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1949年以来,全国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1、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2、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扩展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具体区划:

截止2018年09月26日,全国共有(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34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334个(294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2851个(970个市辖区、375个县级市、1335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39888个(2个区公所、21116个镇、9392个乡、152个苏木、984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8241个街道)

说明:四级行政区具体数量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一年统计一次,截止2018年1月1日。

按照行政区划代码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港澳台表示分布,具体如下: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东(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山东)

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港澳台(香港、澳门、台湾)

二、三类行政区域:

指行政区划中按照直接受政权或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属于相对概念。就全国范围内,中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直属中央政府管辖行政区称为“省级行政区”(或“国家一级行政区”)。省辖市、地级市等行政区属于二级,县级市属于三类。

以河南省为例:

一类行政区域:

郑州市区(含上街区)、新郑市、荥阳市、巩义市、新密市、登封市 洛阳市区(含吉利区)、新安县、栾川县、偃师市平顶山市区(含石龙区)。

舞钢市安阳市市区鹤壁市市区新乡市市区许昌市市区、长葛市三门峡市市区、义马市、渑池县、灵宝市济源市、漯河市区。

二类行政区域:

中牟县 开封市区 伊川县、孟津县、宜阳县、洛宁县、嵩县、汝阳县 汝州市、宝丰县、郏县 林州市、汤阴县、安阳县 淇县 辉县市、新乡县 焦作市区、修武县、武陟县、沁阳市、孟州市。

博爱县、温县 濮阳市区禹州市、鄢陵县、许昌县、襄城县 、舞阳县、临颍县 陕县、卢氏县 南阳市区 商丘市区、永城市 信阳市区 周口市区、项城市 驻马店市区。

三类行政区域:

开封县、兰考县、杞县、尉氏县、通许县 叶县、鲁山县 内黄县、滑县 浚县 长垣县、卫辉市、延津县、获嘉县、原阳县、封丘县 濮阳县、清丰县、范县、台前县、南乐县 淅川县、南召县。

唐河县、社旗县、方城县、西峡县、桐柏县、镇平县、新野县、内乡县、邓州市 民权县、虞城县、睢县、夏邑县、宁陵县、柘城县 罗山县、商城县、淮滨县、光山县、固始县、息县、新县。

潢川县 鹿邑县、西华县、扶沟县、沈丘县、郸城县、商水县、太康县、淮阳县 确山县、西平县、汝南县、正阳县、泌阳县、平舆县、上蔡县、新蔡县、遂平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区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行政区域一般指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市、县、自治州、自治县。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镇、民族乡。

扩展资料

划分原则:

(1)、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2)、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区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区 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原则: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四种省级行政区;2.省、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地级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设区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1
第4个回答  2020-06-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