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结尾怎样理解

如题所述

山海经中: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里面的结尾。
一般来说,夸父追日的结尾就是夸父死了,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
这是人类对夸父精神的赞扬,认为他坚持不懈、为了人类谋福利。
但是,个人认为,夸父追日带来的结局却是不好的。你看,他将黄河、渭水的水都喝光了,又把大泽里的水也喝光了,他是一个巨人,他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干旱。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即使再多的桃子,也比不上黄河、渭水河大泽的水,对不对。
所以我认为夸父追日是不明智的行为。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作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1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为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1
结尾有占悲剧色彩,却是为了表现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永恒不灭的抗争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