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如题所述

一.利用教材安排的学习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小学语文教材一般都专门设有综合性学习栏目,栏目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话题。其中,有的单元是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进行编排的。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素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科学整合,大胆创新,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将语文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使语文学习变得趣味十足,有声有色,使语文学习在学生眼里变得富有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三年级“中国的传统节日”专题,学生们搜集了不少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有话可说。可以在班中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广会》的活动,进行现场分组口头汇报交流,也可以进行习作训练,将全班的优秀习作整理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

二.结合语文学习过程,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问题。结合课文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外搜集资料,进行探究。结合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展综合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体地判断、思考,试着自己解决问题。选取学生自己感兴趣、感悟深的内容写读书心得或读书笔记,或者在小组内、班级内口头交流,还可以将学生写的读书心得张贴在墙面,或以录音播放形式进行展示。

比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根据课文所涉及环保问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分组了解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其间可以走访环保部门,还可以做一些实验,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讨论确定治理方案,再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给有关部门写信或者写倡议书。除此之外,学生自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设计宣传标语、成立环境督察小组等

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现在是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中,可让学生实地采访、网上采集,经加工、存储后成文,制作成演示文稿。

最后学生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让学生自由挑选一种主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在电脑中制成自己喜欢的页面,图文、音像结为一体。

把各自搜集的材料制作成网站在网上传送。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网上搜集、整理的有关综合性学习主题方面的资料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共享,并让针对内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再把这些意见分享到自己的同学群中,达到共同提高。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能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

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来进一步完成。

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可能所掌握的课文知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

2、有助于实现语文的素质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基层学科,决不是简单的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时,从思想、道德、身心等各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课在这方面具有其先天的优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堂好的语文,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和锻炼,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具有开发性的,决不是仅限与语文课内。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已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这一课型首先就要去教室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见这一课型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学生的问题上,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