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的操作方法

如题所述

1.毫针刺法
(1)定穴与消毒诊断明确后,用探棒或耳穴探测仪将所测得的敏感点或耳穴作为针刺点。行针刺之前必须严格消毒耳穴,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施术。
(2)体位与进针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8~30号0.3~0.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进针时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位的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在刺激点针刺即可。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进针法均可。刺入深度应视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2~3分,以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刺入耳穴后,如患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有即刻减轻感;如局部无针感,应调整针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强度和手法依病情、体质、证型、耐受程度等综合考虑。
(3)留针与出针留针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病留针时间适当延长,儿童、年老者不宜多留。留针期间为提高疗效,可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治疗结束出针时,医者左手托住耳部,右手迅速将毫针垂直拔出,再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免出血。
2.埋针法
是将皮内针埋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慢性病和疼痛性疾病,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目的。使用本法时,左手固定常规消毒后的耳郭,右手用镊子夹住皮内针的针柄,轻轻刺人所选穴位,再用胶布固定。一般埋患侧耳郭,必要时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留针3~5日,5次为1疗程。
3.电针法
是毫针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临床上更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内脏痉挛、哮喘诸证。针刺获得针感后,接电针机上的两根输出导线。电针器旋纽要慢慢旋动,逐渐调至所需刺激量,切忌突然增强刺激,以防发生意外。
4.压丸法
即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替代埋针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压丸所选用材料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绿豆、小米、白芥子等,临床现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前用沸水烫洗2分钟,晒干装瓶备用。
应用时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cm×0.6cm的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依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症宜用强刺激法。
5.穴位注射法
用微量药物注入耳穴,通过注射针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协同调整机体机能,促进疾病恢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般使用1ml注射器及6½针头,依病情吸取选用药物,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耳穴的皮内或皮下,行常规皮试做缓缓推入0.1~0.3毫升药物,使皮肤成小皮丘,耳郭有胀、红、热等反应,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轻轻压迫针孔。隔日1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