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最长保持过多少年?

如题所述

没有大的战争,和平时期最长的是宋朝,有300多年时间。

宋朝(960年—1279年) 分为两个阶段:北宋(960~1127) 和南宋(1127~1279)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9年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元。

但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中国——为何战争不断。

像中国这样,短则百年,长则数百年间总要发生一次自杀性震荡,而且来势之凶猛,举世罕见。这引起很多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不是如此。每一次劫难来临之际,都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暴君。为什么暴君们的暴虐程度常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力。

汉文化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成为如梁漱溟先生所谓的早熟的文明。与西方历史相比,3000年前就建立一个统治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政权,确实是一个奇迹。最初的汉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西方相比更为封闭。

这种封闭性使得周边未开化地区缺乏可比较对象,并且能够充分甚至唯一地显示了汉文化的先进性,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汉文化具有高度的辐射力和凝聚力。

以至于自秦以后,借助文字统一和科举制两样法宝,雪球滚了1700年,就滚出一个疆域比较稳定的大帝国:满清王朝

更为奇迹的一点是,近代以前,每一次异族的成功入侵,如果不被汉文化同化,就只能做个短命王朝,蒙元统治一百年已经算是命大的,但最终还是烟消云散;满清入关,积极汉化,但最终结果是连满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满族人与汉族人基本上无法分辨。

可见近代之前,汉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所具有的融化力确实全球罕见。

中国历代王朝,绝大部分的情况都是窝里横。这是一种保守的内守型文化的特点。即使从日常的家庭关系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种现象,许多人家,所谓的一家之长的男人,在家人面前摆足了权威,但在对外邻居的关系上却四面讨好、八方玲珑,深怕得罪了人。

这样的现象不独古代如此,现在的中国,这样的家庭不也是比比皆是吗。

明代中国在这方面可谓典范,三宝太监下西洋,西方人对于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居然毫无军事目的十分惊讶,他们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对于明王朝而言,下西洋是为了弘扬国威(有说法是为了找建文帝),摆出一幅和平使者的姿态,然而,看看明王朝对待本国官民的暴虐统治,我们很难得出其热爱和平的结论。

可以想象,如果在西洋途中,遇到蔑视王威者,他们还能继续和平.即使像满清这样骁勇善战的民族,在汉化之后,也变得萎靡不振,晚清时代与康熙时代可谓天壤之别。这当然与明朝确定下来的成熟科举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此处就不多谈了。

这种窝里横现象并非所有农耕民族独有,而是与前面所说的土地二级处分权之间关系很大,土地权利的非稳定状态所导致的人们对生活变化的恐惧,对于自己孜孜以求而获的权利失去的恐惧,都使得人们普遍地养成勤劳但不勇敢的人格特征,对弱者蛮横正是怯懦的表现。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交上的表现,特别说明这一特点。对于曾国藩的人格,及其理学思想以及他作为晚清忠臣这些方面,我都深为佩服。但是,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的杀伐之心却令人心悸(他作为一个理学家,在自己的日记中也表达了这种忏悔)。

李鸿章问他外交策略的时候,他说了一个字,对待洋人要“诚”。幸好李鸿章没那么傻,不然清朝的外交岂不更加一塌糊涂,他不明白西方的外交政策除了利益,从来没有其他东西——这一点至今也没有什么改观。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中国历代直至现当代一直在延续,对待外国尽心逢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待国人生杀予夺——“宁与外贼,不予家奴”,然而有趣的是,普通国人相应的政治思想结构也是“宁要本族魔鬼,不要外族天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盛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2

在古代历史上,宋朝自976年统一中国一直到1279年结束的300年时间里一直是太平盛世年代。

其余各个朝代没有战争的时期有:

东汉建国195年也是只有40年和平时期,以后是外戚宦官乱政,民不聊生。

唐朝297年历史有100多年安定和平时期,安史之乱后近二百年陷入藩镇割据混战直到灭亡。

明朝277年历史,也是只有100年的和平时期人民过的是安定日子,土木堡之变明朝一蹶不振。

清朝268年历经康乾盛世120年就陷入白莲教之乱,西方列强入侵。

扩展资料:

北宋初期和中期,人民安居乐业。

1、北宋初期: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朝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

首先在军事方面,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大将对宋太祖赵匡胤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2、北宋中期: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期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方又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结果在1044年(庆历四年)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

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称为“岁赐”;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庆历和议订立后,西北边境平静了20多年。随着北宋与其它政权议和,边境一直相安无事,于是,朝廷内部开始改革政治。 

北宋经仁宗、英宗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

哲宗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宋: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61年即49年建国至今在以往的历史上貌似没有维持这么久的。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发展会更好,很和平的生活模式将开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6-20
抱歉,我不清楚您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拥有巨大领土和人口的国家,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回答