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学生攀比现象严重,某学校规定学生上学期间不准穿名牌衣服和服装。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我觉得学校不准学生上学期间穿名牌衣服的规定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一,帮助孩子专心学习。用政策规定孩子们不穿名牌衣服,都穿普通的衣物,可以让孩子不再分心于学习无关的事项,专心致志投身于学习之中,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培养正确的三观,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名牌衣服的价格不菲,孩子的攀比心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压力,而学校出台的政策可以有效的缓解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再为了攀比而加重负担。
第三,净化学校学习氛围。学校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不是T台不是秀场,只要穿着舒适、大方合体、符合学生的样子即可,不需要追求名牌、时尚,学校出台这一政策可以肃清学校学习氛围,让孩子真正在校园里学习到知识、生活的开心。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政策过于一刀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攀比问题。
一方面,政策不符合实际。我们需要看到名牌的衣物之所以卖的比较贵,被冠以名牌,就是因为其衣物本身的舒适度比普通衣物要好,而大部分的家庭的经济情况是可以承担起孩子的需求,所以一刀切的禁止穿着名牌衣物不符合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政策治标不治本。单靠校方出台的一个政策是无法彻底根治校园攀比现象,禁止穿着名牌衣物,可能下一步就比较学习用品、鞋子、包包等,甚至比较分数都是攀比心理的一种。
所以我们需要大刀阔斧砍除攀比现象,还孩子们一个纯净的学习环境。
第一,家长从旁循序诱导。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以身作则,告诫孩子不能攀比,通过自己的行为规范以及传统故事言传身教,站好孩子成长的第一班岗,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学校科学引导成长。要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以及道德大讲堂等,利用优秀故事和传统道德帮助孩子培养三观,避免养成攀比心理。
第三,社会弘扬良好氛围。利用媒体全方面宣传正确价值观念,可以播放公益宣传短片、网上开展微博热话题讨论等形式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助力孩子成长。

点评:本题为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题。题干中主要让我们分析的就是学校出台的这样政策,所以可以采用目的行为分析法,即从出发点到评价政策再到改进措施的思路进行梳理。就本题来说,不让孩子穿名牌,其出发点必然是好的,但是这个政策有不足,例如不符合实际、治标不治本等,最后就如何遏制攀比进行完善,真正实现政策实施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