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军相之间的矛盾的

如题所述

明无相,只有内阁首辅,没有相权只能提建议。但有东厂,言官,锦衣卫互相牵制,在军事上以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来说,起义时期,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枢密院事,亲自指挥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实,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考绩、马政等日常事务。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朱元璋在行中书省内设户、礼、刑、工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
明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少的。明初,将原来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绩、荫袭、军队的训练、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等军事行政工作划归兵部掌管,大都督府仅保留统率全国军队的职权。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撤废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也宣布彻底改组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分设为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时大变动,是当时明王朝中央军政制度大改组的两翼,其重要意义实不相上下。当时还规定,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应该分别与兵部直接联系工作,而统一奏请皇帝裁定。每一个都督府内又都设有一小群都督,计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副都督等,俱为负责官员,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别统率全国各都司、卫、所,不得随便变动。至仇,统军的部门便一分而为五,领导人更是由一个增加到好几十个。任何统军的都督都绝不可能率本部军兵与朝廷对抗了。
其实,任何一个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督,连率领本部军兵的权力也是没有的。因为明王朝还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为了防范军权旁落,是为了对将帅们的职权有意掣时
明朝采取重文轻武的体制且朱元璋还大兴党狱,对军功赫赫的武将大加杀戮,使武人为之胆寒。朱元璋认为治国还需文人,在天下广建学校,实行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吏,对具有科举功名的士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减免徭役,大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地位,明代实行了以文臣制武帅的体制,武将由文臣充任的总督、巡抚等官统领,军队的军饷、组织、管理等事务则由文臣负责。 重文轻武的体制使武将倍受压制,在太平时期,文武之间的矛盾还不太突出,在战争时期,往往导致武将与文 臣充任的督抚之间的矛盾重重。督抚在军中担任指挥者的角色,上阵杀敌的任务需要武将率领军队在战场上来完成,一旦战事失败,却往往由武将来承担责任。
因此军相矛盾一般是武将吃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明朝,明太祖时期,由于胡惟庸事件,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时期,建立内阁,但是内阁并不是国家法定的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意见的内侍机构,他们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

太祖废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六部互相牵制,不可能威胁到皇权。后永乐帝设内阁,初期内阁只是一个参赞机构,没有任何权利。而内阁成员也只是一些低品的小官。后来内阁制度逐渐成熟,外朝文官渐成一个集团,渐渐势大,武将集团特别是在土木堡事变后则一直被压制。所以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来压制文官。内朝司礼监和外朝对抗,皇帝在中间平衡,这样就达到了一种比较平衡的状态,三方势力相互牵制,相互平衡。
第2个回答  2013-10-19
明朝除了朱元璋以外是没有丞相的,在朱元璋处死了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这个职务,就是所谓的君主专制,所以不存在军相的矛盾
第3个回答  2013-10-19
他说的相可能是指内阁首辅吧。不是问题,你要知道,在明朝还有很多权力机构,比如东厂,锦衣卫,言官集团,他们都是牵制力量。再加上皇帝,所以没有哪个傻瓜敢轻举妄动。如果他动了,那一定是因为那个人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力量,至少是三个。比如张居正,联合冯宝,戚继光,连言官都被他钻在手里,所以他才那么猛。
第4个回答  2013-10-19
明朝没有名义上的宰相,但后来的首辅可以看作实质性的宰相。军,指的是什么?是国家军队机构的最高长官吗?这个在明朝,肯定是皇帝说了算的。所以你的问题我没怎么搞清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