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实战一无是处吗?

赵括有能力指挥战场吗?

现代人经常用纸上谈兵来形容一个人夸夸其谈、空谈理论没有任何实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个纸上谈兵的原型是谁呢?战国时期有一个赵括率领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于秦国在长平之战战可以说是一场惨败的战役。赵括在这场战争中有没有起到作用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的纸上谈兵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害死了赵国的几十万大军。

赵括自小就饱读各种兵书,对军事知识非常的了解,跟别人说战时的时候也是头头是道,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将军,可以说是南征北战非常厉害,跟赵括谈论军事都经常被说的哑口无言。虽然赵括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但是曾经当过军事参谋一职,其父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一直没有进展,是赵括向他父亲提议改用战略,他父亲采纳了这一计策最终获得胜利,这让他父亲看到了赵括的能力。

赵括作为参谋提出的几次建议被采纳并获得成功,这让赵括非常骄傲,其父也曾经劝他,但是赵括不听,自认有实力可以上战场打胜仗了。机会摆在他面前,赵括也如愿以偿的担任了抗秦大将军,并且把军队重新调整,这让敌方反而有机可乘,秦军设计断了他们的口粮。最终赵括因为过于自信和自大而输掉了这场战役,让四十万大军马革裹尸,赵括也命丧黄泉。

赵括一直背负着纸上谈兵的这样一个不太好的名声,但是他在战役的指挥上也展现了他的实力,只是在缺少了实战经验的时候同时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4
赵括很难说啊,他能举荐李牧,说明还是有点水准的,而且长平一战输的这么惨,肯定要背锅。
长平之战大败主要还是两点,
一是赵国国力不行啊,秦国有巴蜀有半个楚国等一大块地盘,综合资源明显强于赵国,光粮草供给就比不上,按照廉颇的守法,估计撑不了多久就要崩溃,电视剧也讲了,所以赵王等不起,赵国拖不起。
二是临阵换将,兵家大忌,赵国当时名将也没几个,名气在廉颇之上更加没有,选了赵括说明他应该是比较能打的那种,个人认为不可能拿毫无经验的将领去统帅45万大军。既然换了人,赵括肯定不能学廉颇死守,秦军本就战力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兵力接近一比一的情况下,赵括就算和白起水平相当,胜算也不大。不过结果来看综合属性没有白起强罢了。
另外看战果,赵军不算投降的也将近拼掉了一半以上的秦军,反观战国大部分战役,秦军都没有这么大伤亡,除了赵国军力不弱以外,恐怕赵括的指挥也是极其重要的。若是秦军当时还剩个三十万以上,赵国恐怕当时就没了。
换言之,赵括有真本事也好,纸上谈兵也罢,只要本事不在白起之上则必败无疑。
第2个回答  2021-04-12
我觉得吧,他的理论知识是满分的,这个无人质疑,毕竟皇上和大臣都不傻。实际指挥能力也有,毕竟他后面可以指挥五十万大军作战,并且斗志高昂,没有能力肯定不行。最后问题来了,赵括就算真的率军打仗不行,那么他肯定可以看出来,主动出击肯定要玩完,毕竟廉颇守了三年,就是傻子都该知道为什么要守了。因为他们部队战斗力比不了,加上白起确实厉害,廉颇都没把握战胜,出击输的概率太大。白起为啥不主动出击?因为他也没把握在廉颇守的那么严实的情况下,安稳拿下那支大部队。攻的一方劣势太大。这些赵括肯定也知道,但是最后还是主动出击了,为什么?因为再特么耗下去,不用打,赵军自己就败了,国家已经没有资源去继续支撑这场史无前例的消耗战。所以只能换上赵括试一次,能赢最好,不能赢最好带领部队撤下来,哪怕丢一点土地也行,就是不能这么耗下去。结果就是赵括出去了,没回来。赵括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可以看出来他还是挺有觉悟。如果赵括早生十年,多锻炼下实战经验,最后还真不一定输。
第3个回答  2019-07-16
我觉得赵括没有能力指挥战场,如果稍微有能力,就不会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被围困40多天。
第4个回答  2019-07-16
纸上谈兵和实际作战本来就不是一回事,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实际指挥时是有很多变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