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为什么会表现出疯狂的状态,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结局呢?

如题所述

范进中举后的表现,是典型的“应激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专业的医学表诉是:起因是明确的精神创伤(穷苦潦倒被人看不起)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突然中举),起病常比较急骤,经过适当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好转(老丈人打了一巴掌),恢复健康,预后良好。如果无精神打击,不会再度复发,达到终身痊愈的满意疗效(以后确实没再犯)。一般视为“良性心理疾病”。

穷人太多了,绝大多数都没事,那么最大诱因就是“中举”,本是高兴的事,为什么会使人疯掉?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下,一是科考到底有多难,二是中举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一,科举考试到底有难度。

从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就以清朝为例,看看殷殷学子的考试之路。

总体大致的“学位”分三个层次,秀才、举人、进士。

首先没取得生员(也就是秀才)资格的读书人叫童生,童生不是说岁数小,七八十岁没考上的也叫童生。没开玩笑,考个十几二十年的太正常了。要成为秀才,就得通过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

县试一般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被录取者,可参加府试,由知府主持,一般在四月,及格者可参加院试。

院试是童试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由各省学政(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主持。学政到各府州进行考试,分为三场,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各省学政在任期内对所属秀才进行两次考试:岁试和科试。岁试是检查性考试,不合格是要处罚的,最严重的会被剥夺秀才资格。秀才经过科试,名列一二三等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乡试就是举人考试,三年考两次,录取的名额是根据人口数而定的,大县三四十个,中县二三十个,小县十多个。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因时逢秋季,故称“秋闱”。

根据清史的记载,267 年间,共开了科112 科, 录取总人数152100人,每一科录取1358 人,一年平均录取570 人。清朝当年四亿人口,如果转换到现今,也就是说,相当于全国高考前2000名。

乡试过关了就会试,照例在乡试举行过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由礼部主持,通称“春闱”。

因为历届会试中没中的举人,都可以再来考,也就是说人数还是很多,所以竞争还是很激烈。

会试的录取人数没有定额,一般是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267 年间开了112 科,总共录取进士人数为26849 人,平均每科录取240人, 平均每年录取100 人 。好吧,全国高考前2000名,加上历届前2000名里没考上的,再拼出500左右。这时候拼出来的就是贡生,还要再进行考试,但不再刷人了,只是决出名次,统称为进士。

而后进行复试和殿试,复试是为了防止有作弊的,进行的检查性考试。因为最后皇上要亲自监考,怕出问题。殿试最终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到此才算彻底考完。

说一个“高龄考生”的问题,就能从侧面说明,科举考试不光是残酷,而是残忍了。

范进同学,一共考了二十多回,五十四岁才中举。这种情况实在是非常、非常正常了。

明末人谈迁在《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进士。

与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刘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到70岁“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的一个趣谈。好在董又莘长寿,一直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再有,乾隆六十年的会试中,地方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3场的考生有92人。

最狠的是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的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入考场的灯笼上写了“百岁观场”4个大字。

科举考试这么难搞,一整大半辈子就进去了,为啥学子吐了血也要考?因为高中之后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第二,考中了功名就是爽。

秀才、举人、进士都是功名的称谓,只不过是待遇有高低而已。

由于清朝前后期,功名的待遇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就以明朝为例来说说。

1.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没有功名的人叫“白丁”,身份和社会地位最低,再有钱也不行。见到官员要下跪,称呼“大人”、“大老爷”,自称“小人”。别说犯罪,就是说错了话就会挨板子。出个远门,必须要有官府开的“路引”,不然就会把你当匪盗抓起来。

如果中了秀才,情况就不同了。就不再是白丁,而是进入了“士”的阶层。秀才见到官员就不用跪了,口称“老师”,自称“学生”。如果真犯罪了,不能直接用刑审问,需要报请学政,革去功名后才能处罚。秀才出门游学随便,可以穿长衫,带头巾,穿长靴。

举人就更牛了,和县府级地方官平起平坐,称兄道弟。

进士用一句话表示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就是说进入了中央权力阶层,不在地方玩了。

2.政治前途

秀才可以说是“预科生”,只要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进入“官”的行列了。

举人原则上,已经拥有做官的资格了,在吏部的名册上有了名字。一般可以担任七八九品的职位,好一些的可以补一个知县(县长七品),差一些的也可以担任县丞(副县长八品),主簿(副县长九品)最差的任教渝(县教育主官未入流,但地位较高)。由于举人属于“正途”出身,可以因政绩升迁,升任知府等府级官员也是正常的。

进士最差的也会任知县,基本可以说,进士的底就是举人的顶了。

3.经济特权

秀才可以免除,除自己外家里另外两个人的徭役。这里只对成年男子,妇女儿童不算。那么基本上秀才家就没有徭役了。如果家庭困难,可以申请免除自家的田赋。如果秀才的成绩好,位列一等,就可以领取“食饩”,类似于现在的奖学金。虽然是不多的银、米,但足可以维持温饱。

举人可以免除大致十几个人的徭役。可以免除400亩的田赋。

进士就更爽了,可以免除几十人的徭役,田赋2000亩。

文章开始说,范进“进学”回来,就是范进考中了秀才。范进的老丈人虽然带酒菜来“庆贺”,但对他还是颇有埋怨。尤其是要借盘缠去“乡试”的时候,更是破口大骂。这说明范进虽然有了秀才身份,但经济状况并未有太大的改观。是不是就像老丈人骂的那样不堪呢,也不尽然。

范进如果像老丈人预想的那样,去做“先生”坐管,每年还是有二三十两银子的收入,要高于每年十两左右的,健壮“顾工”的收入。但是范进如果一心应考,那么就要在家继续温书,不工作按现有情况也就是维持温饱。只要考不上,老丈人就要继续填“盘缠”这个无底洞,做为商人,当然不愿意了。

范进这时的想法,就是“只差一步到罗马”,必须破釜沉舟。渴望、焦急、忐忑等等情绪交织,可想而知。

乡试回来后,愿望是丰满的,现实实战是太骨感了,卖鸡换米时的苍凉无奈,可以说是黎明前的黑暗,但范进并不知道能中,心态是崩溃的边缘。

被邻居告知已经中了的时候,范进是不敢相信的,估计以前也没少有人开他的玩笑。在看到喜报之后,终于意识到这下“可翻身了!”。

首先,在县里可以横走了,县衙门随便溜达,县令还要客客气气接待他。出仕为官,入乡为绅。即使不做官,本县本乡的大小事务,大到政令的实施,小到邻里的纠纷,都可参与决策,这是实实在在的权力,不再是虚名。

再有,由于可以免田赋,马上就有一堆田多的富户,主动将田地“挂”在他的名下,以低于赋税的金额向他交“租”,一不小心就成了“地主”。

还有,由于可以免徭役,马上就有一大票服不起徭役的人,主动的依附于他的门下,或委身为奴或交一部分钱,以此来躲避徭役。

这就相当于一个刚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低保户,突然变成县级领导,还中了五百万。这还不算完,还有机会成为“省部级”乃至“国级”干部。这种巨大的心理变化,不知道别人如何,如果是我,我也会“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9

考中举人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范进中举后疯掉了,这是为何?

第2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范进考了很多年的举人,年年都落榜,第一次中榜,太过兴奋,受到了刺激就疯了。
第3个回答  2020-11-29
因为范进年纪很大,而且他考了很多次的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所以考上以后就变疯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所导致。
第4个回答  2020-11-29
这种原因非常简单,范进不停学习就是为了中举,可是他年年学习年年考试,最终也没有拿到好名次,久了也就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