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当时骑马属于怎样的的速度?

如题所述

古代科技落后,交通也不如现在发达,传递消息主要就是靠人骑马送信,因此各地都出现了很多驿站。遇有紧急事情时总是会用六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来表示事情重要性。但其实一匹马一天当中连续不断跑最多能跑二百里,也就是说想要在一天内跑六百里,一天当中最少也要在三个驿站当中换三匹马。如果一天当中没有跑够六百里耽误了事情,驿站管理者及驿卒都要受到惩罚。另外其实并不是每一匹马都必须要跑二百里,当时有很多驿站,而且彼此间距离很近,最近距离只有二十里,远一些也不会超过一百里,因此不必担心马匹会因为出力太多而活活累死。更不要说每到一个驿站,马匹要更换人也要更换。

1、一匹马一天最少跑二百里


在我们今天看来,骑马是比较慢的一种交通方式。但在古代却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比骑马更快了。一匹马一天当中连续的跑,至少跑二百里也就是一百公里完全没有问题。但驿站当中如果接到了六百里加急,那么就必须保证在一天之内跑够六百里才行,一天最少要换三匹马。

2、驿站之间距离不会太远


古代时候各地都有很多驿站,而驿站之间距离近一些只有二十里,远一些也不过一百里。如果一天内想要完成六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任务,就必须在各驿站之间不停换马匹,另外人在马上骑着也很累,所以驿卒也要不停更换,替换其它人去休息,吃饭喝水。

3、一天最多可以跑八百里

 

单纯骑一匹马使劲跑,一天最多也就跑二百里,但如果在驿站之间不断换马,一天一夜六百里或八百里都没有什么问题。同时经过长时间测试人们发现,按人的体力和马匹体力来计算,一天一夜当中不断换马换人,最多也就能跑八百里,自古以来再没有能突破这个极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5
当时骑马属于特别快的速度,需要马不停蹄,在此期间马匹可能会被累死。
第2个回答  2022-05-15
八百里加急是古代“驿传”中的最高等级,只有发生军国大事的时候,才会使用如此高的级别。可能有人会觉得,古代虽然有千里马,可指望一匹马不眠不休地跑几天,这也不现实啊。事实上,哪怕是有史以来最快的骏马,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日行千里。因为马的体力同样有限,也许短距离爆发的速度很可观,可长途奔行是不可能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的。在古代传递重要信息时只有“三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以及速度最快的“六百里加急”,以当时的交通道路现状来看,即便是设置了“八百里加急”,也根本无法做到。
第3个回答  2022-05-15
也就是邮政速度差不多。通常运送货物的话也需要两天左右。但是在古代的话也是非常快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