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指点”任正非,却惨遭开除,到底是谁的问题?

如题所述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华为与它的总裁

提到华为,大家一定不陌生,现在人们用的电子产品无非就那几个品牌,最多被使用的便是华为,华为被称为低价高配的电子产品,可谓是良心国货。

生产华为的公司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成立,总部设立在深圳市,华为公司可谓是领先于全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经营范围也非常的广阔,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智能手机,还有终端路由器、交换机、电脑等。

华为公司从刚开始起步到现在占据中国乃至海外市场,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早年只是代理产品,还没有自主研发的品牌,随着越做越大,有了资金链才开始了自己品牌的研究,为了开拓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华为使用华为,华为公司先是进军香港,迈出的第一步就使华为拥有了中国市场,开通了内陆的业务。

一鼓作气紧接着是俄罗斯和欧美等一些海外国家市场,一切顺风顺水,尽在华为的掌控中,国外市场业务做的风生水起。之后的华为又先后经历了内部改造和全球融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兼总裁是任正非,他1944年出生于贵州省,祖籍是浙江省,1987年之前的任正非虽是个普通人,但经历也极其不平凡,大学毕业后的他在建筑工程单位就业,不甘堕落的任正非在1974年入伍当兵,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

又参与了辽阳化纤总厂工程建设任务,虽没得过什么军衔,但也曾先后历任过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在之后的1978年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成为了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短短一段话描述了任正非的前半生。

任正非的后半生便要从创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始说起。1987年他集资了21000元人民币便创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次年,担任了公司的总裁。生意做的风生水起,随之到来的便是各大媒体的访谈,入选了《时代》杂志的全球一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更是先后登上全球各大财富榜,成为人人羡慕的“富豪”。是他创立了华为公司,更是华为成就了任正非。

自大的高材生

要想做好一个公司的领导,必须得是一位伯乐,要有慧眼识珠的能力,让天下人才都为己用,才能让企业越做越好。可是伯乐也得遇到一匹好马才能彰显他的才能,反之是一匹劣马也无济于事。好公司自然是人们都慕名而来,其中不缺乏社会各种人才。

在华为公司初创时期曾招到一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名牌大学毕业,也算是一个优势。满腹经纶的毕业生来到华为公司应聘,经历重重面试,层层选拔,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拿到了实习生的一个位置。他带着雄心壮志成为了一名华为公司的实习生,这是多少人挤破脑袋也进不来的公司。如今他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到了。

这位北大高材生之后的行为举止也挺让人意外,他在入职2个月后自以为已经非常熟悉公司的各个方面,于是便给老板写了一封长篇大论的信,足足有几万字,全篇都是在写公司的不足之处,包括各个方面,各种细枝末节。

他不光提出问题,并且在信的结尾还细心的给出了改正方法。他以为老板会为此感谢他,并为之重用他,将他视为可塑之才,没想到剑走偏锋,踩了一脚泥。当这封信到达任正非手里后,这位老板看后非常不以为然,并说“此人若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建议解雇!”

有病当然是没有,实习生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久之后,这名北大高材生被解雇。

解雇缘由

被辞退的高材生到底做错了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如此疑问,他只是给老板写了一封万言书,总归是为公司好,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起改进公司的不足,这何错之有?也不至于被辞退吧,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从表面看也许任正非的许多人并不认同,别人为他献言献策,好心提醒他公司该改进的地方,他不应该这样对待人家。但事实上被辞退的高材生来到华为才两个月,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都不是,更不要说接触到公司的一些深层问题,他没有创业的经历,更是没有体会过创业公司的不易,他还没有资格数落老板和企业错误以及畅谈一些不切实际的改进办法。

被辞退的实习生毕业于北大,也许他在学校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这种优越感被带入职场,那就极可能好心办坏事,毕竟职场如战场,职场不会像学校一样充满包容性。

另一方面来讲,这位北大高材生才来公司2个月,便着急的想在领导面前展示一番,迫切的想要升职加薪,他以为自己足够优秀,在短短60天就找到了公司的不足之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问题也许老板们心知肚明。

作为一个如此知名的企业家,任正非对自己公司的经营状况肯定是心知肚明,但如此巨大的一个企业,存在一些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而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的初期也曾说过“三年前进入阿里的员工,谁和我谈战略,我就解雇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习生没有深入了解公司,没有给公司带来利益,没有任何的研究成果,更是还不了解公司的运营机制,就要剑走偏锋想要出人头地,仅仅60天就自我感觉良好,妄想指挥老板甚至策划公司未来,这一切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做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在其位谋其职,不要想着越级去替领导考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想的或许不是他所需要的。更是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成功,没有一夜成名,更不可能一步登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8
我认为是北大高材生的问题,因为他所谓的“指点”其实并没有多少含金量,同时这种行为也很不礼貌,理应被开除。
第2个回答  2021-02-08
我觉得不能是说是谁的问题,而是说可能这个北大高材生和任正非的观点不同,而且也无法适应这个公司,所以公司不会用他
第3个回答  2021-02-08
北大学生的问题,刚进公司不踏实工作,居然去指点公司的问题,因此惹怒了任正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