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文言文用法

如题所述

1. 古文言中"于"的用法

于 yú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词性变化

--------------------------------------------------------------------------------

◎ 于

於 yú

〈介〉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清· 姚鼐《登泰山记》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for, etc.]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from]。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by]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than]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1)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to, etc.]。如:荣誉归于教练

(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in]。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15) 姓

◎ 于 yú

(1)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2)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3) “於”

(4) 另见 yū

2. 古文言中“之”用法

有关”之“这个词的古文言文用法详解如下: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

--《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

--《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

--《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其伊谁之赐?公(袁可立)宜祠。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4、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生僻含义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文言文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

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在 5、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

3. 古文言中"于"的用法

于 yú〈动〉(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2) 往;去 [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3) 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诗·豳风·七月》(4) 如;好像 [look]《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易·系辞下》(5) 又如:于何(如何)词性变化--------------------------------------------------------------------------------◎ 于於 yú〈介〉(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2) 又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3) 又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 清· 姚鼐《登泰山记》(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for, etc.]告之于帝。——《列子·汤问》何有于我。

——《论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言于李愬。

——《资治通鉴·唐纪》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from]。

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by]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苦于多疾。

——宋· 苏轼《教战守》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择于自然。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than]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同于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11) 又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to, etc.]。

如:荣誉归于教练(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in]。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15) 姓◎ 于 yú(1) 词缀。

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越于诸侯。

——《国语·晋语》(2) 又以免于难。可以免于难。

(3) “於”(4) 另见 yū。

4. 古文中文言虚字 有几种用法

(一)方 法 本文主要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之”的意义和和用法。

人们常说,在一定的上下文,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确定的。这也是说,我们可以凭借上下文来区分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

在这里,首先要确定上下文的界限。上下文的说法是过于笼统了,它既可以指文章的段,也可以指文句或短语。

显然,区别语言中的不同要素需要不同的上下文。例如,区别多义语素,只要知道该语素参与构造的词或熟语就行了;而要区分多义词,则要知道含有该词的短语或句子。

这种具有区分能力的上下文,称为区别性语段。“之”的区别性语段就是由与“之”相关的语言要素构成的。

例如在 (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 (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 两句中,“之”的区别性语段分别为: (1a) 美之为美 (2a) 吴广之祠中 这里我们把跟区分“之”无关的词语都省略了。 如果我们把区别性语段中所有的实词都以词的类别符号给出, 就得出区别性结构公式。

这种公式又称为“之”的分布公式。上面举出的两个区别性语段,可以分别写成如下的公式: (1b) 形1+之+动+形1 (2b)名人+之+名处* 利用分布公式可以区分“之”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1b)式规定“之”作结构助词用,表示“之”所在的主谓结构是句子的一个成分或复句中的一个分句;(2b)式规定“之”作动词用,相当于“往”。 有时仅靠词的类别还不足以区分“之”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怅恨久之”和“稍出而近之”两个语段中,“之”都处在语段末尾的形容词后面,但前一语段中的“之”是语气助词,用来补足音节,后一语段中的“之”是代词,作宾语。要区分这类语段中的“之”,须借助于词语的词汇意义。

为了区分那些分布公式相同而实际意义不同的“之”,还须采用转换分析法。 设有语段Y1和Y2,它们具有同一分布公式F。

我们用J转换这两个语段。如果Y1和Y2的转换体JY1和JY2都符合语言的正确性, 那么Y1JY1和Y2 JY2便构成区别性语段的同一转换结合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F和它的转换体JF便构成分布公式的同一转换结合物。“之” 在这两个语段中的意义和用法便相同。

如果转换后,只JY1符合语言的正确性,JY2不符合语言的正确性, 那么Y1JY1是一种转换结合物,而Y2 —/ JY2是另一种转换结合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分布公式F跟它的转换体JF 不构成同一转换结合物,即表示“之”在这两个语段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例如: (3) 虽大国之君亦有之 《孟子•万章下》 (4) 射王中肩者有之 柳宗元《封建论》 两个语段中,“之”的分布公式都是“名+动+之”,且“动”的词形完全相同,但例(3)“名+动动+名”不符合语言的正确性,例(4)“名+动名+动”符合语言的正确性, 因而“名+动—/ 动+名”和“名+动动+名”为不同的转换结合物,即表示例(3)例(4)中的“有”的意义不同,从而表示两例中的“之”的意义不同。

(二)分 析 分析时假定词的类别问题已经解决。文中用“名”“动”“形”分别表示名词、动词、形容词, 以及跟它们功能相同的短语。

代词,除特别指出外,按其词性和用法分别归入名、动、形、副。为了行文的方便,有时还应用一些其他符号。

§1 用作动词或介词的“之”,相当于“往”“致”“到”。有四种情况: §1.1. 在处所词(处所词—表示处所意义的词儿和短语)前面的“之”。

§1.1.1 在“名人+之+处所词”中,当“名人”与处所词不构成领属关系时,或者当“之”前有副词项(包括副词和时间名词)时,“之”相当于“往”。例如: (1)孟子之平陆 《孟子•公孙丑下》 (2)卒之东郭墦间 《孟子•离娄下》 (3)明日之邹 《孟子•告子下》 (4)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 《孟子•万章上》 例1这类语段,当“名人”跟处所词有可能构成领属关系时,须分析整个句子乃至句群。

例如“王之市”,如果“王”前有“从”字,或者“市”后为陈述“王”的谓语,则“之”作动词“往”;如果“王”前有“藏”字,或者“市”后为陈述“市”的谓语,则“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1.1.2 在“动能(或‘动走’或‘至’‘及’等介词)+之+处所词”中。

例如: (5)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孟子•告子下》 (6)商君欲之他国 《史记•商君列传》 (7)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孟子•滕文公下》 (8)及之市,而忘操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动走”后的“之”, 通常释为介词“到”。 §1.1.3 在“标点+之+处所词”中。

例如: (9)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论语•公冶长》 (10)之三子告, 不可 《论语•宪问》 上两例分别省略主语“陈子文”“孔子”,句法同§1.1.1。

又在“标点+之+死”中,“之”相当于“到”。例如: (11)之死矢靡它 《诗经•柏舟》 (12)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死而致生之,不知 《礼记•檀弓》 §1.1.4 在“‘从’‘由’‘自’等介词+处所词+之+处所词”、“动宾词组 +之+处所词”中。

例如: (13)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 《孟子•告子上》 (14)陈胜年少时……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 又在“使动词+名人。

5. 言文言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6. 古文中文言虚字有几种用法

①大土山。《诗经·定之方中》:“升彼虚矣。”

②废墟。《汉书·贾谊传》:“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

③集市。《童区寄传》:“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④天空。《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⑤空虚。《李塑雪夜入蔡州》:“可以乘虚直抵其城。”

【又】〈形使动〉使……空出来。《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⑥缺,不饱满;不完整。《釆草药》:“有苗时釆,则虚而浮。”

⑦虚弱。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

⑧虚假。《订鬼》:“存想则目虚见。”

⑨白白地。《雨霖铃》:“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 古文中文言虚字 有几种用法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一、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二、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三、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四、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其他虚词的具体含义你可以到上查阅

8. 古文中文言虚字 有几种用法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

(《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ؿ汀?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9. 古文中文言虚字有几种用法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