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一品武官,官服补子上的图案为?

如题所述

明代一品武官是麒麟。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 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明代官员朝服武官和文官的朝服有所区别,文官朝服图案是仙鹤,武官是麒麟,以此来区分。

明朝官阶九品,制作出的服装也如官阶,颜色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九品官制奠定以后直到明初,官员都是穿的这种朝服,官员的品级只能从服饰的颜色及图案花纹上区别。如明代官服,一至四品朝服是绯色,五至七品是青色,八到九品是绿色。

清代朝服起源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定补子制度。补子就是一块缝在胸前的布,上面绣上各种花纹。公、侯、伯、附马的补子绣麒麟白泽,官员是文禽武兽。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是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以下是鹭鸶、黄鹂、蓝雀等。武官一二品是狮子,三四品为虎豹,五品是熊,六七品是彪。

清代把胸前的这块方布也叫“补子”或“背胸”,把缀有这种补子的袍服称为“补服”。清代文官一至七品补子图案与明代的相同,八品则改明代黄鹂为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绣蓝雀。惟文官一品都御史、三品副都御史及按察史、五品监察御史皆绣獬豸。武官补子图案区别较明代为细,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明代官服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