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如题所述

一、小组的建立  
(一)小组成员组成  
首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表现,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依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情况,每个小组员4人或2人为宜。组内成员要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二)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前期训练 
(一)组员训练  
要想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刚开始要对学生要逐步进行训练,使学生最终学会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第一,学会认真思考,敢于发言,将自己的发现用语言清楚地表述出来;第二,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第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第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为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垫定基础。
(二)低高段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训练 
低中年段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 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低年级的合作学习要求不能拔高。重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遇到问题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对交流内容有感受,喜欢和别人讨论,对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合作学习要少而精,要讲究实效。重在体验合作的氛围以及在合作中完成任务的兴趣。
3. 小组合作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方式,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养成了这种习惯,也就是会学习了。陶行知不是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吗?既然是培养习惯,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它应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注重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能拔苗助长。经过低中年段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到了高年段,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要领,那么在此年段,教师就应该经常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争辩,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精心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一)小组合作学习时机要恰当  
根据本人经验,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学生个人探索困难时的时机把握。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往往会遇到困难。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动动手,想办法。同学们一听,立刻又活跃起来,在组里交流着各自的看法,可见,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是学生意见不一时的时机把握。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出现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存在随风倒的现象。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因此意见不一时,采用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以节省时间。
三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的时机把握。例如课堂教学中“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这样,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适时调整、指导小组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往往会出现参与性不强、优生唱主场等问题,那么这时就需要老师从旁帮助和有效指导。第一,纠偏,引导小组成员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第二,消除误解,需要对小组进行巡视,防止小组在讨论重点上步入误区。第三,防止冷场,指导合作技巧,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第四,引导互帮互助,共同进退,优生要主动让出话语权。第五,关注消极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表达完整,从而自主自愿加入到小组合作中来。  
四、进行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一)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得到提高。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小组互评  
各组之间、每组成员之间,在自评以后,进行互评。办理每周一次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而且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评价标准,可以及时知道自身的不足,随时改进。  
(三)教师评价  
1. 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2. 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3. 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即效果良好。
(四)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第,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响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起来,这样才会使小组的成员有动力。而且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时常更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