫千里,长驱直入,为刘邦迅速入关、攻破咸阳立下大功。在刘邦开拓帝业,以及称帝后平定诸王叛乱的峥嵘岁月里,此二人均历战无数,战功赫赫,封赐极隆,俱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5)。陈寿将黄忠、赵云比作此二人,是一种很高的赞誉。只要看看《史记》里灌婴和夏侯婴的传记,就很清楚了;而“赵云只是一名平庸将领”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23
赵云救阿斗的故事是真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想想吧,长阪之战,刘备丢失全部辎重和本部兵马,两个女儿被曹纯活捉。刘备的甘夫人及子刘禅,在赵云的奋力保护下才得脱险。这就说明他的武勇了。我们在看看他的武勇和智谋吧: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 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亦被贬为镇军将军。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记载的,从这些我们能看出一个智勇双全的赵云,至于为什么官职并不高,那是因为刘备一直将他留着身边贴身防卫 需要一个知己保护他而已。
所以,并不要再说赵云差什么的。
第3个回答  2010-10-23
因为赵云在历史里本来就是一个杂牌将军,历史上没有什么五虎上将,只有四将军~~就是关张黄马, 赵云充其量只是刘备的保镖,事实上就连基本的带兵打仗的权利都没,所以说,不能说正史贬低赵云,而是赵云本身就不怎么神勇无双
第4个回答  2012-03-31
楼主,我知道你是云迷,我也是,但是云迷该有云迷的文化和理智,像你这种无限夸大式的崇拜只能惹来云黑们对云哥的反感和攻击,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云哥,以后需注意。
1.演义中子龙出场时约17岁,但只是五六十合战平文丑而非击败之(这也说明子龙英勇,当时文丑正值巅峰却胜不了新人赵云)。
2.汝南一战,子龙力敌许褚、于禁、李典,成功掩护刘备撤退,但并没有枪挑许褚之类的说法。
3.长坂血战正是子龙武力巅峰,但杀将五十并不意味着同时斩杀了将的属兵,否则就算一人刺一枪那几万人也要一天时间,子龙有那闲功夫,有那闲体力???
4.子龙与张颌一共交手两次,一次三十合败之,一次三十合平之,两次交手赵云都不是满状态。但从未一枪刺出张颌就落荒而逃的情况。张颌也是魏之良将,不是易于之辈。
5.孙权忌讳赵云并非楼主所写的那种心理活动,而是惧于若现场发难,急切难躲,恐为赵云所害。那样的话吴国猛将就算一拥而上杀了孔明赵云,却搭上自己一条命,孙权不敢。
6.救黄忠时准确的说是把张颌徐晃给吓跑的,而不是三招打跑的,这其中有张颌徐晃与黄忠激战半日体力消耗甚大的因素,但更多还是自知不是赵云对手。
7.老年赵云力斩韩门五虎,说明子龙的状态持久,不易衰退。虽然比较轻松,但也不是五枪五人那般简单。
8.我同意赵云乃天下第一,但夸奖要有个限度,楼主所举那四人均是一流猛将,各有万夫不当之勇,虽比不过赵云,但差距却也没达到一合就被刺于马下的地步。说话需谨慎。
我并非对楼主有什么意见,只是不想因为楼主一番言论,赵云又被云黑们肆意抹黑。言语若有冲撞,请见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