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之感?

如题所述

(一)
高加林也困在欲望城郭中。

据说,原来那里是田,有阳光、空气和干净的水。撒下种子,风调雨顺,就有了稻谷瓜果,就有了祖辈的世世代代。现在,田里不种庄稼了,种的是钢筋水泥。他们说,这是文明的进程。除了这一亩三分地,我们还应拥有更多。对,叫城市化进程。于是越来越多的高加林,尽快地忘记了田地,忘记了血脉缘起的地方,争先恐后地做起了衣冠楚楚的城里人。

后来,城市变得肥胖而臃肿。它笨重的喘息在塔吊高举的工地上,不知疲倦亦不知廉耻。田埂变成了写字楼的格子间。收成好坏的取决物,由自然气候变成了人情气候。人们关心的不再是一株禾苗的来龙去脉,而是一支股票的跌宕起伏。

高加林也不例外。像电影《幸福》中的永诛,一个原本纯良质朴的男子,在厌腻了素简寡淡的人生与爱情之后,离开土地,离开自己,义无反顾地逃向了滚滚红尘。

他逃向了滚滚红尘,便逃向了一条虚荣碾压的不归路。当他开始成为新世界中万众瞩目的焦点,当他接受了家世显赫时尚热情的城市小姐的追求,他的真实人生戛然而止。所以待到繁华浮火熄灭,他才后知后觉何谓幸福。然而,这世上没有什么会因为悔悟而获得怜悯。当他觉醒回头,那片宽悯仁厚的故土,已然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那个为他炊米洗衣的良善姑娘,也已泪绝嫁作别人妇。

路遥说,高加林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然而,却也仿佛让人看到了他人生荒芜的尽头。
(二)
德国文艺理论家H.R.Jauss在他的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中谈到,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存在。

路遥的《人生》,于二十年后再与读者照面,依然有着冲击人心的重量,靠的正是这种不被时间洗去的人性共情。历史只管斗转星移,世界在你之后继续冷得干净。这里的每个人,都是面目迥异的高加林,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跌撞、迷失,再走向幻影幢幢的不归路。

幸福是什么。若你是一国君主,你选择在广袤自由世界里,大写一片青砖碧瓦,还是在逼仄拥挤的都城中,卑贱地垒砌广厦高楼。

人生道路从没有红绿灯。下一个路口,你可知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

世界这列车跑得的确太快。脱离掉一切概念、一切信仰、一切标准之轨,价值全部模糊了起来。有人被速度骤然抛落下来后沉痛失落,有人依然在颠簸的车厢中居险自危。这样的速度着实让人心悸神乱。于是,人人开始疑惧与揭发这失控般飚驰的列车,也便开始走向对布尔乔亚异化人性之道的批判之路。

然而,毕竟是锦衣玉食的现代都市之子。日夜沉陷于大都会歌舞升平的漩涡中,即便厌倦其畸形与荒谬,又如何做到彻底的弃绝与抵抗。于是,高加林继续阴魂不散。我们依然沉醉在中西文化的盘根错节之中,乐此不疲地渴慕和比较优一等的生活。对曾经嬉笑怒骂过的扭曲人生,我们一边拆解、一边重建,一边诋毁、一边实践。就像一场人仰马翻的酒局结束,多少人渴望隐遁山林皈依自然,靠一片月光、茶树和麦田过活,从此不问世间风雨。然翌日醒来,他还是会只身赴沙场,继续对着自己的灵肉车裂者,毕恭毕敬地奉烟敬酒。

(三)

早已焚毁了灵魂得以回归的家园。于故土而言,我们都是流离失所的羁旅人。即便逃离煌煌都市,我们依然无所依附。

所以在背叛母亲的针缝角补,背叛父亲的谆厚家训,背叛陋妻的粗茶淡饭,背叛了故乡的青砖碧瓦后,我们并不觉得萎靡病弱的生命形式、冷酷自私的人性堕落是一种异端存在。我们又都以为自己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可以在纷乱世事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这样的自欺与欺人,变成了以意淫抵消行动的不灭循环。

事实上,在这座欲望城郭中,我们与高加林们始终处在诡谲的分离和重叠的状态中。我们各自占有对方的位置,又不断迷失,永远找不对自己的位置。于是,在寻找的道路上便完成了各自的放逐。肉体与灵魂永远错位,因为它们中间总是插着一个凌空高蹈的幻影。这幻影的名字叫做欲望,它泯灭了真我与自我的距离。

极端的美是摧毁性的。欲望便是这样,它永远在投入的同时抽离,让我们自甘在其强大的存在中,一遍遍消解自我。我们如此惊羡它,因为它刚好残酷到我们尚能承受的边缘。而在毁灭我们的时候,它不屑一顾得这样不动声色。让我们于无意识中,坠入那个不知名的向度,还不忘转过身去赞美它。

多么荒唐。人类的终极追求是幸福,可人的本性就是不满足。据说,幸福是人们的欲望被满足后的愉悦感觉。所以被欲望所控制的人生,注定不幸福。

禁欲或不幸,这是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永恒课题。青砖碧瓦或高楼广厦,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选择的人生道路。小说的最后一章,路遥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世界上不能得到的东西。因为这种盲目的追求,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是毁掉人的一生。

高加林的人生无疑是悲剧性的。可是掩卷时,我们则应该欢呼。

庆幸吧,自己的人生还来得及选择。我们终究不是被注定了的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8
对于作者煞费苦心隐藏文中的描写和哲思,竟有几分浸入之感,久久无法平静。多年来,我常常会想,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的人生我的价值……路遥的这本书,通过小说的故事发展,展现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有出于惯性、本能、环境、也有欲望、梦想,在时间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人生。《人生》以它所描绘出的浓厚的乡土气息、逼真的生活画面、活生生的人情世态以及主人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展现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与思想。主人公高加林不仅是城市和农村交叉地带的产物,他具有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和气质—创造,开拓,不满足于现状。他有自己的理想感情和人生观,他不愿像他的父辈们那样一辈子为了温饱守着那片黄土地。然而,就算他努力走出那片黄土地之后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倒被现实给糊弄了。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他的教师地位无端被挤掉,唯一能够摆脱黄土地的机会被剥夺了,他不甘心,有着新一代思想的青年高加林,与落后、闭塞的村庄是格格不入的。
第2个回答  2020-05-18
马云说是《人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意识到不放弃总会有机会,不然他还是一个蹬三轮车的零工。贾樟柯说三十年的阅读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路遥的《人生》,让他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可以给人以这样的思考,我决心拜读。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便是我读过《人生》后的感悟。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教师,很满足这个既体面又能施展才能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他回到了一心逃离的土地,正在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在巧珍眼里,高加林是完美的,对于高加林而已此时巧珍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他失意时的精神慰藉。在农村的耕地生活将他百般蹂躏后,机遇再次降临,他抓住了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展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老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开朗活泼、任性专横,对高加林的爱大胆而炙热,与高加林俩人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这也让高加林陷入了一个困境,亲切可爱的巧珍,情投意合的亚萍,让他进入一种艰难的选择中,在反复考虑后,他决定接收亚萍,当他像巧珍表达他的选择后,善良的巧珍含泪接受了。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关系到城里工作的事被告发,他面临着重新回到拼命逃离的那片土地中去,他所用的理想与抱负如同过眼云烟,全部散去,当再回到村里,巧珍已嫁为人妇,曾以为会等着看他笑话的村里人都对他说了各种安慰的话。当他褪去骄傲,认清现实后,接受了德顺爷爷的话,懊悔的扑倒在地上大哭起来。

路遥并没有交待高加林的结局,很多读过此书的人表示自己要续写《人生》,但路遥曾在访谈中提到,高加林后来到底怎么样了,他也不知道,这应该让生活回答。文学著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路遥本身就是陕北黄土高坡优秀的儿子,向往城市的文明生活,在年轻时恰逢北京知青上山下乡,当面对大城市的文明,他内心自卑又心高气傲,因为童年和少年时的极度贫穷,所以他有极度的自尊,他向朋友不无野心的表示,自己将来的女朋友一定是这些北京知青姑娘中的一位,后来得偿所愿,路遥凭借妻子的帮助顺利的上了大学,离开了那片黄土地,实现了他的文学梦想。此外高加林这个名字来源于路遥少年时在县里求学,有一次读报,看到了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登上了太空遨游的新闻,这让他兴奋的彻夜难眠,后来创作《人生》时,几乎本能的觉得主角应该叫加林。我想这可能是出于少年路遥对外面世界的极度渴望和想象。但是他的生父生母、养父养母,一大帮需要他帮助的亲戚都在农村,他走的出黄土高坡,却走不出黄土高坡对他的羁绊,就像婴儿之于母体的脐带,出生时候可以剪短,但母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割舍不断。热爱着这片黄土地,又拼命地逃离这片土地,主人公高加林的纠结、愤懑与无奈,何尝说的不是路遥自己呢。

高加林其实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有信念、有理想、敢拼搏、不认输,他也有我们都有的缺点,会迷茫、会自私、会虚荣,但是他是善良的、是勇敢的,人都会走弯路,跌倒了敢爬起来,爬起来,就有希望。所有的磨难与坎坷,在你坚实的迈过去的那一刻,也是你迈向新生活、新未来的第一步。
第3个回答  2020-05-18
这世间的爱情悲剧似乎大体一致,无非是抛弃和被抛弃,新欢旧爱,纠缠不清。路遥的《人生》一书中,男主人公高加林本是农村出身,人生轨迹也应该是子承父业,扎根脚下这片土地当一辈子农民。但是他是个爱好读书看报、有着卓越精神追求的年轻人,他想活出不同于父辈的人生。读完高中以后他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当上了民办教师,也算遂了他的心愿,至少他不必像其他人一样为了生存每日田间劳作奔波。然而好景不长,他的职位被村里书记的儿子走后门顶替了。他迫不得已只好回家种地,但与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的相恋带给了他很大的慰藉和信心,让他重燃对生活的激情。其实人活着就得有个盼头,所谓生无可恋也是说生活中没有了值得眷恋和期盼的人事,自然就活不下去了。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波澜不惊,然而命运的奇妙就在于其不可预料。他的叔父被调到当地任劳动局长,讽刺的是,他也由于这层关系被“走后门”安排进了城里当通讯记者。

渐渐地他被城市繁华的生活迷了眼,被初中好友黄亚萍的爱恋和精神世界深深吸引,同时他本身也带着一股傲气和清高,于是他的精神追求和对个人前途的美好祈愿注定了他与巧珍的结合是个悲剧。

终于,他决定和黄亚萍在一起了。他放弃巧珍的时候,其实也是做了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不要反顾,不要软弱。为了远大的前途,必须做出牺牲!有时也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并不是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坏蛋,玩弄别人感情,只是他太年轻,不坚定,人在年轻时总是容易感情用事,无法看清楚生活的真相,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人想要逃避却不得不痛苦地清醒着。就好比从一开始高加林就不应该和巧珍在一起,两人并不相配,一个每天不看书读报就不舒服,满脑子国际局势和国家大事,热爱文学,向往大城市的广阔天地,一个每日所想只是家里的庄稼收成如何,母猪生了多少只小猪仔,热爱劳动和农田。但爱情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不受各种世俗条件约束,就这么狂风骤雨般侵占了两个年轻男女的心灵。

同样地,黄亚萍也是如此,其实她和高加林也并不合适,家庭条件的差距注定他们无法平等相处,黄是家中独生女,家庭条件比高加林优越得多,父母的宠溺养成了她任性骄纵的性格,而高加林也是心高气傲,和黄相好以后,时常对她的性格不满,更加怀念巧珍的乖顺。虽然他们二人聊得来,但精神世界的契合最终落实到现实世界还是不堪一击。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20-05-18
《人生》以它所描绘出的浓厚的乡土气息、逼真的生活画面、活生生的人情世态以及主人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展现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与思想。主人公高加林不仅是城市和农村交叉地带的产物,他具有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和气质—创造,开拓,不满足于现状。他有自己的理想感情和人生观,他不愿像他的父辈们那样一辈子为了温饱守着那片黄土地。然而,就算他努力走出那片黄土地之后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倒被现实给糊弄了。在那个偏远的小山村,他的教师地位无端被挤掉,唯一能够摆脱黄土地的机会被剥夺了,他不甘心,有着新一代思想的青年高加林,与落后、闭塞的村庄是格格不入的。因此,高加林进城的心理是必然的。进城之后,他干劲十足,终于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尽情挥洒才华,实现理想抱负,他到城市之后切实的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着拼搏着,但最后还是落得回到这个村庄的下场,在失去了所拥有的东西之后。
在这小说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纠葛也令人反思。有人认为是高加林忘恩负义,走出农村之后就和深爱的巧珍分手。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分手是必然的,现代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大多是以有共同语言为基础,彼此互相理解的价值观人生观。刘巧珍虽然有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温柔善良,勤劳贤惠而且长的也很美,但她缺乏知识,没有文化,与高加林缺少共同语言,他们的爱情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牢固的。所以高加林为了事业放弃了刘巧珍,和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很圆满,然而生活不会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拥有的一切,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与他之前离开农村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深爱他的巧珍了。对于巧珍这个人物,我是十分佩服的,一个女人对深爱着的男人这样默默无私的奉献着,即使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爱的人为难受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