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原地区指的是哪几个省?

如题所述

1、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传统上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概是今天的河南省全境。

2、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整个中部地区外加山东江苏的边边角角。而在与北方外族相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3、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如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等。

4、虽然宋朝之后的朝代一般都在北京建都,但这里仍然是繁华依旧的地区,无数贤人义士聚集此地,共谋大业。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在中国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5、我家是在广东这边,因此并不属于古代中原地区。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0
  中原,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特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也被称作中土、中夏。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第2个回答  2016-04-18
在中华文明肇始时期,因“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称呼专指洛阳一带,这里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脏地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概念延伸至华夏各诸侯国,与秦、吴等边远地区相对应。秦代开始,中原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拓展,可以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包括今河南、陕西关中一带、山西和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偶尔也指黄河流域,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
第3个回答  2016-04-18
  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豫州。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蔓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周边地区,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实际上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狭义上主要是指河南;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
  河南
  河北省南部
  山西省南部
  山东省西部
  江苏省西北部
  安徽省
  湖北省北部地区
第4个回答  2021-01-21
古代的中原跟现代的中原理解是不一样的.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古代的中原指的是一种文化.叫中原文化.相当于现在的汉族文化一样.中原一词语也就相当于汉族建立的国家一样.古代的汉人居住在四周的少数民族中间.为了分四周的少数民族区分所以才统称中原.相当于古代的中国.像好多中原文化.中原节.都是相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的.不是大家现在说说的河南.这就有点断章取义了.在古人的眼力只要是汉人不管他们在哪里都叫中原人.这也是最早中国人的来由.大家眼里的河南也只是中原人中的一小部分.古代的中原意义比较大.不像现在大家想像的那么狭隘.中原是中华大地.以及大地上一切的习俗与种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