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工具》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最近读完了《批判性思维工具》,整理了一些读书笔记。比较有启发的地方有:

【标签】#学习方法#

【可操作指数】

【技巧解决的问题】

学习陷入了瓶颈,学起来没动力,不知道所学有何用

【具体技巧】

找到所学内容与我们的情感和价值之间的联系:

思考学习学科的最基本概念,尽量摒弃专业术语,通俗的表达这些概念,将生活中的概念与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相联系,将学科的目标与你生活中的目标联系起来。

源自:《批判性思维工具》第三章

【标签】#思维策略#

【可操作指数】

【可解决的问题】

思维混乱,思考复杂问题时头脑不够清晰

【具体技巧】

如下图,所有思维都有八个元素,通过思考这八种元素,可以让自己的思考过程更为清晰:

当你在进行思考时,

这一过程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你根据一些理由或信息(以及假设)

会得出一些推论(包括关于事物的含义和结果),

运用一些概念知识

用以解答理论问题(或解决现实问题),

推理的过程从一定的立场出发

指向特定的目的。

最简单的用法就是,当我们发现自己身处困境时,问问自己“我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我需要解决的事情是什么?”这么做有助于我们有效的思考和问题解决。

【来源】《批判性思维工具》第四章

【标签】#思维策略#

【可操作指数】

【技巧解决的问题】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足够清晰,或者不知道自己的思维被困在了哪里?

【具体技巧】

根据下图的问题和元素来评估思维

【源自】《批判性思维工具》第五章

【标签】#思维策略#

【可操作指数】

【技巧解决的问题】

如何进行启发性的提问

【具体技巧】

关注不同的方面进行提问,这些方面都会促进被提问者的思考,具体哪些方面见下图

【源自】《批判性思维工具》第六章

#思维策略#

【可操作度】

【来源】《批判性思维工具》第12章

【技巧解决的问题】

如何甄辨新闻中的媒体偏见和宣教

【操作方法】

1.人们对待新闻媒体的常见谬见:

绝大多数新闻是通过记者独立调查而获得的。

新闻记者只报道事实,并不下结论。

在新闻报道中,事实和观点是清楚分开的。

存在客观事实,新媒体仅仅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

与众不同的才是新闻,常见的不是新闻。

2.如果新闻报道中的客观和公平意味着呈现所有的事实,而且是只呈现事实,这样的客观和公平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人们只能了解全部事实的冰山一角,呈现所有的事实,是不可能做到的。甚至呈现所有重要的事实,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定义重要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必须经常问问自己,哪些内容没有被收纳到这篇报道之内?要是不同的事实得以强调,又会怎样?如果这篇报道的作者和人物的观点截然相反,又会怎样?

3.一般来讲,任何新闻事件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解释,对不同观点持开放,态度愿意接受对自身观点的质疑,这对保持客观至关重要。每一个角度都能补充其他观点中夸张和歪曲的部分,而且补充其他角度没有提到的事实。

4.《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将宣教定义为特定观点学说或惯例等备系统的广泛的传播和推动以深化自己的理由,弱化相反的观点。根据这一定义,以特定受众为目标的新闻报道,和宣教之间就没有明显的差异了,两者间存在惊人的相似逻辑,都是系统的贬低或弱化相反观点的价值。

在每一个例子中媒体很容易说服人们相信外国媒体报道中存在偏见,但是要让同样一批人,相信他们国内新闻报道同样存在偏见,要难得多。在每一个文化下的公众眼里,本国家的新闻报道都是不言而喻的真相。因为这些新闻通常上呈现给有同样世界观的受众。

5.作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众媒体受众,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主流媒体的新闻不可避免会建立在社会中心的世界观基础上。我们必须学会识别自身文化中的偏见,假定我们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比其他文化中的世界观,更准确和深刻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文化比其他文化呈现的事实更为准确这一思维方式并不是更深的洞见,反而是自我中心的体现。

6.由于任何文化下的个体思维方式本质上都是社会中心的,新闻媒体别无选择只能在一个社会中心的框架中进行工作。任何一种文化下的所有媒体无一避免的为该文化服务,提升该文化的自我形象。有偏见的新闻报道是既定规则,没有例外。

#思维策略#

【可操作数】

【来源】《批判性思维工具》第13章

【解决的问题】

政治家演讲或者各种辩论中对手常用到的技巧,如果不知道就容易被绕进去。

【具体技巧】

44种诡计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对手对你的指责奉还给他。这个诡计被称为“指向对方错误”。当受到攻击又无法为自己辩护的时候,操纵家常常扭转局势,将对手对他们的指责悉数奉还。“你说我不爱你,我认为是你不爱我!

2.指责他犯了滑坡谬误。操纵者利用这一诡计,指责做了A事的人,会引发多米诺效应,带来一系列负面 事情。A并不是很糟糕,但是A导致B,B导致C,C简直糟糕透顶。想象一位母亲告诫她年轻女儿说:“亲吻自然没有什么,但是想想亲吻能带来什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 么。只有你弄清楚这些,你才会避免成为一个可怜孩子的妈妈,否则你年轻的生命就永远地被毁了!

3.诉诸权威。成功的煽动家深谙人们的这种心理,所以他们用旗帜来包装自己,将自己和当权者、社会名流和权贵联系起来。有时,他们还会找科学家和一些“学识渊博”的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诉诸经验。熟练的操纵家、谎言家和政客经常用经验来支持他们,尽管有时他们的经验有限,有时甚至 没有经验。他们知道当提及经验时,他人就很难否定他们的说辞。当然,操纵家有时会遇到比他们更有 经验的人。这时,他们就会攻击对手的经验,指责对手的经验不具代表性,是偏颇、歪曲、有限或者主观的。

5.诉诸恐惧。从深层次来讲,大多数人都有恐惧。人们害怕死亡,害怕疾病,害怕丧失吸引力,害怕失去 所爱,害怕青春不在,害怕没了保障以及害怕受到拒绝。操纵家熟知当人们这些恐惧被激活时,人们就 会产生本能的反应。因此,操纵家把自己装扮成有能力帮助人们抵御这些威胁的人来达成他们的操纵

6.诉诸怜悯

7.诉诸大众偏好。

8.诉诸传统和信仰。这个诡计强调的那些事情好像已经经过了时间检验。人们经常被社会习俗、文化规范和传统信仰所深深影响,传统认为是对的事情,就是我们一贯去做的事情

9..攻击他人。当对手做出合理的论断时,操纵家会忽视这些论断,转而对对手进行人身攻。这个策略有时被称为“井里投毒”。这种策略会让受众一次性对操纵者的对手感到彻底的反感,不论这 个人为自己辩论些什么都无济于事

10.窃取观点。证明某事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它置于首要位置

11.这种谬误的一个变式被称为“回避正题”——使用能够预设判断的语词来提出问题。例如:“我们是该站起来去捍卫自由和民主,还是任由恐怖主义和暴政所控?”这样的提问回避了一些问题,如:“我们真的推动人们自由进步了吗?我们真的传播民主了吗?

12.要求完美。对手要求操纵者同意X,操纵者为了不失去信誉就不能反对X。那好,可以接受X,但是要满 足一些条件:“是,我支持民主,但是必须是真正的民主,这意味着在我接受它之前,这儿,那儿,还有那个都要改变。

13.制造出一个虚假两难。真正的两难是指我们被迫在两个同等不喜欢的选择中做出一个抉择。而虚假两难 则是我们本有许多可能,但是我们说服自己只有两个不喜欢的选择可供抉择。人们通常愿意去接受虚假两难,因为很少有人喜欢面对复杂和有细微差别的事物。我们喜欢一刀切,我 们想要的只是清晰简单的答案。所以,擅长操纵的人经常使用虚假两难策略

14.用类比和隐喻来支持你的观点。类比和隐喻是字面上未必正确的比较。要想赢得辩论,操纵者就会利用比较来美化自己的形象,并丑化对手的形象。

15.质疑对手的结论。“等等,这不合逻辑!你的结论和你的前提不符。首先,你说X,现在你又说Y。你怎么从X得出的Y?你 怎样解释这其间的跨越?你说的没有逻辑。你没能证实Y,只证实了X。

16.制造担忧:无风不起浪。操纵者知道,对手一旦面临着严重的指控就很难洗清自己的嫌疑。持续的怀疑 将破坏这个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谣言将困扰他一生。而政府对这个诡计的使用经常被认为是传播“不实信息”。例如,传播某个国家存在暴政,这样就能够 为另一国家入侵该国做出合理辩护。这些报道多年后的失信对于报道的虚构者来说没有影响。信息的作用不是长效的。信息失信通常很久之 后才会发生,这时已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了。多年后,人们已经不再关心这件事。

17.稻草人谬误。稻草人谬误指的是错误地呈现或者歪曲他人的逻辑。设想有人想要改革我们的司法体系,其反对者就会用稻草人谬误歪曲这个人的观点:“那我想你是要释 放所有的犯人,进而将我们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但没有人说要这样做,所以反对者反驳的对象其实 是并不存在的“稻草人”。他成功地运用稻草人策略,曲解了一个人的观点,将他人观点歪曲成人们反对的那样

18.否认不一致或为不一致辩护。当被受众发现自己存在矛盾时,操纵者一般会有两个选择:要么否定矛盾的存在;要么承认矛盾,并称这是一个合理的转变

19.妖魔化对手的观点,神化自己的观点。大多数人并不世故,要想操纵他们,操纵者只要使用“正性”词 汇来描述自己,用“消极”词汇来描述对手即可。操纵者模糊了他真实的动机,使自己的动机看起来正当合理,使自己看起来心灵高尚。

20.巧妙地回避问题。第一种回避的方法就是用玩笑来化解这个问题。第二种方法就是给出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军队多久 才能从X国撤兵?”答案:“只要不需要,我们一天都不会多待。”)第三种方法就是给出的答案尽可 能长而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细节,使得操纵者可以将问题转移到一个更为简单的问题上。操纵者不会直接回答会使他们陷入困境或者迫使他们承担不愿承担的责任的问题,他们会用含糊不清、 玩笑、转移注意力和众所周知的道理来回避这些问题。

21.迎合你的受众。

22.隐藏自己所述。操纵者经常有选择性地使用语言,拒绝表态或者不给出直接的答案。

23.忽视证据。为了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操纵者常常忽视证据。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忽视那些威胁到他们 信念和利益的证据。

24.忽视主要观点。操纵者知道如果他们在某一议题上不能获胜,他们就会想办法将受众的注意转移到另一个点上。这个点和之前的议题可能没有任何关联。熟练的操纵者知道如何在受众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这次转变

25.攻击证据。当操纵者不能成功回避那些不支持他们论断的证据时,他们就会攻击这些证据。

26.大声坚持次要点。操纵者知道,在他们要输掉辩论时,分散人们注意力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大声坚持辩论中的一些次要点。例如,由于媒体热切关注小的议题,人们常常错过一些过大的议题。世界上的营养不良和饥荒问题很少 得到媒体的报道,这类报道只是偶尔在特殊的时刻才见诸报端。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拒绝执行政府要求 则被媒体视为大议题,从而被大肆地渲染和报道。

27.采用“艰难、残忍世界”的论调。当个体或国家拥有大量权力时,他们就会认为他们应该做更多的事情。他们相信他们的目标总是美好公 正的,而他们做的那些负面事情是因为受到邪恶力量的强迫。操纵者坚称他们是被迫使用这些卑劣手段 的,他们从内心深处想避免这些手段,但这是个艰难、残忍的世界。采用这样的论调,他们就能够赢得 辩论

28.做出笼统、粉饰的概括。操纵者和政客会用概括来支持他们观点,并且他们知道,不管他们是否有充分 的证据来支持这些概括,受众都会接受他们的概括。操纵者会故意将自己的概括与受众的思维契合。当然,这些操纵者采用的概括多是模糊不清的,这样他们就能在需要的时候全身而退

29.尽可能找到你对手观点的不一致处。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致的地方。有时,我们不能去实践我们的承 诺,因而每个人都会陷入双重标准之中。操纵者能发现对手中任何的不一致,并能快速地指责对手的虚 伪,尽管他们比对方更虚伪、更不一致、更心口不一

30.使你的对手看起来荒谬可笑。

31.简化问题。大多数人不愿意去理解深度或者是细小的问题,操纵者就借此将问题过度简化,以符合他们 所需:“我不关心统计数据得出的虐囚结论,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严格惩罚犯罪。把你的同情留 给受害者吧,而不应是那些罪犯。

32.一直反对。假设你的对手做出了合理的推理来论证某一结论,但是你的心定如铁,没有什么能改变你的 想法。这时你可以提出一个又一个反对。对手一旦回应某一个反对意见时,你又可以提出另一个反对意见

33.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这在“爱国历史”中十分常见。歪曲历史常常因为所谓的爱国情怀而变得合情合理。如果你不这么做的 话,就将会受到人们的指责:“你总是看到我们哪里做错了,怎么不去看看我们做对的事情呢?!人们的记忆是对过去事件的不断重构,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为自己开脱,对质疑提出谴责。历史记载也遵 循这一规律,尤其是作为学校教科书中的历史。

34.找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当操纵者寻求自己的利益而遭到对手警告时,操纵者要么否认这个指控,要么还击称,每个人都有权维 护自己的利益。如果遭到进一步的追问,他们会称“你也这样”来为自己辩护。

35.改变论据。当操纵者感到他们将输掉辩论的时候,他们不会放弃,而会改变他们的论据。有时,他们只要在同一个词的不同意义上来回摇摆就能实现这种改变

38.转移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指的是辩论中的一方有责任证明他的观点。事实上,任何国家进攻其他国家都需要找到证据证明自己进攻的理由。没有国家有责任去证明自己不去 进攻他国的理由。根据国际法,举证责任归属于首先发动战争的一方。假设操纵者质疑你的爱国主义,而你问他有哪些证据证明你没有爱国,那么他会试图将举证责任转移给你:“等等,你做过什么事表现出你对国家的忠心了?你有社会主义观点,不是吗?你难道没有反对自 由贸易吗?你没有反对越南战争吗?”所有这些谬误都是想将举证责任退给你

39.歪曲,歪曲,歪曲。我们所栖息的媒体无一例外都是一个歪曲的世界。大多数人已经放弃获取纯粹事实的希望,将自己与歪曲的报道为伍。要想抵制歪曲的影响,识别哪些事实是最重要的、哪些解释是最合理的,这就需要批判性读者意识到媒 体无处不在的歪曲和选择性。批判性的读者必须考虑其他看待问题的方式、其他信息来源以及其他思考 问题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信息最佳的呈现方式。

40.含糊的概括。当人们不清楚对方在说些什么的时候,很难证明对方是错的。不关注具体信息,操纵者的 话语中满是含混不清的概括。这个策略在政客身上很常见:“忘了那些没骨气的自由分子说的话吧。是 我们强硬起来的时候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打击犯罪,打击恐怖分子,打击那些蔑视我们国家的人。操纵者知道他们不提具体事情可能会招致人们的质疑。例如:你到底要对谁强硬呢?你打算对这些人怎 样强硬呢?严刑拷打,羞辱,还是刺杀?是没有指控就长期监禁他们呢,还是将他们关押在没有厕所的小囚室中。当他人对你使用这个策略时,你可以要求他给出具体的例子,询问他对关键词的界定,坚持让他用具体 例子表达观点。不要让他们含糊不清的概括得逞

41.故弄玄虚,双言巧语。我们经常会做一些我们指责对手所做的事,但是我们绝不会去承认,因为这会阻 碍我们达成目标。双重标准就是这样的一种策略。同样的事情,我们用正性的词语来描述我们的所作所 为,而将消极的词语贴到做同样事情的对手身上。当敌对政府成员向我们透露敌方消息时,我们称他的行为是“勇敢”、“极富勇气的”;而当我们国家 的人向敌方透露消息时,我们称这个人为“叛徒”。有成千上万个这样成对的词来描述同一件事。我们做,就是正确的;他们做,就是错误的。大多数人没能发现这其中的双重标准。

42.扯下弥天大谎。他们知道人类的心理天生不会自发地寻求事实,人们渴望的是安慰、安全感、个人确认和既得利益。人们不渴求事实,尤其那些令人不快的事实,那些能够揭露人们矛盾和不一致、能揭露人们不想了解真相 的事实都会遭到人们的排斥。

43.将抽象词语和符号描绘得像它们是真的存在一样。语言和具体事物是存在一定距离的,这为世界提供了更宽泛的解释。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世界观准确地 反映了世界上的事实,并不知道自身的观点是高度歪曲的。抽象观点由于和动词一同出现就有了生命。例如,旗帜如何前行?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就被这种炫 目的、高度误导性的词语所深深影响。

44.“抛进一条红鲱鱼”(指转移受众注意力)。在这个策略中,操纵者通过关注不相关但却能调动受众情绪 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当操纵者发现自己不能驳倒对手的推理时,他就不会继续反驳了,而是抛进来一 则能够煽动其受众情绪的议题,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对手的推理上吸引过来。

#思维策略#

【来源】《批判性思维工具》

【可操作数】3星

【可解决的问题】

听从别人的错误论断(概括),或者自己做出错误的论断(概括)

【具体技巧】

以下两个建议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错误概括

(1)注意开始做出概括的时机。

(2)注意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你的概括。也就是说,确定你是否 已经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你的概括,确定你的证据能够“代表”所有相关信息。

自己不论在说什么事情时,都能避免用自己的内在经验对事情进行解释。看看将解释性的概括降到最少后,你能否更加准确、不偏不倚地进行你的描述。记住以下规则:

当你指大多数的时候,不要说所有。 当你指一些的时候,不要说大多数。 当你 指少量的时候,不要说一些。

当你指一个的时候,不要说少量

事后谬误: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下了 事后谬误。

在任何一件事情发生之前,都会有许多其他事情发生。这并不意味着前面的这些事情引发了后面的事情。周一在周二之前不意味着周一带来周二;夏天在秋天之前,不意味着夏天带来了秋天;早餐前我穿 上鞋子,不意味着我穿鞋子的活动导致我吃早餐的行为。

#实践日总结#

《批判性思维工具》实践笔记

好书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这本书就是这个样子。刚一看完总感觉像是读的是一本鸡汤文,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直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但渐渐的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改变,它提到的许多概念影响了我,我思考的方式变了。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

“作为批判性思考者,我们分析思考以评估我们的思维,而又在评估思考中提高自身思维的质量。”

书中提到了许多应用场景,比如,新闻媒体是如何利用一些策略来使受众产生偏见的。看到这部分内容以后不论再看什么新闻报道或者是广告宣传,总会不由自主的套用书中的方式去思考一下,“这家媒体的目标受众是什么群体?”“它想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除了这些方面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进而会想到社会国家等等。就仿佛是当一只笼子里的猴子知道了笼子外面是香蕉林后,这只猴子吃喂给它的香蕉时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是这本书提到了思维的8个要素。“我们的思维有一定的目的性。我们在一定的观点下做出假设,产生一定的意义和结果,并用一定的观念,理论来解释我们的数据、事实和经验,并解决问题。”这八个要素分别是目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信息、解释和推理、概念、假设、结果和意义、观点。这八个要素不只可以用来分析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还可以用来提问,用来形成讲话的策略。

当我在一个难题上被困住时,我会停下来用这8个元素来分析一下自己目前的处境。“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我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我都获得了哪些信息?”“我这样做依据的概念是什么?”“我做了哪些假设?”“这样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目前为止我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通常,在想完前两个问题之后我的思路就被打开了。因为我经常感觉很难,其实不过是一些小问题的集合,如果能明确的把它们找出来,就会发现每个单独的小困难都是很好解决的。这些问题也可以用来启发别人。

本书还告诉了我大脑的三个与众不同的功能:思维,感受和需求。思维对我们生活中的事件赋予意义,感觉评估我们生活事件的积极性或消极性,需求分配行动的能量。这三者是相互作用与关联的。书中用学习来解释这三者的关系。我们学习起来没动力,是因为自己认为这件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于是学习的过程就变得枯燥乏味。而如果我们十分需要去做这件事,我们的思维就会为学习它赋予意义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愉悦多了。或者我们非常喜欢学习一门课,我们的思维也会主动的去为它赋予一些意义,并且学起来也是动力十足。所以,当我们想学好一门课时,可以从需求入手。找到知识的应用,然后再去学,就会有动力了。

这本书里有很多评估标准,思维的评估标准是“清晰度、准确性、精确度、相关性、深度、广度、逻辑性和重要性”。知道了这些评估标准,我们一来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二来可以分析别人。后者的作用也很大。比如我之前听别人的演讲或辩论总是被带到沟里,别人说的阵阵有词,就感觉说的好说的对,但其实未必。比如广告“百分百全麦面包”就是不准确的。反过来,有的时候为了不让别人理解透彻,根据这些标准也可以想出许多策略来,比如说不相关的话,不给出精确数字,偷换概念等。

这本书里的知识还有很多,细细想来,很多都是相通的,正反都能派上用场。

下面是《批判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

https://mubu.com/doc/2tc7e8NEow

《批判性思维工具》上

https://mubu.com/doc/3eXt5Uggvw

《批判性思维工具》中

https://mubu.com/doc/2ZcT2eXCEw

《批判性思维工具》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