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类目和属性

如题所述

一、类目的出现
在电商领域,用户行为往往从导航、搜索或社交网络(SNS)开始。作为三大导购入口之一,导航对转化率的影响显著,因此类目管理成为电商的关键。分类,作为导航的核心部分,旨在简化用户的商品寻找过程。
例如,假设一个电商平台只有10件商品,不需分类,直接展示列表即可。但随着商品数量增加,如100件,不分类将导致用户在长列表中难以寻找目标。分类便应运而生,如将100件商品分为10类,每类仅有10件商品,便于用户查找。商品量增至1000件时,可能需要二级分类,以保持查找效率。
分类的终极目标是使消费者能快速找到所需商品。以下图为例,截取自淘宝,展示了用户寻找帆布鞋的过程。
二、类目的问题
1. 不符合用户心理模型
用户寻找特定商品时,心理模型可能与现有分类不符。例如,寻找优衣库的休闲短裤,用户可能期望的分类路径为“男装 — 优衣库 — 短裤 — 休闲风格”。然而,现有分类可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导致用户查找困难。
2. 导航路径太长
商品增多导致导航路径延长,用户寻找商品的难度增加。例如,若一个电商平台有10万个SPU(商品单元),且类目树有三层,每层有10个节点,则叶子节点有1000个SPU。对于100万个SPU,类目树的复杂性将显著提高。
3. 调整成本太高
类目树的调整可能带来高昂的成本。类目树的底层节点称为品类,每个商品必须属于某一品类。当运营人员发现现有分类存在问题,希望进行调整时,如改变男装的分类方式,可能需重新分配所有商品至新的品类,造成巨大工作量。
三、前后台类目的分离
为解决上述问题,电商往往采取前后台类目分离策略。这保证了后台类目稳定性,同时使前台类目可灵活调整,以适应季节、营销策略或节日变化等。
四、属性的出现
分类可能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多样的心理模型和搜索需求。为此,属性应运而生。属性是挂在品类下的,每个品类有多种属性,每种属性下有多个标签。通过将标签分类,用户能更高效地找到商品。类目和属性结合,提高了买家搜寻商品的效率。
五、参考资料
- 《浅谈淘宝类目属性体系:商品搜索背后的逻辑架构》 [链接](http://www.geekpark.net/topics/205894)
- 《电商类目属性体系杂谈》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fe03d51fe8e7)
- 《作为电商运营,你是否真正关注过类目和属性库的重要性》 [链接](http://www.woshipm.com/operate/384390.html)
- 《电商后台产品设计:怎样设计实用的商品中心(一)》 [链接](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531826073769088)
- 《电商后台产品设计:怎样设计实用的商品中心(二)》 [链接](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55354911789785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