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吃虫植物圆叶茅膏菜,这种植物到底是如何吃虫的?

如题所述

圆叶茅膏菜“吃”虫主要是靠腺毛处的粘液将被其艳丽外表吸引过来的昆虫粘住,然后再卷起叶片利用腺毛将昆虫消化,待“吃”完之后再把叶片展开。

提到会吃虫的植物,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捕蝇草或者猪笼草。其中捕蝇草属于茅膏菜科,利用叶片来捕食昆虫。捕蝇草的叶片上面长有诸多刺毛以及或红或橙的无柄腺,每当有昆虫被吸引并停留在其叶片上时叶片便会宛如一个捕兽夹一样将昆虫抓住。待叶片合起来之后,无柄腺处分泌出的消化液会将昆虫消化。待昆虫被“吃”完之后的,捕蝇草便会再一次张开合拢的叶片,以待下一轮的进食。

捕蝇草这种植物只分布于美国,而中国境内分布着一种与之非常相似的捕虫草这种捕虫草叫做圆叶茅膏菜,与捕蝇草归属于同一科。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地处东北的黑龙江与吉林,而就在不久之前重庆的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也发现了这种植物。其实就生长环境来说,圆叶茅膏菜偏好潮湿的环境,经常出现在山坡草丛、灌丛等地。

圆叶茅膏菜与捕蝇草的共同点还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叶片进行捕食。圆叶茅膏菜的叶片外形虽然与捕蝇草不一样,但是其边缘同样长有腺毛。这些腺毛的顶端呈圆球状,上面布满了腺体。这些腺体里含有可吸引昆虫的蜜汁,使昆虫被粘住的粘液以及让昆虫被分解的消化酶所以一旦有昆虫因抵挡不住蜜汁的诱惑而前来觅食,就会被圆叶茅膏菜叶片上的粘液粘住。

而一旦被粘住便轻易逃脱不得,因为除了粘液之外这叶片边缘的腺毛还会发生内卷,从而将昆虫牢牢包裹起来。之后,叶片便会利用消化酶将昆虫消化、吸收。待消化得差不多之后,圆叶茅膏菜才会将叶片再次打开,继而开始新一轮的捕食。这圆叶茅膏菜除了拥有捕虫功能之外,它其实还具备药用功能。圆叶茅膏菜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直接鲜用抑或是晒干之后用。一般来说,圆叶茅膏菜的最佳采摘期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

这一次在重庆境内被发现的圆叶茅膏菜是该地最先发现的具有捕虫功能的植物。当时工作人员在发现圆叶茅膏菜之后也是待在一旁对它如何进行捕食的过程进行了观测。在短短半个小时时间里,这圆叶茅膏菜前后捕食了苍蝇、蛾类等诸多昆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6

不得不说大自然真的非常神奇,不仅有虫吃菜,也能菜吃虫,近日重庆就发现了新物种——圆叶茅膏菜,这种菜能够吃虫子在网上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通过曝光视频可以看出,尽管圆叶茅膏菜是一种植物,不过胃口却相当大,在短短30分钟时间内就吃下了许多昆虫,其中包括苍蝇,蜻蜓,蛾类等等大小不一的昆虫,与此同时这种物种是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在今年6月下旬时发现,根据这一名工程师介绍得知圆叶茅膏菜属于茅膏菜科茅膏菜属的一种多年生食虫草本,而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这种植物产地是在我国吉林和黑龙江,生长在海拔900米至1000米的山地湿草丛中,除了我国之外还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北部以及亚洲和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带。

通过曝光视频可以看到,圆叶茅膏菜这种植物叶缘腺毛顶端膨大,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它在生长过程中时常呈现出非常鲜艳的色彩并且布满腺体,能够分泌出蜜汁和粘液混合物和消化酶,而这种物质能够吸引昆虫前来捕食,与此同时受到吸引的昆虫前来捕食时就会发现自己被粘住,而在挣扎过程中圆叶茅膏菜周围的腺毛将会一起捕捉昆虫并且叶片也会卷起来,让昆虫粘得更牢靠,等彻底消化完之后,叶片和腺毛又会重新舒展开来等待新猎物。

据了解,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巫山县东北部,处于中亚热带北部边缘和暖湿带南端,这里有许多热带植物北移和温带植物难以留下的足迹,许与此同时由于秦岭和大巴山,巫山山脉的保护作用,让很多珍稀植物在这里得以生存。

第2个回答  2021-07-06
这种植物身上一直分泌着能吸引昆虫的蜜汁和粘液,然后在虫子经不住诱惑,来觅食的时候就会被抓住,有时叶片也会随之卷起,成为昆虫的死亡陷阱。当无法逃脱的昆虫被这些腺毛消化吸收后,叶片和腺毛又重新展开,等待新的猎物。
第3个回答  2021-07-06
这种植物会精心布局,让这些昆虫上当,这种植物也会有一些分泌物,这些分泌物是会把昆虫固定住的,然后把这些昆虫吃掉。
第4个回答  2021-07-06
这种植物一旦有重力落在了这种植物的身上,它们就会缩紧,从而把虫子捏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