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思政课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如题所述

思政课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解如下:

思想教育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无论灌输教学还是启发教学,最终目的都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即在对象头脑中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往关于二者统一关系的研究侧重于此,但实际上,两者更关键的统一在于教育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灌输过程都离不开启发,所有启发过程都离不开灌输,两者相互依赖。

1.灌输过程的“留白”需要启发和填补:

就教育过程而言,思政课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交互活动。教师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转换为教学话语面向学生进行传授。但实际上,无论多么精心设计的话语都不能完整全面地将预设内容“高保真”地传达出来

。包括灌输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教学话语都必然在客观上形成一处处“留白”,留待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加以填充——该填充过程就是“启发”。

思政课灌输中“留白”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语言的固有特点。语言是对客观世界、心理世界或抽象世界的表征,但这种表征是“浓缩”的。一方面,对象是复杂的,任何语言都不能穷尽对象的所有细节,只是“人类对客观世界体验的凝练的表达”。

另一方面,人们在话语交互中往往会基于对对象背景知识的预设进行省略,用最少的信息表达意思,讲究“经济原则”(economic principle)。

也就是说,“留白”源于人类天然语言系统的内在机制,所以无法避免。此外,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提倡的“专题教学”,在客观上放大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无形中造成了人为设计的“留白”。

2.启发过程的“路径”需要灌输和构建:

启发教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发思考,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增强认同、深化印象。因此,在部分人眼中启发与灌输是针锋相对的。实际上,任何启发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灌输所构建的导引“路径”。“启”与“发”都要以“愤”与“悱”为前提,前者的方向和结果由后者决定。

只有“愤”与“悱”设计得足够精准到位,“启”与“发”的结果才能符合预期。思政课内容的科学性与引领性、针对客观现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及教学目标的严肃性和精确性,决定了引导学生“启”与“发”的“路径”不可能在三言两语中铺就,必须依靠充分、全面且严谨的话语进行特定内容的灌输。

启发过程之所以要以灌输为前提,源于人类语言的固有特点——开放性和多维性。作为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就是一个个“浓缩”的概念所组成的命题及其集合,以此表征复杂的对象或内容。主体的背景知识不同,由概念所激发的认知维度就会有差异,据此形成的话语意义就存在差别。

这就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存在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在隐去关键信息的启发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背景知识的差异形成多种可能的启发性认识,远远超出教学设计的预料。思政课话语体系固有的抽象性、超越性与崇高性,会导致这种差异性更加明显。

新时代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推进办法:

“八个统一”的提出,既指明了当前思政课改革优化的方向,又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就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论题来说,就是没有准确把握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内在机理,导致在坚持灌输性时不敢理直气壮地加强启发性,主张启发性时又往往以取代灌输性为主要诉求。

可见,只有科学地认识到“灌中有启”和“启中有灌”的客观规律并加以运用,才能真正推进两者统一提高思政课质量,做好新时代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