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拜年有何技巧

如题所述

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拎着礼物上亲戚朋友家,道一声「新年好」,放个鞭炮,吃个年饭,这是中国人的拜年传统。
可职场人要不要给领导、同事和客户拜年呢?
拜年是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发条微信、还是拎着礼物去登门拜访,其中有哪些讲究呢?
今天,佳少要给大家说说,春节拜年的职场道道。
01 该不该给领导拜年?
应该给领导拜年。
为什么?
中国终归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加深感情的沟通方式无非有来有往,相互走动,一来二去更加舒服亲切,这与办公室政治无关,与正直、独立、诚实的人品并不冲突。
有些小朋友会说:「我做好本分比什么都强,搞关系在职场不是必需品」。
那你有没有想过在职场中,上级领导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看看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上级领导在工作中是带领你的「Leader」也好,是剥削你的「Boss」也罢,他们无一例外,希望下属能满足自己两个层次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作为下属,你把工作做好,有好业绩,领导能向他的上级交代。
尊重的需求:领导希望自己有地位、有威信,受到下属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把工作做好,只是满足了领导基本的安全需求,他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是「被尊重」。
现在你总算理解,为什么职场中,有一些人工作马马虎虎,挖空心思钻营人际关系,一天到晚阿谀奉承拍领导马屁,最后升职加薪却还是有他。
没想到吧,你的「尊重」对于领导这么重要!
既然如此,恰逢新年向上级表达你的感谢和尊重,是不是有必要呢?

02 给领导拜年选择什么方式?
重视程度,登门>电话>短信/微信。
没有大事,不登门
要不要去领导家登门拜年?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随大溜,不犯错。
多问一些同事,看大家往年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公司有这个传统,大可以和同事相邀一同前往;如果问了十个人,没有一个人去过,你最好就不要别出心裁啦。
为什么?
因为默认放假期间上司和下属保持距离,没有重要事情,不要干扰各自的私生活。公司没人去过,说不准因为是领导反感呢?
以上适用于比较单纯的小朋友。
职场中,去上司家登门拜访,更可能因为「有所求」。
你说:我想去您家里登门拜访。
上司会想:一定要来,你肯定有什么事要办?
接下来,他的预期是: 等价交换。
那好,想求上司分配一个好岗位,一个好机会,你会为这个位置用什么来交换?
问题是:求人办事,等价交换,投其所好,十有八九涉及到违法违规违纪,行贿受贿行为可耻,自己判断,在此不谈了。
另一种情况,你的目的不是「求人办事」,只想单纯地想和上级领导维系和加深感情。
你想给领导留下懂事的好印象,但是有没有想清楚,此行也必须考虑「等价交换」?
缺乏明确目的的登门拜访,实际上占用了对方的私人时间和空间,你以为自己去套近乎,表感谢表忠心,他不一定会舒服,甚至会反感。
是啊,换位思考,新年假期 7 天,大年三十到初七,哪一天愿意抽私人时间留给套近乎的工作同事呢?
一定要去,此行你得考虑献什么宝,足以交换上司的私人时间呢?
如果你无法回答上面问题,建议还是不要去了。
最稳妥,微信/短信
每到大年三十,手机就会响个不停,大多都是复制粘贴的拜年微信,互致问候、表达心意……
心累。
有一种说法: 「群发的拜年微信没有诚意,我不发也不回」。
我的观点是:这样说是典型的幼稚病,得治!
小时候,父母说过一句话:人情往来,领导不特别关注今年谁给他拜过年,但他记得很清楚——今年谁没给他拜年!
早发比晚发好,单发比群发好,群发比不发好,把握好这三个原则,肯定没错。
具体发送要注意这几点:
时间:给领导拜年,一般提前一两天为妥,最好大年三十就提前拜,尽量不要拖到大年初一之后。拜年最好选上午,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以免影响领导休息。
内容:不要直接复制微信群里广为流传的图文,最好自己编写一段文字,不用花里胡哨长篇大论,简简单单,真情实意祝福即可。
身体健康、财源广进、万事如意,总是错不了的。
原则就是一个字: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