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博物馆有很多历史珍品,为何看不到字画的痕迹?

如题所述

马未都,江湖人称马爷,是一位著名的古董收藏家。在很多人眼里,他和他的官府博物馆几乎成了古董收藏业的代名词。不过,官府博物馆虽然有很多名家产品,但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不收藏任何名家书画。当你走进博物馆,你会发现只有几幅现当代的绘画作品,它们显然只起装饰作用。为什么?

现代红木单板大画框、踏板、桌小盒尺寸:270×91×82厘米;109×30×16厘米;成交价:1265万元

首先,我们应该从在马尾都发财开始。马未都虽然现在很有名,但他不是学者,也不是收藏家。一开始,他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工人。他与杂志社合作编辑了几篇关于古董收藏的文章,并与他一起进入了古董行业。

清初黄花梨上格双层明格柜成双,尺寸为99×49.5×181.5 cm×2,成交价1265万元

然而,书画作品比瓷器和其他器物需要更多的鉴赏知识。因此,当时相对缺乏收藏知识的马未都选择了从器物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他在收集器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扎根于这一领域。

清代中期,紫檀浮雕黑漆山水画,花鸟罗汉床,紫檀无腰炕桌,成交价1150万元

二是当时书画收藏与器物收藏的地位差距。我们都知道,书法和绘画自古以来就没有消失过。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大量的收藏家为名人的书画花了不少钱。这就导致了书画艺术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在马未都收藏初期,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收藏的价值,甚至很少有人关注收藏。因此,它们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买到。

明末,黄花梨单板卷头箱制作而成。尺寸为173.3×34.2×83.8厘米,成交价为1050万港元

这正是马未都的心愿。奋斗之初,他手头没有多少钱,所以选器皿是非常合适的。他眼高手低,口若悬河,一次次上演“空手白狼”。这是当时收藏界常见的手法,但马未都发挥得最好。他一步步扩大收藏范围,收集别人鄙视的破瓶子和瓦片。

清代紫檀木雕芙蓉寿山龙云宝座,尺寸:长140厘米,宽90厘米,高120厘米,成交价:952万元

以上两点正是马未都重视实物而非书画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探究马爷不收藏书画的根本原因,就应该回到古董行业对从业者的极高要求上来。我们知道古董收藏行业的设计知识太多了。许多专家专攻技术,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改进,达到顶峰。很难做到全面。著名的马爷也是如此。

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高320厘米,宽190厘米,深75厘米。成交价943.8万元

马未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对器物的追求。他已经掌握了这一领域,并培养了一流的鉴赏能力。但由于书画被搁置,马先生鉴别书画的能力不如器物,所以他对书画的收藏一直非常谨慎。马未都在整个收藏生涯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专业。正是这样,冠福博物馆的藏品才是高质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马未都早年都是靠捡破烂为生,在那时,字画是上流社会的玩意,马未都靠捡破烂是不可能收到古董字画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6
马未都本身是一个普通工人,而收藏书画比瓷器等古董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储备,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已经有许多收藏家收藏字画了,很少有人意识到瓷器等古董的价值。
第3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字画不容易保存。字画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在没有特意保存的情况下是很难留存下来的,所以马未都博物馆没有字画。
第4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字画这种东西是难以保存的,所以数量并不是很多,然而马未都博物馆并没有收集到这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