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混凝土的分类

如题所述

1.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998年,吴中伟院士首次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拥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成为当今土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将高性能混凝土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便形成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在1997年3月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指出GHPC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真正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节能型混凝土,使用绿色水泥作为主要材料。通过使用无熟料水泥或免烧水泥配制混凝土,可以显著降低能耗。
1.2 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使用废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等作为骨料,并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经使用了50余年,许多工程现在需要维修或拆除。在这些拆除的建筑废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再利用的。将这部分建筑废料进行分选,制成再生混凝土骨料,用于新建筑的重建,不仅可以解决大部分建筑废料的处理问题,还能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量。德国在公路工程中广泛使用再生混凝土,如lowerSaxong的一条双层公路,其底层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面层采用天然骨料混凝土。
1.3 环保型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如生产水泥时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含硫气体,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城市噪声的三分之一来自建筑施工,其中混凝土浇捣产生的振动噪音占主要部分。混凝土本身质地硬脆、颜色灰暗,使得由其构成的生活空间色彩单调、缺乏透气性和透水性,对温度、湿度的调节性能差。因此,新型的混凝土不仅要满足结构材料的要求,还要尽量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荷和不良影响,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共生。环保型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碱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和光催化混凝土等方面。
1.4 机敏型混凝土
机敏型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感知和修复性能的混凝土,是智能混凝土的初级阶段。智能混凝土在原有组成基础上加入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自感知、自适应和损伤自修复等智能特性。近年来,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及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