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民风民俗

如题所述

〔民风民俗〕

宁安市是一个集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民间文学也体现出多民族的特点,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民间文化。
顺治十年以后,宁古塔时满族就和汉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由于长期杂处,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因而形成了宁古塔满族文化的既有“山野之风”又有“中土之礼”的民族特色。
满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古老民族的经济生活、意识形态、信仰崇拜、性格素质、语言特点、风土民情等。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朝鲜族男人和老年妇女喜欢穿素白衣服,年轻妇女喜着色泽鲜艳的绸缎。服装特点是短衣长裤,妇女短衣长裙。
回族兄弟不擅长歌舞,但在文娱活动上也有他独特的艺术爱好。他们喜欢耍龙灯、舞狮子。男女以长衫为主。喜着蓝、青、灰、白颜色。男人常戴白色圆布帽,妇女头部爱蒙青纱。
风俗传说是围绕风俗习惯及节日活动而形成的。这些传说以文学手法来说明某种风俗形成的原因,节日活动的构成,饮食起居的特别规定等等。这些传说依靠风俗带上了文化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5
宁安市是一个集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民间文学也体现出多民族的特点,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民间文化。
顺治十年以后,宁古塔时满族就和汉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由于长期杂处,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因而形成了宁古塔满族文化的既有“山野之风”又有“中土之礼”的民族特色。
满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古老民族的经济生活、意识形态、信仰崇拜、性格素质、语言特点、风土民情等。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朝鲜族男人和老年妇女喜欢穿素白衣服,年轻妇女喜着色泽鲜艳的绸缎。服装特点是短衣长裤,妇女短衣长裙。
回族兄弟不擅长歌舞,但在文娱活动上也有他独特的艺术爱好。他们喜欢耍龙灯、舞狮子。男女以长衫为主。喜着蓝、青、灰、白颜色。男人常戴白色圆布帽,妇女头部爱蒙青纱。
风俗传说是围绕风俗习惯及节日活动而形成的。这些传说以文学手法来说明某种风俗形成的原因,节日活动的构成,饮食起居的特别规定等等。这些传说依靠风俗带上了文化色彩。
第2个回答  2010-11-02
肃慎时期的莺歌岭文化

肃慎是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古老居民,它是靺鞨人的祖先,满族人的远祖。远在商周时代已为中原所了解,和中原有着密切的往来。肃慎文化是中国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肃慎人是中国多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成员。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可以确定肃慎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松花江中上游和牡丹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牡丹江流域是肃慎人活动的中心。
宁安市镜泊湖畔的莺歌岭遗址,就是商周之际肃慎人的文化遗存。莺歌岭位于镜泊湖南端东岸,1963年考古发掘,发现4座居住遗址和一处灰坑,分上下2个文化层。莺歌岭上层文化距今3000多年,正是中原商周时期;莺歌岭下层文化距今5000--6000年,相当于上古尧舜时代。当时居住在莺歌岭一带的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磨棒等从事原始农业、牧业。从出土的小陶猪,可以看出具有驯化特征的野猪模型,说明肃慎人已有初期的畜牧业,出土的鹿角锄,可证明肃慎人已有了原始的农业。瓮、罐、釜、盘、杯等手制夹砂黑灰陶、红褐陶器是他们的基本生活用具;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原始住屋里。
春秋战国时代,肃慎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个家庭组成氏族公社,许多氏族公社又组成部落每个氏族公社大体上有一百多人到数百人。
石器是肃慎人的主要生产工具。他们用石斧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种上御寒的黍和粟。用石刀收割庄稼。男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女人主要从事捕鱼、纺织、家务、饲养家畜(主要是养猪)和部分农业生产。她们用纺轮将麻纺成线,织成麻布。再用骨针缝制成简单的衣服。
肃慎族的丧葬习俗较为独特,人死后放在石板或石块铺垫而成的矩形石棺中,有秩序地埋葬在公共墓地里。从石棺大小不等,随葬品多少来看,此时肃慎人已发展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萌芽期。在宁安渤海博物馆里,就有当时用过的石棺。特别是王博宇、汪军二位先生所编著的大型画册《宁古塔》(五千年石文化)用莺歌岭以及牡丹江流域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莺歌岭及牡丹江流域是我们的祖先肃慎人的故乡。
东汉时肃慎称为挹娄。《后汉书》卷85《挹娄传》中记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扶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及。”市内东京城镇的东康遗址,其年代相当于中原的三国时期,是挹娄人的文化遗存。东康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些泥质黑陶。从出土的石器工具、陶瓷的生活用具上看出挹娄人主要从事较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渔猎业。
公元4世纪至6世纪,南北朝时挹娄改称为勿吉。勿吉各部落分布在长白山以北,牡丹江、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苏联沿海州等广大地区,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居住在粟末水(松花江)中游的现在吉林市附近的部落,这是勿吉的主要部分。
隋唐时期,肃慎人被称为靺鞨。《归唐书》卷199《靺鞨传》中说,“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东至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
当时的靺鞨有数十个部落,其中主要部落有七个,即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白山部、黑水部、粟末部。其中的安车骨部分布在牡丹江流域。
大祚荣基于其父乞乞仲象曾受唐封“震国公”,因此他自称“震国王”,国号“靺鞨”。 靺鞨国的建立,标志着靺鞨族的发展进入有国家组织的阶段。

渤海国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渤海文化是其中的一个耀眼光环,渤海文化在中国关东黑土地文化中占据特殊的地位。渤海上京故城(龙泉府),位于宁安市渤海镇,是当今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据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渤海国共传国229年,历经十五代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有关研究渤海国历史及文化的资料,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在《旧唐书》、《新唐书》中有关记载还是较详细的。此外,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通史》、《金史》等书中也均有记载。
《新唐书》载:“中宗时,使侍御史张行岌招慰,祚荣遣子入侍,睿宗等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都督,自是去靺鞨号,专称渤海。”这是渤海族名的来历。唐代时郡高于县,下辖县,渤海郡王,是唐代的一个地方政权的军政长官。大祚荣、大武艺唐王朝都被册封为渤海郡王。安史之乱后,渤海仍不断向唐王朝朝贡,唐肃宗深为感动,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进封大钦茂为渤海王,“渤海国”名,正式从此开始。“渤海国”的含义,仍是唐王朝的地方政权,渤海从大祚荣开始,传国十五位王,都是经唐王朝册封,方能认可。
《新唐书·渤海传》载:“初、其工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对史称“海东盛国”的渤海文化进行研究,其意义极为深远。
著名渤海史学家金毓黻先生在其大作《渤海国志长篇》的“叙例”中说:“渤海立国,始自唐武后,讫干后唐明宋,草祚二百二十九年,几与唐相眙终,称为海东盛世,淘不诬矣。”那么渤海立国的主体民族是哪一个民族?史料中明确记载,渤海国是我国唐代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建立的,靺鞨在秦以前称为“肃慎”,《竹书纪年》载:“息(肃)慎我北土也。”在殷周时就已和中原有着密切联系,就已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向中原朝贡的贡品是木若矢石弩”。汉代时,族名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分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由山、黑水七部。到隋代,族名称为靺鞨,唐初分为数十部。其中以黑水部最为强大,分布臣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流域及东北的广大地区。当时臣服于中原王朝,隋末唐初时,中原大乱。靺鞨诸部有的附于突厥,有的附于高丽。
在公元七世纪中期,唐灭高丽,靺鞨首领大祚荣降唐,迁居到营州,即今辽宁省朝阳,武则天百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叛,攻陷营州,大祚荣等参与其事,所以唐王朝派大军来平叛时,大祚荣等便率众东逃,武则天赦其罪,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受命,被唐斩杀,后乞乞仲象亦死,柞荣迎战,大败官军,祚荣骁勇善战,靺鞨人和高丽遗民等纷纷归附,势力强大,后归于唐。
唐王朝为了有效的治理东北边疆,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于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军,次年置黑水都督府,任命黑水靺鞨首领为都督,并领该州刺史,同时派内地官吏任长史。渤海为忽汗州都督,由此可见东北疆域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渤海人敏而好学,能积极地吸取中原的先进文化,由于师法盛唐,进而加快了渤海的封建化,使渤海地区华风大炽。被史家称为小中华,渤海盛国,其管理的区域南到泥河(今朝鲜龙兴江),与新罗为界,西接契丹,东至大海,北抵黑水,由于深受盛唐影响,其行政制度和行跛区制,完全仿唐,大仁秀时期,把整个区域设置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以肃慎故地为上京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府治龙州府,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的渤海镇。中京显德府,领显、卢、铁、汤、荣、月、兴六州,府治显州城,故城即今吉林省敦化敖东城;以馘貊故地为东京龙原府,又名栅城府、统庆、盐、彩、贺四州,府治庆州城,故城在今吉林省珲春西南八连城;以沃沮故地为南京南海府,领沃、晴、椒三州、府治沃州城,故城在今朝鲜咸镜南道之咸兴;以高丽故地为西京鸭绿府,领神、恒、丰、正四州,府治神州城,故城在今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南岸之长城里。
虽然了辽灭渤海,大火焚毁上京龙泉府,但是存留下来的遗址、遗存、文物依然证明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渤海国作为唐朝的一藩属国,崔忻井石碑是渤海国从属于唐王朝的物证。上京故城遗址、大石佛、石灯幢、八宝琉璃井等文物、遗址所显示的文化信息,可以看出渤海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师法中原的历史印证。
渤海国政治制度是仿效唐王朝,国王总揽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最高权力机构为“政堂”、“宣诏”、“中台”三省,为管理、审核、行政三大机构,相当于唐朝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设置忠(吏)、仁(户)、义(礼)、智(兵)、礼(刑)、信(工)六部十二司(每部辖二司),还有寺、院、监、局等机构,军队编制上有十二卫。
渤海国在经济上也很发达,当时已有了自己的冶炼业、手工业、农业。《新唐书·渤海传》载:“俗所贵者,有太白山之兔,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郢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绸,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丸都之李,乐游之梨。”渤海镇附近发现的渤海时期的水渠干道、分水堤、退水沟遗址可以证明“响水大米”的千年历史。
渤海国的文化、教育从多方面吸收唐朝时期的中原文化和儒家思想,引进佛教,建造寺庙,兴隆寺内的大石佛、石灯幢是最有力物证。学习、引用唐朝的文字、书契及官方行文和文学艺术方面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仅以渤海国的诗文为例,虽然渤海诗人墨客留下的诗文不多,但从有数的篇章中,可以品味到其造诣之深,像杨泰师的《夜听捣衣诗》、王孝廉的《对月思乡诗》,其韵律和意境,是和李白、杜甫同类相近,可以和唐代诗人的作品相媲美的。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即《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凤月好,回首即天涯”。这首诗热情地赞扬了渤海王子的惊人诗才,更深刻的含义是揭示了中原文化和海东文化的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渤海国时期保存下来的文献很少,仅有表一篇、书十五篇、牒五篇、笺一篇、墓志铭二篇,数量虽少,以一斑窥全豹,也可看出渤海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统一的大文化,渤海文化是这大文化中光辉的一环,研究弘扬继承渤海文化,就是取其精华,使其更加发扬光大、为多民族统一的大中华文化添光加彩。

唐朝时期的渤海国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宁安市渤海镇内,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中世纪都城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分外城、内城和紫禁城三部分。外城范围较大,包括现渤海镇政府所在地和团结、渤海两个村子,外城墙用土夯成,高有3米,上顶宽1·5米,城墙周长16千米,四面共建八座城门。内城位于外城之北面中部,城墙是用夯土和碎石筑成,墙身现存高约1米,周长4.5千米。紫禁城在内城的北部,玄武岩筑成,墙身高而宽,残墙仍有3米高,南北长800多米,东西宽600米,呈长方形,城内5座宫殿遗址由南向北依次排开。
渤海国是我国东北满族的先祖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第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权。靺鞨首领大祚荣于公元698 年建国,自封震国,都城设在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史称“旧国”。公元713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称号,并领忽汗州都督,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唐朝的蕃属政权,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州府--忽汗都督府。
渤海从高王大祚荣时代——公元698年开始,传位15代王,公元926年被契丹族政权大辽国所灭,历时229 年。渤海国兴盛时设5京、15府、62州、100多个县。其疆域包括现在的吉林省绝大部分,黑龙江省的大部分,辽宁省的一小部分,以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的咸境北道、咸境南道、西江道、慈江道和平安北道的一部分,成为幅员辽阔的“海东盛国”。
渤海国的政治一开始就“宪象中国”,奉行王权至上的君主专制政体,中央政权和乎完全是当时唐朝体制的“移植”。渤海国也设三省六部,其中六部的建制直接以儒家的忠、仁、义、礼、智、信命名,这在中国历史上(包括各地方民族政权,蕃属政权)是独一无二的。
渤海国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纺织业的产品都在中原很有名气。日益繁荣的经济与当时铁在渤海时的普遍使用,有很大关系。从肃慎、挹娄、勿吉时的使用石器、陶器到使用铁,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近年来出土的渤海时期的铁器有铧、铲、镰、刀、凿、刨、矛、剑、镞、盔、甲片、锅、盒、函、香炉、风铃、剪、钉、锅、佛像、门饰、户枢等,出土的铁器品种多、质地好、造型美,足见当时手工业之发达。
渤海国的交通较为发达,无论是陆路、水路都有重要干线和航道,当时的水陆交通,主要有通往唐朝的朝贡路,通往日本的日本路,还有与周邻陆路交往的营州路、契丹路。据考证,在229年中,遣使唐朝的使者有130多次;远渡重洋去日本达35次,去往日本使团人数最多的一次达359人。
被誉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比较有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其教育制度也是效法唐朝的。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人为主建立的国家,有许多人接受了中原的儒学教育,学习唐朝,输入中原文化、国策,促进了渤海文化教育的兴旺发达。
渤海国官学也象唐朝一样,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有国子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历学等,并有教授皇族贵族子弟的学校。地方创有州学、县学、医学、玄学等。除了官学,各种形式的和学更为普及、发达。同时还派遣留学生赴唐朝、日本去学习。
渤海国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在渤海国的高句丽故地鸭绿府一带,佛教早于公元372年,就已从前秦传入,并得到迅速的传播。在宁安市境内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中佛寺有10多处,在和龙、珲春,直到俄罗斯的滨海地区都有佛寺遗址。在渤海国境内,特别是广大的边远地区也存在萨满教,其核心思想是万物皆有神灵。
渤海国的建筑比较发达,城市建筑也很考究,主要引入了唐朝的建筑文化。渤海城分平原城和山城。平原城至少有130多座,分京、府、州、县四级,山城有几十座。仅黑龙江、吉林两省经过调查就有平原城52座,山城36座。俄罗斯、朝鲜也有发现。
渤海时期宁安境内重要遗址有:上京龙泉府、城墙砬子山城、岱王山城、牡丹江边墙、七孔桥、镜泊湾沟二十四块石、三灵古墓。重要文物:大石佛、石灯幢、崔忻井石碑、八宝琉璃井、舍利子、文字瓦、石器等。
渤海国时期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主要有:高王大祚荣(第一代)、武王大武艺(第二代)、文王大钦茂(第三代)、民间传说人物:红罗女。

大金国始祖起源
宁安,清代称之宁古塔,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因为它是清王朝的“龙飞胜地”和统辖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将军衙门北国重镇而闻名于世。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肃慎古国”;唐朝时期的“渤海方国”;也因为这里又是大金帝国女真完颜部的始居地,金源文化的发源地,让宁安这片黑土地更显得神奇。
在渤海国被契丹族的辽王朝灭后的189年,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于公元1115年建立大金国,定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用十年灭辽国,两年灭北宋,于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迫南宋称臣纳贡,周边的高丽、西夏等皆为藩属国,在中国的夏、商、周、秦、汉、唐、宋朝代史的序列之后,有了金的延续。不仅开创了北京城作为国都的历史,也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我国北疆的确立,今日祖国雄鸡版图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朝是唐代东北靺鞨族的后裔、女真族建立的帝国王朝。南宋洪浩在《松漠记闻》中说:“女真即肃慎国也,东汉谓之挹娄,魏晋谓之勿吉,隋唐谓之靺鞨,其居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日女真。”《金史·本纪第一》记载:“金之始祖函普居完颜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即今日牡丹江。辽时牡丹江上游称之忽汗水,后转称仆干水,中下游称之和罗海川。“金之始祖函普居完颜仆干水之涯”,应在牡丹江上游的宁安镜内。经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完颜仆干水之涯”的位置,应在镜泊湖区的西南,今日的宁安市沙兰镇的尔站河一带,完颜部族的活动范围可达牡丹江支流海浪河等地域。清代的《满洲地志》也有明确的记载:“金代始祖起于宁古塔”。从金朝始祖函普到金太祖阿骨打十余世的北战南征建国称帝,居住在牡丹江两岸的完颜部族是成就这一伟业的核心力量,宁安可谓金源文化的发源地。
古之“白山黑水”是指长白山地域和松花江源头天池至黑龙江流入大海所连结的所有水系。牡丹江流域是松花江最为重要的支流之一,她山川连绵江河交错,“南瞻长白,北绕龙江”是“白山黑水”的核心区域,自古就是人类生息的好地方。
公元926年,建都于宁安市渤海镇的渤海国被辽所灭。辽国惧怕渤海人怀旧聚集造反,将渤海遗民,特别是皇室贵族大户都强迫迁到辽宁省的辽阳以南,编入了辽朝户籍,史称“熟女真人”。这时黑水靺鞨已改称生女真,其中完颜部的势力发展较快,从今哈尔滨市宾县的松花江支流蜿蜒河畔,来到渤海故地“仆干水之涯”,同散居的渤海遗民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当时生女真完颜部,还处在原始氏族的末期,虽然有了原始农业,但主要经济还是以采集、渔猎为主。他们耐辛苦,忍饥渴,善骑射,过河不用船楫,浮马而过,有诱鹿,捕兽之技,捕虎、捉熊为家常便饭,常以血缘关系为主体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进行围猎,这也是后来发展成金朝“猛安谋克”军政民合一的军事行政组织的基础。(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之上置军帅),他们在赢得生存的磨炼中,变得机智、果断、强悍、不怕死,能征善战。但族群之间也常因地盘,财产,婚姻发生纠纷和打斗。这时从长白山东麓来的一女真长者函普(60岁),以其足智多谋化解了完颜部族之间的矛盾,使其结束了长期自相争斗的局面。如一次函普所到的部落同另一部落虽然是同一部族,但却因一点财产纠纷而长期发生殴斗,仇杀不止。函普就对两落长劝解:“不要用相互拼杀的办法解决纠纷,如果因为杀了一个人而结下冤仇,两部落殴斗不止,会有更多的人被杀,那就不如去制裁当时的凶犯一人或用财产赔偿受害的一方”。两部落被说服了,逐渐消除了怨仇,从此友好。其中一部族为了表达感激,将完颜部族的一贤女嫁于函普,后来函普有了二男一女,函普也被接纳为完颜部族人。函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部族之间的纠纷,同各部落长商定规矩:“今后谁杀了人,就让他家出一人到受害者家做奴隶,如赔偿就出马十匹,悖牛十头,黄金六两;如遇盗窃鸡、狗、马者,以桎梏拘械,用柳条笞挞外赔偿七倍”,这便是女真国最初的国俗。完颜部也从此用智慧和文明代替了野蛮、愚昧,为女真的崛起打下了最起码的基础。由于函普曾生活在较先进的社会环境中,不仅了解管理社会的一些方法,也懂得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函普还“劈木为克文契约,教人举债生息,勤于耕种者,逐至巨富”。由此函普受到人们的尊重,远近皆服,被推举为完颜部联盟的首领。
函普死后,其长子乌鲁继任首领,史称德帝,德帝长子跋海,史称安帝,安帝子绥可,史称定昭皇帝,即金的四世祖。从函普到绥可任完颜部首领,完颜部族在“仆干水之涯(牡丹江),宁安这片黑土地上生活了近一个世纪,他们的经济和社会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到了绥可任首领后,完颜部族的经济有了质的变化,女真原始社会发展进程的四个重要事件都发生在绥可时代,他一改女真完颜部夏逐水草,冬季穴居的旧俗,率部由仆干水之涯(牡丹江),逐定居安出水之测(松花江支流,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教人烧炭炼铁,耕垦树艺,刳木为器,制造舟车”。使其处于原始渔猎经济为主,转到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中来,特别是铁的普遍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仅促进了农业革命的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这一时期的冶炼铁的技术要比当时的欧洲还要早二百年,这标志着女真完颜部已进入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野蛮高级阶段,迈进了“英雄繁荣时期”,为女真族系肇兴于阿城建国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源文化,通俗地说就是在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以阿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中心的黑龙江区域内的女真族文化。金源源头文化则是指在此之前的初始文化,是牡丹江两岸山川、河流培育了完颜部族,使他们在此产生灵感和智慧,不畏自己的弱小和力量的单薄,不仅敢于走出大山,放弃习惯的采集,渔猎经济生活方式,实现农业革命并迈向工业的门槛,将理想的目标瞄准了中原大地。这是一种自强不息,勇于追赶跨越的精神支撑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宁安最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金源文化在中国大地大放异彩,金王朝实现了占据中国半壁江山,迫南宋称臣纳贡,周边的高丽,西夏等皆为藩属国的梦想时,金朝的皇帝也没忘记为大金王朝打下最初基石的“居仆干水之涯”(牡丹江畔)的金朝四世祖,金朝定都北京的第二年(1155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将其四世祖函普,乌鲁,跋海,绥可等墓从东北迁葬到今北京市大房山的金朝皇陵。
历史用无可辨驳的史实告诉我们�“金代始祖起于宁古塔”,这里是金源文化的源头。

辽金时期的金代源头文化

九世纪下半叶,渤海开始走向衰落。在渤海国被大辽国灭亡后的189年,女真族崛起,其首领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建立大金国,定都于上京会宁府。大金是唐代靺鞨的后裔女真族建立的王国,《满洲地志》“金氏始祖起于宁古塔”。南宋洪皓《松漠记闻》:“女真即肃慎国也,东汉谓之挹娄,魏晋谓之勿吉,隋唐谓之,其居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金史,本纪第一》载金始祖函普“居完颜仆干水之涯”。仆干水即牡丹江,仆干水之涯即牡丹江上游宁安境内。
10世纪初(约公元919年),生活在长白山东麓乙骨岭一带的女真人函普来到仆干水女真完颜部。函普善于解决部落纠纷和矛盾,与各部落约定国俗,“劈木为克如文契约,教人举债生息,勤于耕种者,遂至巨富”。由此,函普受人敬重,远近皆服,被推选为女真完颜部首领。函普曾孙绥可,史称献祖,即金四世祖。绥可任首领后,完颜部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女真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四个重大变革,即“教人烧炭炼铁,耕垦树艺”;“遂定居安出虎水侧(今阿城市)”;“始筑室有栋宇之制”。其经济社会形态由原始渔猎经济为主,转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特别是铁器的普遍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冶炼技术比欧洲先进200多年。
宁安有较多的金代文物古迹,如沙兰镇东、西营城子古城遗址,渤海镇城子后山遗址,海浪镇大牡丹古城遗址,江南乡缸窑遗址等。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物是城子后山城遗址出土了金代末期东夏国的铜印,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昭德皇后(即乌林答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子完颜雍的妻子)。

清朝时期的宁古塔
宁安旧称宁古塔。宁古塔为满语,“宁古”汉译为“六”,“塔”(特),满语“居址”之意,也就是六个部落。宁古塔一名的出现出在明万历年间,最早载入史册的是《清大事志》。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清统一东北、入主中原的根据地,是清初统辖盛京以北的重镇。满族的远祖是肃慎、挹娄、忽吉、靺鞨、女真,这些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公元1610年,努尔哈赤派大将额亦都招服宁古塔。公元1625年,满洲镶蓝旗人兴佳以牛录额真(佐领,四品)率兵驻防宁古塔。公元1627年,满洲正蓝旗人戴珠湖以昂邦章京(大将军,正一品)镇守宁古塔。满洲正蓝旗人吴巴海为第二任昂邦章京,满洲镶蓝旗人沙尔虎达为第三任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之子巴海为第四任昂邦章京,即第四任宁古塔将军。清朝廷都北京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清朝在旧街设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底邸,公元1666年,巴海将宁古塔等处将军底邸迁至新城(宁安镇),宁古塔成了“北达三姓可控赫哲、鄂伦春诸部,东达珲春直抵朝鲜之背,东襟大海视日本诸岛若在咫尺,间东北各道居中扼要重镇”。公元1676年宁古塔等处将军底邸迁至吉林乌喇,宁安新城为副都统衙门所在地,萨布素为副都统。之后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宁古塔一直由副都统镇守,属黑龙江将军管辖,萨布素为首任黑龙江将军 。宁古塔新城建城340多年来,巴海、萨布素、吴大澄等在宁古塔新城“设官庄”、“开官地”、“立民屯”、“徙罪犯”、“谪流人”、“稽私宋”、“置俘兵”、“收贡物”、“通驿站”、“抗俄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清代的北方重镇成为今天远近驰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现在,宁安市仍留有大量的宁古塔时期遗迹和文化遗存。宁安镇内就有“觉罗城”和皇亲府遗址,以及大石桥、泼雪泉、“七子诗社”、望江楼、西阁、文庙、山东会馆等文化遗址。石岩镇的三道亮子遗址及黑妃的故事影响深远,沙兰镇为宁古塔时期重要驿站,在此二吕村发现了钦差大臣吴大澄勘界石刻。渤海镇的上官村、东京城镇下窨子村、海浪镇所在地等都是宁古塔时期重要官屯,其他乡镇也有很多历史遗迹,宁古塔时期所有的文化遗存是宁安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物主要有:巴海、萨布素、吴大澄、黑妃(淳怡皇贵妃)以及吴兆骞、张缙彦、杨越、方拱乾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