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起源?

如题所述

据传,匈奴族与华夏族与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

公元前九世纪以前,匈奴王族即夏朝王族后裔的一支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从匈奴单于历年秋季在鄂尔多斯祭祀龙神的习俗来看,匈奴原型即殷商甲骨文卜辞所记载的龙方,图腾为黑龙。

扩展资料:

1世纪—2世纪时的南匈奴内附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逐渐黯淡。

匈奴后裔成为中国居民之后,逐渐改为汉姓。其后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和福建等地。

如位于江苏苏州的金氏,位于福建福安市赛岐镇宅里村的金氏,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赫连氏,位于安徽省皖南东至县南溪古寨金氏,甘肃省兰州市榆中金崖镇金氏,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后路金村金氏,山东省文登市丛氏-传说皆为匈奴金日磾的后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匈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关于匈奴的起源是国内外学者互有争议的一个问题。首先,一部分学者坚持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观点,认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1认为匈奴即夏族。比如吕思勉在《匈奴文化索引》中认为认为匈奴即夏族可信。另外,王国维在《鬼方 昆夷 猃狁考》中认为,商周时期的“鬼方”“昆夷”,宗周时期的“猃狁”,春秋时代的“戎狄”,战国时期的胡等都与匈奴同种,实为一族,只是各个时代的名称不同而已;但是也有人比如黄问弼在《古代匈奴之研究》中认为“鬼方”“荤粥”“猃狁”并非匈奴,它们有着不同的起源地,并非同族。以上这些说法、见解各不相同。每种观点所持的证据一般都是来源于先秦与两汉的文献资料,但是关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族源的文献资料遗留下来的并不多并且都是支言片语,有许多记载它的真实性尚不无可疑;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资料进行诠释。以至于相互争辩无有定论。在此,我同意第二种看法即匈奴非“荤粥”“鬼方”“猃狁”。
我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根据文物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在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荤粥”“鬼方”,“猃狁”等氏族或部落,他们相互征战,相互交往,相互融合,并与华夏各族有着经济文化联系。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北逐荤粥。这个记载,反应了北方游牧民族在遥远的古代就于中原华夏各族接触的事实。到了夏朝,荤粥与夏族为邻并有密切的交往。殷商时期出现了鬼方。“鬼方”是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少数民族。见于甲骨文,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鬼字有“隗”“溃”“愦”等异写。而“鬼方”也往往与“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主要分布与山西,河北南部,而势力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支流洛水,泾水一带。经营畜牧业,善养马。远至商周,下至春秋与中原一些王国有战争,为殷周之强敌。当时“鬼方”的势力相当强大,自契至商汤八次迁都应该也和“鬼方”的骚扰有关。武丁时期曾和“鬼方”进行了三年战争,才打败“鬼方”,“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2。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交往,并且通婚,周以后不见于记载。
西周时期,猃狁活跃起来。根据文献记载,猃狁经常向周朝进行侵扰,给人民造成许多灾难和苦痛。当时诗人曾为此发出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不启,猃狁之故”,3的哀叹!公元前八世纪,周宣王多次出兵抵御猃狁的进攻,并在“朔方”建立城堡。诗人曾描写当时抵御猃狁的情况说“…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南仲为人名),猃狁于襄(打败了猃狁)”4。
史籍中对“鬼方”的材料记载不多,但从这仅有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约略知道“鬼方”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那么后来出现的匈奴与鬼方又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匈奴早在公元前7—8世纪就已经生息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氏族和部落联盟了。匈奴的发源地在草木茂盛多禽兽的阴山河套地区,最初的经济政治中心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地南接燕赵,北暨沙漠,东连九夷,西距六戎”5在这片广大的沙漠上,少水草,气候干燥、严寒,所谓“…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6“地涸泽(硷)卤,不生五谷”。7惟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制作弓矢…是其苑囿也”8这里依山傍水,气候适宜,黄河两岸沃野千里,是畜牧和狩猎的好地方。所以阴山一带是匈奴社会经济发展的摇篮之地,水草丰富,不仅适宜于畜牧经济的发展,而且也适于农业的种植。因气候严寒、人民又迁移无常,这样大大的锻炼了匈奴人民的性格,能吃苦耐劳、善于骑马射箭,匈奴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匈奴社会的发展起了一些影响。而黄河以南的所谓“河南地”,离秦国都城长安,最近处为七百里,与内地联系比较方便。匈奴凭借这些有利条件,以辛勤的劳动发展了游牧经济,同时利用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无暇北顾的时机,在今天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发展和壮大起来。
由此可见“鬼方”“匈奴”都是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虽然它们在宏观上也会有一些交叉、整合之处。这种交叉整合说的是部族之间并不是处于孤立封闭状态也会有一定的交往和战争。而这种宏观上的交叉正好说明了各族间相互交往,相互融合的一种历史联系。究其细微差别我们可以得出:“鬼方”族源发祥于今天的山西、河北南部,而匈奴族源则发祥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阴山、河套、大青山一带。族源发祥不同就不能说它们属于同一民族,鬼方也不是匈奴不同时代的名称。但是,两者之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民族吗?难道两者之间就没有什么联系吗?它们之间有着相似的经济生活习俗,又作何解释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荤粥”、“鬼方”、“猃狁”的名称都不见于记载了。文献上出现了“戎”、“狄”,它们分布在黄河流域、大漠南北。“戎”、“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荤粥”、“猃狁”发展演变而来。民族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各族间相互交往、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这种族名的变化,反映了各族之间关系的变化,包含着众多的氏族和部落的分合聚散的历史内容。这时这些“戎”“狄”有的分布于黄河流域有的分布于大漠南北。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戎”,“狄”有的聚居于华夏各族之北,有的散居于华夏各族之间。他们于华夏各族接触频繁,有时和平交往,也不时发生战争。而他们自己各族之间也时战时合。因而在这种互相交往和互相征战中,不断趋于融合。在长期的互相融合的过程中,有的“戎”“狄”,因社会发展较快,力量较强,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而其他的“戎“狄则处于配角的地位。到了战国时期散布于黄河流域的“戎”“狄”,大部分都被华夏各族及其建立的强大诸侯国兼并。有的则迁至大漠南北与原来居住那里的“戎”“狄”结合在一起。到战国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北方许多互不统属的民族、部落相互逐渐融合聚集,出现一些部落联盟和酋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匈奴与东胡两个大的族系。
匈奴就是通过这种融合过程,于公元前4世纪强大起来的。所以匈奴的族源应包括“荤粥”、“鬼方”、“猃狁”、“戎”、“狄”、“胡”在内的原先活动在大漠南北的各族,但不等于说后者是前者的翻版与复制。很难说匈奴来源于单一的民族与部落。不过在匈奴形成的过程中,被称为匈奴的那一部分由于社会生产力比其他的部分先进,力量也较大,因此在整个部族形成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起着主导作用。随着部族的形成和发展,匈奴那一部分,就以它本族的名称总括和代表整个部族。其实,匈奴内部本族的民族成分也是很复杂多样的。如休屠、宇文、孤独、贺赖、羌渠以及三木楼訾等部,都是匈奴内的构成部分;而各部之下众多氏族,如虚连题氏,呼延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乔氏、当于氏、郎氏、粟籍氏、沮渠氏等以及所谓的“别种”“别部”都未计。这样的复杂的民族构成,正是匈奴族内由众多的氏族和部落聚集,结合和形成的有力证明。与匈奴并起的东胡族和以后相继在大漠南北兴起的乌桓、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族,其族内的民族成分也是如此复杂,可以作为旁证。另外,从“荤粥”“猃狁”“匈奴”的语音进行分析比较,这三个族名可能是一音之转,尤其是“荤”“猃”“匈”这三个字,可以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语音的不同译法。而匈奴的“匈”字与战国秦汉时代就作为匈奴专用名称的“胡”字,如果急读,也属于同一语音,与英文文献中“Huns”的“Hun”,罗马文献中“ Hunni”的“Hun”也都是一个音。因此,我认为,形成匈奴的主体部分就是在上述诸族的基础之上吸收周围各族人民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匈奴是由“戎”“狄”“胡”等多种民族成分经过“民族一体化”进程,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新个体”。
战国末叶,匈奴与东胡并强,常常扰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三国相继筑造长城以拒匈奴与东胡。当秦始皇统一中原时,匈奴头曼部已经成为北方草原的一股强大势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攻占了河南地(今天内蒙古河套南伊盟一带),乘胜渡过黄河据守阳山(今天临河县西北狼山)和北假(今天河套以北,大青山以南地区)。在秦军的进攻面前,单于头曼无法招架不得不放弃河套地区及其政治中心头曼城向北退却七百余里。秦以河为塞筑四十四个县城迁移内地人民到河套地区屯垦,同时把原来三国的长城重新修整并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天甘肃岷县)、东到辽东,号称“万里长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架崩,诸侯叛秦,中原大乱。匈奴趁机南下,越过长城重新占据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至公元前209年,冒顿杀其父头曼,废除单于推举制度,自立为单于。从此匈奴遂由族名兼为单于国名。公元前209年—公元前174年,冒顿在位,控弦之士三十多万,南并楼烦、白羊王,东灭东胡,西走月氏,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新犁各族。老上单于冒顿,又从伊犁河流域驱逐月氏人。乌孙人迁徙居住在伊犁河流域,实为匈奴属国,又役属西域城郭诸国。于是匈奴的疆域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在北部草原游牧各部中,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政权的建立也标志着匈奴民族的形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9
匈奴应该是一个古老的草原民族,两个民族接触可能是在华夏军队到达草原边界,说匈奴人和华夏人是一个祖先应该是汉前期为和亲等屈辱找借口编造出来的,匈奴的发源地在出阴山向北两千里的地方,这里是向北向东流入大海的大河发源地,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也可以耕种,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第一个深入匈奴腹地的是霍去病,因为匈奴人口集中在这里,所以能大量斩杀俘获,并在这里祭祀了华夏民族的信仰天,狼居胥山就在这里,以后深入敌人腹地是华夏男儿的梦想,燕然山是当地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漠南是指出阴山向北一段,在向北就是漠北了,漠南漠北之间并没有沙漠,漠是荒凉的意思,也是草原,出阴山向北到达燕然山这一段基本没有河流。
第3个回答  2016-10-21
  匈奴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属尚无定论,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说。无文字。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时,统一各部,建立国家,统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老上单于(约前174~前160)时,匈奴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草原游牧帝国。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遂迫汉朝实行和亲,且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屡屡背约南侵,成为汉朝一大边患。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汉代,匈奴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结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徙阴山附近。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东汉末分为五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