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控制的过程

如题所述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点:

第一、建立标准。
标准是评定工作成绩的尺度,是用以衡量实际成果与预计状况之偏差的依据和基础。建立标准首先应明确能体现目标特性及影响目标实现的对象或要素,然后根据计划需要建立专门的标准。

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衡量工作成效是以预定标准为依据的,但利用预定标准检查各部门在各阶段的工作,这本身也是对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的过程。
②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这种“过多”或“不足”,不仅体现在控制对象、衡量标准数目的选择上,而且表现在对同一标准的衡量次数或频度上。
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可使反映实际情况的信息适时传递给适当的管理人员,使之能与预定标准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衡量绩效;
此阶段是管理者按照控制标准,对受控系统的资源配置、运行情况、工作成果等进行监测,并把计划执行结果与计划预想目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偏差,以便提供纠正措施所需的最适当的根据。

第三、纠正偏差;
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偏差包括已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2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已发生的偏差,根据其不同原因而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矫正性措施是一种着眼于消除偏差发生的根源,从而使偏差得以纠正的措施;预防性措施着眼于消除未来可能出现的偏差。

纠偏措施包括以下步骤:

①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采取任何纠正措施前,首先对反映偏差的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具体包括:
a.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
b.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造成偏差的深层原因,在众多深层原因中找出最主要者,为纠偏措施的制定指导方向。

②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需要纠正的可能不仅是企业的实际活动,也可能是组织这些活动的计划或衡量的标准。此时,首先要改变的是衡量这些工作的标准或指导这些工作的计划。

③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针对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工作或调整计划与标准的纠正方案。该阶段要注意以下问题:
a、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b、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c、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7
工程控制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其它也是这三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