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什么句式

如题所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这是一个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的典型句。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正常语序是: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

翻译为:

大王如果懂得 这一点,就不要指望老百姓比邻国的多。

该句话出自《寡人之于国也》,为先秦时期孟子所著,原文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翻译为: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扩展资料:

状语后置常见用法: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翻译:靛青这种颜色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翻译: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3、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语后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8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这是一个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的典型句。
正常语序是: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
注意,从翻译也可以看出来:
大王如果懂得 这一点,就不要指望老百姓比邻国的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08
这正常的语序是古文当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正常的语序—— 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上句翻译时就是这样子——不要渴望(本国)百姓比邻国多.

满意请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