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的“老人 ”指的是谁

如题所述

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因为蒋开儒个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对于邓小平的亲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词中将邓小平称为“一位老人”,而因为蒋开儒初到深圳时,深圳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他便将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而于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版本则由董文华演唱。

创作背景:

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便只身前往了深圳。到达深圳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歌曲鉴赏:

该曲写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比喻清新贴切而又充满深情,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   。该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6
“老人”指邓小平。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4年,又一个春天,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春天的故事》,他们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8

《春天的故事》里面说的老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祖国南部崛起了。

深圳作为改革的试验田,一开始就被认为肩负着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首次来深圳视察,他对当时深圳的发展非常满意,视察结束后他还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充分肯定了深圳改革的成绩,同时鼓舞了深圳继续走创新之路、改革之路。


第3个回答  2015-07-26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的经典歌曲。歌曲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此曲已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音乐代表曲目。
因此老人指的就是邓小平同志。
创作背景编辑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4年,又一个春天,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春天的故事》,他们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2]
第4个回答  2015-07-26
邓小平。指的是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春天的故事》是为了纪念邓小平1979年决定在南海开放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和1992年决定开放16个沿海城市所创作的歌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