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相见欢》改写为散文

改写为散文,600-700字,快

我写过一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不知是否可以?
以下是文: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份滋味在心头。
我一个丧国之君,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与汴京,孤身一人。
望着披着月色的西楼,默默无语,我又何尝不想言语,可说了又有谁会去听?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这如钩的月经历了多少阴晴圆缺,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我的离愁,我的别恨?萧瑟的秋风吹过,我低下了头,看着那幽幽的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风中瑟缩。然而,这“寂寞”的有何指示梧桐?即使是凄惨的秋色,也要被“锁”在着高墙深院内,“锁”所住的仅是这些吗?不是,还“锁”住了落魄的我,和我那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耻。
心头的思绪,是多么想剪断,却怎么也剪不断,想好好的梳理,却更加杂乱。因为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我这满心的“离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我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的荣华富贵,我思“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故国家园,我悔失“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河山”的帝王江山。凉风袭过,我看看四周,时过境迁,如今我已成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早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想到这儿,不由的哽咽了,这是何种滋味?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我也说不清道不明,面对满腹的愁苦,我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罢了,抬眼再看那如钩的月,不知为何,竟感觉于自己是那般的相似......
残月如钩,梧桐清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5
《相见欢》改写
夜,静静地,月亮洒下了一片寂莫。孤独的我过往云烟紧锁心中,无奈感叹无人相伴,一个人默默地登上西楼。
极目远眺,弯弯的月亮挂在湛蓝的天空中,好似一把镰刀。低头俯视,风轻轻吹拂过梧桐,片片树叶飘落在半空中,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随风翩翩起舞,似乎每一只都跳动着不同的舞步,每一只都勾起我心灵深处的一个回忆,每一只都承载着我的思念。我低下头,默默感叹到:想不到,我竟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如同这无助的梧桐连同凄凉的深秋锁在着清凉的院子里。过去,我是堂堂的一国之君,享尽了无穷的荣华富贵,每天贪图享乐,几乎不知痛苦和忧愁时什么滋味,但如今,我竟成了阶下囚,昔日的欢声笑语早已被哀叹声取代,那不可挽回的美好时光,都已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入我心头,离愁别绪,亡国之痛,我的心在流泪,在淌血,“天啊,有谁知道我经历了多少风雨,受了多少折磨,历经了多少沧桑?有谁知道我愁有多少,悔有多少,很有多少,怨有多少?说也说不清楚,整理也整理不清,这心如刀割的离别滋味又有谁能够体会。
孤独、寂寞、凄惨、痛楚、悲凉,我心中燃起了一团怒火,我愤怒地仰天长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第2个回答  2010-10-20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作者小传】: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