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2
国家不是像地球那样的自然存在物,也不是像个人那样的具有精神和意志的主体;国家首先是学者研究中的一种架构,然后又成为政客与民众认同与崇拜的偶像。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社稷、朝廷、族类、天下是比国家更重要的范式,一直等到列强要求与中华帝国建立现代国家关系的压力不可抗拒时,国家的研究和认同才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传统政治学的国家理论,是中国政治家反抗外来压迫的武器,也是处理西藏、新疆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则是中共夺权、掌权的意识形态凭借。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都离不开武力,但也需要文治,需要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马基雅维里以后的西方政治学,关于国家概念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变化。人民、领土、主权三元素说是不可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国家说与三元素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狭义说则涉及主权的归属。 国家、民族、社区、团体都是学者对于特定的人类共同体的一种理论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不是范围、等级的不同,而是研究角度、方法的不同。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些概念是可以互换的,例如说,一个国家的人民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民族的居民构成一个单独的社区,等等。显然,民族、团体与国家、社区的区别在于有否地域性的内涵。民族是具有共同的血统、文化(尤其是语言)和认同意识的人们的共同体。因此,一个国家可以由多民族人民构成,一个民族也可能分散在多个国家。尽管民族国家是十九世纪的一个主要理想,但真正实现了这一理想的国家并不多。在较大国家中,只有日本和朝鲜是单一民族的,而后者现在暂时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德意志民族建立民族国家的追求,曾经给自己和全世界带来灾难。南斯拉夫则至今仍在忍受实现这一理想的痛苦磨难。最近苏欧、非洲的一系列事变,给威尔逊、列宁的民族自决权主张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国家组织已在一定地域建立的现实条件下,合理的主张是民族平等还是民族自决呢?显然,中国政府不会赞成西藏民族自决的诉求。 国家是人类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很小的社会共同体内,每一社会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于游猎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生存空间,各社会共同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交往。每一共同体就是一个血缘氏族,再发展一步就是氏族外婚的若干个氏族的联盟。农业使人们逐步定居下来,相距不远的村落之间会发生商业关系,交往促成了语言的统一,具有共同语言的人们很容易达成攻守同盟和防治天灾的合作协议。农业生产继续发展,氏族人口不断膨胀,同一氏族成员间的亲属关系越来越疏远。富人首先通过收养子女作为变相奴隶的方式破坏了血缘关系的神圣性、纯洁性,然后就是债务奴隶和战俘的引进,村落开始作为地域单位出现,在中国古书中称为“丘”、“邑”,穷人失去了自己的氏族属性,而氏族贵族则顽强地维持氏族制度,作为一种统治的工具。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地域单位取代血亲团体并不是国家建立的主要标志。地域与血亲团体并存在国家形成以后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就是这样一个时期。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共同体更复杂了。职业与行业不断分化是同质社会异质化的主要特征,因此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要求以职业和行业取代地域性社区作为国家的主要基层单位。列宁、墨索里尼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付诸实践。从联合国的组织结构看,一方面是它的各成员国,一方面是它的各种专业组织,在短期内,它的权力来源仍将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国家二字联用,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是相当晚近的事了。以前只是称国,古文字学告诉我们,国就是城。四周围有夯土墙体的城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人类社会的游团阶段,是不存在所谓领土的,当时人们的流动性比后来要大得多,就是在这个阶段,人类从其发源地走向四面八方,一直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最早的农民是游农,一块地的地力减退后,就换个地方再开荒耕种。城的出现,说明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共同体的成员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而且组织化程度也很高,足以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筑。城外之地称为“野”,一开始恐怕并不纳入领土范畴,周代时有的诸侯有几个城,但城之间的土地仍有外族在此游牧甚至耕种、居住。到战国时期,各国的领土界限才确定下来,在国界上各国都筑有长城,这显然是原始的“ 国”的放大。如果没有物质的城墙,人们当时仍然不易理解领土的概念。领海、领空是领土意识的延伸。七十年代,是主权国家领有要求与新的意识激烈斗争的十年;2 00海里专属管辖区,成为领土范畴扩张的最后一步。现在,地球上还保存了一大片 “野”:南极洲、公海、海底矿藏、外层空间;也还没有人对月球、火星提出领土要求。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尤其是欧共体开始开放边界,地球村的观念日益流行,地球属于人类(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生物)终有一天会取代××国属于××国人的传统意识。对于土地和占有土地的执著追求,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遗留物。随着地租在国民收入比重中的下降,随着信息产业的兴起,人类财富更多地积蓄在人们的头脑中,人将变得更加自由。从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成长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占有程度的差异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往后越小,今天的日本人不会再叫嚷“满洲是日本人不可缺少的生存空间”了。中国现在与好几个邻国存在着领土争执,显然,冷却矛盾、维持现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等到明天再处理,人们将能够表现得更加潇洒。 民族共识是民族共同体存在的首要条件,国家共识却不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国家的首要特征是存在一个拥有主权的公共权力机构。主权观念和理论在近代的形成,是政治学的一次革命,也是近代国家建立的强大推动力。十九世纪下半叶,主权观念淡薄,使中国人吃了大亏。中国政府既把越南、朝鲜等国视为自己的属国,又不愿意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传统的藩属观与近代主权观因而发生了碰撞,导致中法、中日战争的爆发。中国在国籍法上一贯实行血统主义,最初的中日条约规定了中国对旅日华侨的管辖权,因此,中国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把治外法权视为一种不平等的条约义务,相反,执政者可能以为是减少了自己的麻烦。到了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不顾政治学理论和人类政治实践的新发展,死抱上一世纪的国家主权不放,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国家主权正受到两个方面的吞食:个人利益的自觉要求以人权限制主权的范围和随意性,人类整体利益的自觉要求国家向超国家的公共权力机构让渡部分主权。 由于公共权力机构是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因而人们常常在日常语言中把政府和国家混用。当人们说中国如何如何时,有时指的是中国人民,有时指的是中国这一片国土,但十有八九是指中国政府。政府具有整合、代表公民和团体利益的功能,但它也具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政府的利益与意志并不能直接等同人民利益和各社会团体的要求。黑格尔主义所谓的国家精神和国家利益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学说无非是为政府的权力提供一些合法性依据。为什么原本应当属于人民的主权会落到政府手里?学者既提供了逻辑的解释,也提供了发生学的解释。从霍布斯以来的社会契约说,把经济行为视为一种短期契约行为,把主权的让渡视为一种长期性的契约行为,这一学说并不把政府垄断权力当作欺骗或压迫的结果,因为这种行为是不能长期持续的,只有人们理性的产物才能久远。经济学家近来为政治学家的理论做了补充。政府行为的结果,是一种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公共财,理性人的“搭便车”考虑和“囚犯选择”的后果,使得大团体的组织,必须依赖强制性的权力而不能借助志愿行为。理性人的自利考虑使他自愿接受公共权力的存在。例如,大多数美国工人不愿参加工会的组织活动,但他们却支持强迫会员制。由于规模效益或其他一些原因,政府在某些领域中的服务可以比市场交易减少交易费用。例如,正是由于西欧商人雇佣商队警卫和私人保镖的代价太高,他们才在国王与领主的斗争中站在前者一方,促成了政府常备军和警察制度的建立。当然,这种理性思考是几千年来学者们苦心思考的产物,并非每一个平民百姓都能以此支配行动。荀子早就说得清清楚楚,老百姓是容易上当受骗的,政治家要懂得并善于利用这一点。因此,我们还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考虑一下政府的起源,提供如下一种图景:掌握一些天文和医学知识的巫史成为氏族成员尊重和崇拜的对象,巫史的知识世代相传,祭祀品成为氏族贵族的最初财政来源,有钱就可以养士,武士对外掠夺的战利品扩大了财政基础,并进化为赋税贡纳制度,政府在武力、财政、合法性基础(君权神授、君臣父子,葛兰西所谓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之上建立起来。显然,荀子并不是君主,但也不是普通的百姓,他是一个有理性的学者。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显示,先秦诸子比西方近代学者更早阐发了社会契约说,这恐怕也是中国政府制度的建设领先于西方的原因之一。政府本身的演变,是从非常任制到常任制(春秋战国的臣取代了西周的卿),从行政立法不分的合议制到三权分立和官僚等级制(三公制让位于六部制…)。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列宁的苏维埃制,显然无视几千年来的政府行政成就与经验和几百年来分工越来越细密的趋势。政治与行政不分,政治家、公务人员和企业家各自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经验没有形成和体系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第2个回答  2014-05-02
恩格斯: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总之,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列一个表,则国家的位置大概是: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祖国与国家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有时是民族及人种概念,而国家是一个政治权力机构。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在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上,有时国家与祖国的概念不分。在分得十分清晰时,国家大于政府,尤其是国家是主权者的同义词,而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力的执行者、被委托人。 但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的概念比在国内政治中宽泛很多。此时国家是国际法中的主体,是该国范围内的整个社会的代表,是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代表,与国内政治中的祖国十分相近。
第3个回答  2014-05-02
国家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只要拥有了人民、领土、主权就可称之为国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5-02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就是私有财产生后阶级的产生就产生国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